全瓷嵌体在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廖丽斐

(兵器工业521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目的:探究全瓷嵌体在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78例,根据修复方式分为树脂组和嵌体组,树脂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的修复方法,嵌体组采用铸瓷嵌体的修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修复的成功率和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嵌体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92.11%)显著高于树脂组患者(7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嵌体组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树脂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修复成功率较高,且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瓷嵌体;修复;牙体缺损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055-02

牙体缺损是口腔疾病的常见类型,指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多由龋病引起[1],临床上一般进行充填治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临床上出现了多种修复方式,本研究旨在探究全瓷嵌体在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为后牙牙体缺损,排除其他干扰性口腔疾病和精神障碍的患者,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者均自行选择修复方式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修复方式分为树脂组和嵌体组,树脂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的修复方法,嵌体组患者采用铸瓷嵌体的修复方法。树脂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范围为22~51岁,平均年龄为(40.24±2.31)岁;缺损位置:前磨牙牙体缺损14例,磨牙牙体缺损26例。嵌体组患者38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为24~53岁,平均年龄为(40.25±2.56)岁;缺损位置:前磨牙牙体缺损13例,磨牙牙体缺损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缺损位置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树脂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的修复方法,首先去除龋坏的牙体组织并进行洞形预备,尽可能保留健康的牙体组织,洞壁边缘可向外扩展2~6°;洞形修整后进行窝洞消毒,然后涂布自酸蚀粘结系统的粘接剂,光照后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窝洞充填,充填完成后调整咬合关系,最后进行充填体打磨抛光。

嵌体组患者采用铸瓷嵌体的修复方法,首先将龋坏的牙体组织去净,然后根据嵌体修复的预备原则进行牙体预备,保证洞深在2mm以上,同时点线角应清楚且光滑,洞壁垂直且洞底平坦;牙体预备完成后制取印模,而后灌制石膏模式送至加工厂制作铸瓷嵌体;嵌体制作完成后进行试戴,调整咬合和邻接关系,最后进行全瓷嵌体粘固。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修复的成功率和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

修复效果的评价标准[2]:(1)成功:修复体或充填材料完整,且颜色与邻牙保持一致,边缘密合度好,未出现食物嵌塞,没有继发龋发生;(2)缺陷:修复体或充填材料可见裂纹,颜色与邻牙有一定的差异,边缘密合度不良;(3)失败:修复体或充填材料不完整且与周围牙体组织间隙较大,颜色与邻牙相差较大,边缘密合度较差,发生食物嵌塞和继发龋。

患者使用我院自制的修复效果满意度评分表进行满意度评估,评分表从咀嚼功能、舒适度和美观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x-±s)和(%)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χ2),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比较结果

嵌体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92.11%)显著高于树脂组患者(7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情况(n)

3.讨论

牙体缺损主要表现为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后牙牙体缺损不仅可以影响患者咀嚼功能,而且还可影响美观效果。由于后牙牙体缺损位置靠后,而且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直接在口内进行,所以不容易恢复良好的邻接关系和牙体形态,在直接充填过程中易产生悬突,从而刺激牙周组织,导致修复效果不佳;而全瓷嵌体修复方法在口外进行修复体制作,不仅可以恢复良好的牙体形态和邻接关系,而且可以对修复体表面进行高度抛光,对牙周组织刺激较小、美观性较好,可以有效提高修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嵌体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92.11%)显著高于树脂组患者(72.50%)(P<0.05),嵌体组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树脂组(P<0.05),与潘士华等[3]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应用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修复成功率较高,而且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也较高,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哲,王霞,于天资,李学谦,王珂,郝建忠.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166例疗效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9):37-38.

[2]姜菲菲,徐曼,倪文庆.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40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5):102-103.

[3]潘士华,张晨,窦艳丽.3种不同方法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24):50-51+54.

论文作者:廖丽斐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全瓷嵌体在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廖丽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