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导入技巧论文_黄美芳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导入技巧论文_黄美芳

摘要:初中的物理是学生觉得初中课程里比较难得一个学科,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重要的一环,能举重若轻的把内容简单化,生活化,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兴趣集中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上来,不对物理产生抵触心理,畏惧心理,能为全节课顺利进行的开始,本文是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一些有效的教学导入方法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物理课堂有效导入;创新;技巧

课堂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选择最好导入是开展物理教学的关键,关系到整堂课的状态,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也取决于选择怎么样的教学导入,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

一、物理课堂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一)有效导入要围绕教学内容服务

在选择、设计时,教师必须紧扣内容中心、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做到吻合教学目标要求;切合教学主要内容的学科性;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和生活实际、认知水平相适应;符合学科课型的特点。

(二)有效导入要遵从简单性原则

导入是新课中的重要的一环,要简短、一般应控制在5分钟之内,避免长时间的导入占据了学生最佳学习时间,使学生产生注意力的转移,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内容要简单,不能超越学生现有的认知,要跟学生现有的知识有关联,容易联想的。

(三)有效导入要有趣味性性

初中生说到底还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对待一切有趣的、好玩的事情充满着好奇,求知、探索欲极强。有效的课堂导入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有趣的课堂导入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进入状态。

二、物理课堂导入经常引起导入失败的原因

(一)导入方式呆板、单一无变化。有些物理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没有根据那一节课的内容灵活地选择、运用引入方法,总是用固定的、也一直在用的,熟悉的单一的方法导入,让学生感到千篇一律,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二)导入内容过多,冗长。有些教师的导入占用时间太长,学生注意力都在导入上,没有过渡到正课上,思绪飘得太远,一下子刹不住,就会本末倒置,忽略了正课才是一节课的主题,主次不分,影响物理正课的讲解。

(三)引入新课时所选用的材料没有契合讲述的课题,为了新颖而不管是不是合适这个课主题,这样会误导学生,不仅没有起到帮助理解新知识,反而干扰了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给学生的认识过程造成了障碍。

三、物理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

物理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我就根据自身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对常用的比较有效的,适用范围广的几种导入方法进行说明。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开门见山的直接导入法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导入方法。一上课就直接揭示课题,将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心中有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我控制能力;要求教师语言精练、简短、生动、明确,富有鼓励性,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感、紧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方法在乡镇地区建议少用,用多会造成学生的厌倦,无味,枯燥。例如“物体的内能”的导入:本节课主要要学习物体的内能和改变内能的途径,现在我一起来看什么是物体的内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承上起下导入法

物理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知识之间往往存在很多关联,甚至前面的知识就是这节课的基础,新知识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和深入探索。这种方法最常用投影或者教师复述的方式进行,可操作性性强,但内容也是枯燥、单一,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注意,特别是学困生。例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的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什么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那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又有什么规律、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串、并联电路的电流”。

(三)实例式导入法

利用生活的实例,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例子、物件。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而且能让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物理的应用,尽快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成学生主动思考,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作好准备。例如“内燃机”的导入:同学们都坐过汽车吧,那你知道汽车的动力怎么来的吗?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下内燃机的。

(四)提问式导入法

通过提与一些新课内容有关的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想要了解该问题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新课。此种导入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知识的传授。例如:“光的折射”的导入:雨后的彩虹,五光十色,非常美丽,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五)类比导入法

将课本一些概念用生活中常见的,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类似的东西作为类比,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生动形象,方便学生理解。这样的方法用的地方少。例如:水管中有水流,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学生对水流,水压的理解,使学生慢慢理解电流,电压。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六)教具演示导入法

演示教具导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分子结构时,利用分子模型,使学生清晰直观的分子结构。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七)故事引入法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充满着很多物理学家的有趣故事,而且涉及物理知识的故事也有很多。初中学生还是有点小孩子天性,喜欢听故事,故事引入法对课堂教学有很多好处,第一可以舒缓学生紧张的学习氛围,第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故事引入法要有一定的技巧,首先所引用的故事要与所讲的内容紧密相扣,至少要从这个故事中引出一些物理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故事的引入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阿基米德那一课的引入可以用阿基米德测量王冠的含金量的故事作为引入。

总之,我们的教学主体是学生,学习是他们的本能。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探索的关键。课堂导入的我们的任务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最终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让他们学会接受世界,探索世界,开创世界的技能,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也是我们物理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陈松: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2、《课程?教材?教法》

论文作者:黄美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导入技巧论文_黄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