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识字的有效策略论文_张亦爱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识字的有效策略论文_张亦爱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 256805

摘 要:小学学生以识字教学为主,作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更应该努力探究适合农村孩子实际情况的识字教学方法。要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让学生摆脱地方方言的限制,学好语文为以后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以后学习其他学科打好基础。

关键词:农村 小学 中年级 识字

一、拼音识字法

中年级学生的识字量相当少,无法顺利读通一段话,必须借助拼音才能读通,所以借助拼音识字,是中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在教学时,教师应注重自己和学生拼音的正确发音,帮助学生掌握声母和韵母的拼读,学会正确拼读音节,正确掌握音调,能通过拼音进行识字和阅读。对学生拼错的音要及时纠正,平时还应加强汉语拼音的识记训练。也就是说,学好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基础。也可以说,学好拼音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基础不牢,大厦何存。因此,我们在识字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拼音,让孩子在拼读中学会新字,在遇到不会读的字时,教师提示该字的拼音,学生就能轻而易举读出来。

二、分散识字法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特点,把识字任务制定成不同的分散方案,激起学生的识字热情。

1.猜字谜。教师可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面,让学生猜谜语,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字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学生可以发挥想象自己编字谜,让其他同学来猜。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告。)大口咬掉羊尾巴是什么?(美。)

2.用顺口溜识字。如在教学“青、清、请、晴、情、睛”这组字时,我编了一句顺口溜:草青青,水清清,请你做件好事情;太阳升,天放晴,看东西时用眼睛。学生读来顺口,又从字义和字型上区分了这组字。这种识字方法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单纯读字抄字的效果好得多。

3.邮递员送信。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一一送到同学的手中。其他小朋友一起拍手唱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谁的信?我的信。”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编故事。用上本课中学习的一些生字,编成一个小故事;或者说出一句话,里面含有本课学习的多个生字。

三、集中识字法

将集中识字引入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学生字在表扬和鼓励中活跃起来。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或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识字大王”“看谁夺得的红花最多”“哪一小组的火车开得最好”等等。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生字,为自己组争光,既能很快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对所学的生字记忆更牢。

四、字理识字法

“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使人终身受益。”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字字都有差别;但是汉字作为音形义的结合体,又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在语文园地“我的发现”这一项中,还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如发现同一偏旁字的规律、发现不同偏旁的字有不同的意思等。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汉字基础知识的教学,倡导字理识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学会区别形近字,较大幅度地来提高了识字量。

1.熟字加偏旁(加一加)。这是学生运用已认识的汉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的识记生字的方法。如“直”,可以用这个字加上木字旁识记“植树”的“植”,加上单立人识记“值日”的“值”。

2.熟字减偏旁(减一减)。这和“加一加”的方法恰恰相反,就是把已认识的字去掉某个偏旁,变成一个新字的识字方法。如用“漂亮”的“漂”和“飘落”的“飘”分别去掉三点水和风字旁,便可识记“火车票”的“票”。

3.熟字换偏旁(换一换)这是将一个熟字的某一个偏旁换成另一个偏旁而变成另一个字的识字方法。如:把“奶奶”的“奶”女字旁换成提手旁变成“扔垃圾”的“扔”。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因此,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轻松识字,更要使学生掌握简便的识字方法,以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五、阅读识字法

可利用“故事会”,激发阅读欲望。小孩子大都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教师可抓住孩子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诱发阅读兴趣。在课上,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优美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青蛙王子》《丑小鸭》……每到这时,孩子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这时,教师可抓住孩子好奇、探究的心理愿望,指导他们去读带有拼音的《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选》等书,告诉他们还有更多的故事在里面。为了让阅读的兴趣持续下去,热情不减,教师可定期利用课外阅读课的时间,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不求形式的统一,尽可能让学生展示阅读后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促进看书的激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无论是阅读流畅还是结结巴巴的,只要他有兴趣就行。

论文作者:张亦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  ;  ;  ;  ;  ;  ;  ;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识字的有效策略论文_张亦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