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以景结尾的审美效果论文_邓声扬

中国古诗词以景结尾的审美效果论文_邓声扬

云南 镇雄 657201

【摘 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的历史,是审美的历史。历代评家从美学的范畴而论及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主脑诗法,还是意境情彩,抑或是风格练字,都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而在诸论述之中,于诗法上,论及诗之结尾,“以景结尾”之法与“以情结尾”之法,均有肯定,而甚为评家所推崇的,乃是“以景结尾”法。细究之,以景结尾如美人之回头一眸,极具含蓄美、象外美、图画美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古典诗歌 以景结尾 含蓄美 象外美 图画美

女人之美,焦点在目。晋代艺术大师顾恺之说:“四体研蚩,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1)强调的正是诗文美目之效。目美竟有何效果?王实甫《西厢记》云:“饿眼望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相思染病,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2)钟情者正于将尽之时,露其微动之色,“秋波一转”,竟使张生狂热而至沸腾,这正是美目的效应。美目因可传情,故能使有心的鉴赏者想入非非,魂不守舍。

“秋波一转”妙绝如斯,无怪唐人许浑将古诗中以景结尾的写作技法喻为“秋波一转”,尽解其令人飘飘然之妙。元人乔吉乐府章法论中虽有“凤头、豹尾”(3)之说,也即清代王士祯“大概‘结’要响亮”之意。简言之,这是强调结尾的短小有力,此种结尾充满着阳刚之美,而美人“秋波一转”的以景结尾法,追求的则是令人魂牵梦系的阴柔之美。两相比较,后者多为诗家所青睐。究其原因,“以景结尾”之法具有“移情入景,蕴藉悠长的含蓄美,因景入虚,别趣生津的象外美,色彩明丽,层次分明的画面美”(4)。下面结合一些诗篇,谈谈“以景结尾”的这三种审美效果。

一. 移情入景,蕴藉悠长的含蓄美

含蓄,是指诗文隐约而言,使人思而得之。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云:“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斯乃旧章之懿德,才情之嘉会也。”(5)而论及“隐秀”之妙,刘勰赞之为“始正而未奇,内明而外润,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6)这是对含蓄的审美效果的说明。然而通篇的含蓄不免单调,缺乏变化灵动之美。宋代沈义父主张“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7)。显然这是从诗词的含蓄美的角度上论述的,这也是对诗词创作的要求,而成功的古代诗人对此是极为追求的。唐代杜甫,作诗“波澜老成”。其《缚鸡行》当是“以景结尾”的典例: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蚁于人何厚薄,吾化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依山阁。

这首诗大约作于代宗大历元年,诗人于偶然之中,看到家中的小奴正在缚鸡,欲买于市。鸡被缚急了便边叫边挣,“相喧争”把小鸡人格化了,缚鸡这个细节生动活拨,富有生活情趣。经诗人询问,方知是家中人讨厌鸡食虫蚁,伤害生灵,故而要将小鸡卖了。而诗人料到小鸡卖了会遭到宰烹,认为人不应该厚此薄彼,便喝斥小奴解去缚鸡之绳。这时作者又陷入沉思:放了鸡,虫蚁岂不又要遭殃?既要顾全虫蚁,又要顾全小鸡,究竟该如何是好。左右为难之际,诗人便放开鸡虫得失,依着山阁注视着浩荡寒江,遥望大江东去。陈师道称:“鸡虫得失,不如两忘而寓于道。”(8)王嗣奭说:“公晚年溺佛,意主慈悲不杀。”(9)由此可见诗人一颗仁慈之心,其中已然包含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无奈。沈德潜说此诗结尾“宕开一笔,妙不说尽”(10)。的确,此诗结尾之妙。一是突然宕开,由议论转入写景,使诗陡峭转折,由实入虚,呈摇曳生资的空灵美;二是将上面议论内容突然收起,将不尽之意化入写景之中,让读者凭经验去领悟思考。这“美人”回眸的“一转”,正体现了“以景结尾”的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

二. 因景入虚,别趣生津的象外美

中国古代艺术意境最根本的美学特征,就是强调要充分发挥艺术创造中的“虚”的方面的意义与作用,能够以实出虚,虚中有实。作者并不把景物写尽说透,只是在关键之处点到为止,启发读者的丰富想象力,努力引导读者进入作品设置的暗示、象征的更为广阔的境界之中。这就是《诗品》中所说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15)的境界。而这种“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致”都主要集中在诗的结句。结句因景入虚,别趣生津。

清代画家邹一桂先生强调“实者逼肖,虚者自出”,道出了创造意境的奥秘。试想,在把握虚实技巧的基础上,对生活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并合乎以景结尾、由实入虚的审美要求,这样的诗自然“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极佳的一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的一首婉约词,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悼亡词。词的上片以实笔写十年生死的时间,难以忘怀之情以及自己的失意与孤独。“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三个短句将现实与梦幻混同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纵使相逢”的假设,尤见悲痛的深沉,怀念的深切。下片五句直入记梦的主题,是纯粹的虚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使这个梦境充满了无限凄凉。“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词人虚象生景:千里外乡的冈头坟垅,皎月惨淡,松影森森,那难舍亲人的眷恋者,柔肠寸断。这虚幻之景却又那么实在,令人如临其境,如感其情,使人顿生万端感慨。亡妻思念丈夫,年年独卧孤坟的孤寂,徘徊月夜松冈的悲苦,生死永别阴阳长隔的憾恨,以及透过此而反衬出的生者的复杂感情,不断从虚景中幽幽渗出。虚中生虚,孕意丰富,象外之美玩味可得。这种结尾,辞约意丰,美不胜收。作者以梦幻和象征的手法,创造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而欣赏者又凭之感悟其中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在审美中解构艺术形象,实现二度审美,从而产生深度的情感共鸣。这正是此词以景结尾,由景生虚的象外之美。

三. 色彩明丽,层次分明的画面美

绘画艺术可以表现一切事物,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和技巧,而视觉效果是绘画追求的审美效果,它的传达则要靠绘画语言中的形、光、色、结构等要素。线条、形式、构图、色彩、画面的动感与空间感都构成绘画的基本要素,这诸方面的统一,便体现着绘画的美。在我国,早就有“画中有诗”“诗画结合”的传统,诗人词人往往又与书画有着难分难舍的情结,因而这种传统自然会影响到诗人词人。他们以文字为材料,以意向为载体,以作画的技法去摹形绘物,以形象直观的“画面感”给审美者强烈的感官刺激,达到以形感人的审美目的。试看唐代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人以清利的笔调描述凄凉环境中宫女提扇扑萤的情景,表现被遗弃宫女的孤独寂寞的心境,使其被遗弃的命运在诗中形象鲜明,从而引起读者的审美注意。“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从时间上上紧扣第一句,表明夜晚光景,万籁俱寂,在一片清冷静寂的夜景中,闪现出一幅极沉静而凄凉的画面:清凉如水的夜色中,她扑流萤扑得累了,就坐在洁白的石阶上,仰望那隔着一道天河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将宫女“扑流萤”的动作,特化为“坐看”天河的沉思,即让读者透过字面看到了这位少女的天真稚嫩,情窦初开,又让读者感受到她的孤寂,哀怨,感伤与期望交织的感情,并让读者更加地关注封建时代这样的宫女的婚姻悲剧。画面深寂夜色,清冷氛围。望天凝神的少女,构成了一幅极为省净而又色质分明、层次感极强、动静结合的可视可触和可感可思的立体画面。清代诗选家孙洙认为此诗“层层布景,是一副着色的人物画,只‘卧看’两字追出情思,便通身灵动”。(16)这说明了杜牧《秋夕》在写作艺术上的高明之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可以述尽此诗画面的凄美之妙。

绘画是一种再现为主的表现艺术,它主要借助色彩这一绘画的基本要素创造出形意相融的意境反映生活,抒发作者的情感。诗歌虽然不能象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使诗歌呈现出绚丽多姿、千变万化的色彩美,令人如见其形,如睹其色,构成了一个个迥然不同的艺术境界,从而生动如画地抒发了诗人的各自的情怀。以景结尾的诗歌在此方面的特征尤为突出。北朝民歌《敕勒川》中,结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以蓝天碧草的浓彩重色,渲染出了一幅空阔辽远气象雄浑的草原秋日放牧图。诗情画意熔于一炉,全篇的意境浑然天成。

线条是构图产生动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一幅充满动感的构图中,正是因为整幅画的主要线条的作用,整个图形才具有方向性。古今画家们正是运用了丰富的线条技巧和线条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人物和景物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以景结尾的诗歌,诗人在篇末写景时尤其注意运用线条技巧和线条的表现形式,造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意境,抒发自己的情感。

绘画艺术又是建筑艺术,它讲究高地远近,浓淡深浅的布局搭配,使画面具有层次性和立体感。运用这种空间透视的技法,才能更好地塑造画面主体的艺术形象。以景结尾的诗歌往往借鉴这种技法构建画面之美。宋代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此诗通篇写景,后二句“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最为设想新奇。此诗取景,由远而近,远景近景的镜头依次拉近。浩荡长江,风水相击,波浪翻滚,激荡冲天,仿佛一座银山似的,迎窗而来,起伏有致。江边甘露寺与江中的惊涛狂澜,汇成一幅层次感极强的壮丽画卷。其逼真形象,其蓬勃气势,完全超越了一般写景诗。

诗中构图,是诗人赖以言志的载体,而“尚简”是诗人精神追求。所以,诗人们在构图时“惜墨如金”,竭尽省净之能事而绘出诗中图画的神品。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末二句:“童孙未解躬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同样构图省净而画面主题鲜明。诗人将视野投注到儿童身上,简笔勾勒儿童在田家农事的濡染之下,也挨着在桑树阴下学着大人种瓜的样子,活画出农村耕种季节的生动有趣的生活画面,使全诗透着除尘拔俗的清韵。

有人谓第一印象也是最后的印象,因第一印象留给别人的记忆是很难被改变的。然而,交往心理学是不以第一印象作为取舍判断的标准的,强调的是长期的相处中全面、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强调的是最后的印象。诗人以其诗歌同读者交往,“以景结尾”,以传神之笔巧妙地集含蓄美、象外美、画面美凝于结句,其实质就是要于最后印象中给予审美者以强大的艺术冲击,忘情于美人“临去秋波那一转”的神韵里,留下缠绵的、永久的审美印象。

参考文献:

(1)《世说新语?技巧篇》,刘义庆,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2)《西厢记》,王实甫,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3)《南村辍耕录》卷八,陶宗仪,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127页。

(4)《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檀作文,万希,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版,287页。

(5)《<文心雕龙>译著》,周振甫,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553页。

(6)同上。

(7)《乐府指迷》,沈义父,中国古籍出版社,2001版,107页。

(8)《杜诗镜铨》,杨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208页。

(9)《杜臆》,王嗣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版,169页。

(10)《唐诗别裁集》,沈德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版,177页。

(11)《清诗话》,丁福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15页。

(12)《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版,1416页。

(13)《诗法家数》,杨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版,102页。

(14)《乐府古题解要》,吴兢,古林影印出版社,1984版,76页。

(15)《司空图的试论著作及诗学思想》,张少康,学苑出版社,2004版,36页。

(16)《唐诗三百首》,孙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113页。

作者简介:

邓声扬,男,汉族,云南省镇雄县人,生于1966年12月,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镇雄县泼机中学。

论文作者:邓声扬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中国古诗词以景结尾的审美效果论文_邓声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