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论文

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论文

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

吴 丹1,鄂丽美2

(1.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40)

摘 要: 培育达斡尔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提升达斡尔族文化软实力、促进达斡尔族凝心聚力及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需全面审视当前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实问题,整合多元培育主体,深入挖掘达斡尔族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创新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实践,增强新时代达斡尔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 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从达斡尔族走出来的大学生带着自身民族的文化属性,对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拥有独特的理解。培育文化自信对促进达斡尔族大学生的成长、推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民经济与社会的繁荣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可增强达斡尔族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心理认同,提升新时代达斡尔族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感、信任感与自豪感,助力达斡尔族大学生更进一步融入多元文化环境,在文化冲突与碰撞中坚定文化立场,实现全面发展。

一、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实需要

新时代继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大场合的讲话中强调文化软实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曾指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2〕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化汇聚成成为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源,达斡尔族的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及独特的语言、民俗,不断经过改造汇入时代文化体系,推动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打造了我国文化的特色。共同的文化基因使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建精神家园,通过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了意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是增强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培育达斡尔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目的在于以文化人,通过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教育,使达斡尔族大学生在“文化危机”中形成文化自觉,坚守文化自信,避免文化盲从,不断将特色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融合起来,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积蓄文化力量促进各民族凝心聚力的需要。达斡尔族大学生是联系本民族与各族人民情感的纽带,也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促进者与传输者。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达斡尔族大学生持续融入多元文化语境,在与多民族大学生共同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传播民族文化,使更多的人加深了对达斡尔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使各族大学生基于对民族文化的充分认识、理解和尊重,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增强了大学文化的兼容性,共同为在新时代中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而凝心聚力。

促进达斡尔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达斡尔族大学生是未来达斡尔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预备力量。随着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及相关政策的扶持,越来越多的达斡尔族大学生远赴发达地区求学,由于绝大多数达斡尔族大学生在成长中享有的资源与文化基础的差异性,在融入高校生活的过程中需要较长的适应期。为促使达斡尔族大学生能够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新的面貌,应以培育文化自信为抓手,使达斡尔族大学生更加的从容和自信,用开放、坦荡、热情的态度融入多民族学生融合的大学生活。使民族文化自信不断为达斡尔族大学生输送全面发展的动力,抓住学习和发展的机遇,将自己塑造成为优秀的新时代人才。

二、培育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问题

达斡尔族大学生成长在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交融环境之中,对文化自信的内在价值、动力来源与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认知,这是培养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优势。然而,针对达斡尔族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育也会受到诸多影响。

达斡尔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尽管近些年来达斡尔族地区凭借特色农业与旅游业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然而相较于我国发达地区而言,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并不到位。核心高校匮乏,优质的图书馆、文化馆、剧院、博物馆等较少,由于在文化设施及文化资源方面存在弱势,使达斡尔族大学生获取多元知识渠道闭塞,不能通过自我学习和了解充分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红色革命文化、传统的经典文化以及先进的时代文化的魅力,限制了达斡尔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生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达斡尔族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敏感度和心理定力。

外来文化借助新媒体渠道迅速涌入带来思想冲击。达斡尔族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除本民族文化以外,还要学习和运用多民族文化,特别是要详细了解主体民族的文化。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中,外来文化夹杂着复杂的思想观念与多民族社会文化深度融合,为达斡尔族大学生界定文化的种类制造了困难。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紧密结合,尽管加速了达斡尔族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但同时也使包含着享乐主义、绝对自由主义以及利己主义的思想悄然地渗透到高校,“普世价值论”、“文明冲突论”以及“历史终结论”等“噪音”、“杂音”对达斡尔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造成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文化自信的心理基础,使达斡尔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形成了自卑心理。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信息的交流不再受时间或空间的局限,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流与整合,真正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融合。同时,在局部数据更新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对数据信息的及时修改,保证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此外,GPS房产测绘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并在网络上进行远程监控,防止有人恶意篡改数据产生的不良后果。

部分达斡尔族大学生存在文化保守心理。随着高校生活的全面开始,达斡尔族大学生的视野不断拓宽,同时也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民族的独特之处,对民族差异问题更加敏感。部分学生出现了文化保守和文化排斥心理,加之语言障碍、认知习惯、宗教信仰等差异,使部分达斡尔族的大学生文化观闭塞,在潜意识中刻意强化民族成分,对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地位意愿强烈,因而不容易加强对共性文化的心理认同,不利于文化自信的培育。增强达斡尔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要突破文化防线,使达斡尔族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共性文化全面融合起来,只有如此才能避免达斡尔族大学生出现文化心理失衡的问题。

连江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海产品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上,而陇西县的特色产业优势则是中药材、马铃薯、畜牧养殖、香菇菌菜产业,两县优势各具特色,合作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三、新时代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措施

在发展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政府起着关键作用,为此,一是应加快达斡尔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凝结社会资金、文化以及人才力量,共建达斡尔族地区的高质量文化场所。重点培育和打造特色文化名校,发挥出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播作用。积极整合资源,紧扣“一带一路”民族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提升民族文化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的建设质量,为达斡尔族大学生扩展文化视野创造条件。二是注重舆论引领,营造宽松、关怀、友善的社会环境,形成社会成员一致尊重差异、平等认同的团结心态。透过积极的舆论,使达斡尔族大学生增强校园生活的归属感和信任感,消除达斡尔族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更快速地融入多元文化交融的新生活。三是要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相关部门需对各高校开展的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进行科学规划,明确落实教育责任,提出具体要求,形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鞭策效应。从而发挥出政府在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方面的主导作用。

(一)政府是优化文化自信培育保障体系的重要主体

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深厚基础与道义承载”〔3〕,在新时代中培育达斡尔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要带着国家使命,带着振兴民族的责任。需整合政府、媒体、学校及大学生自身的力量,形成文化自信的发展合力。

(二)净化新媒体文化环境培育文化自信话语权

1) 通过将破碎的底板围岩视为松散体,依据“朗肯”土压力理论,对巷道底板受力进行力学分析,得出五阳矿76采区2号专用回风巷发生全断面底鼓的破坏形式。

一是新媒体平台中的主流权威媒体、运营商、公众人物及“意见领袖”等网络主体,要自觉肩负起培育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责任,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与达斡尔族经典文化,以自身的影响力巩固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新媒体话语权。采取科学的议程设置方法,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中加强对文化自信内容的推介,提升达斡尔族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关注度。二是新媒体各主体需加强行业自律与文化自觉,自觉担当文化使命,自觉抵制消极思想,自觉发挥优势育人教人,自觉营造清朗正气的网络环境。使历史虚无主义与别有用心的民族主义言论失去滋生的土壤,努力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保证达斡尔族大学生不受虚假的谣言、恶言所扰。三是要为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创造有力的条件,打通达斡尔族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文化实践活动的渠道,搭建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为达斡尔族大学生人生“出彩”提供机会,从而使达斡尔族大学生远离“噪音”和“杂音”的干扰,增强文化自信的定力。

因为合作-探究性学习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所以学期初就要确立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心理卫生学的课程实际和这几年的实践体会,小组组成的较好做法是:1.小组成员3-5人。小组成员太多不便管理,容易责任分散。太少难以形成合作氛围,不能有效完成学习任务。2.确立小组长1人。小组长由责任心强、专业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依次由个人自荐、小组成员推选或教师指派产生,如出现不能胜任的情况再用上述方式随时调整。3.小组成员异质搭配。实现性别、个性、学习态度和专业成绩等方面的差异化组合,力求成员间的相互带动和共同提高。小组成员可以被指定,也可以自由组合。自由组合的须说明组合理由及优势。

(三)突破文化防线融入共性文化环境是培育文化自信的关键

高校要尊重差异,充分认识和把握达斡尔族大学生的文化认知习惯和情结,了解达斡尔族的精神信仰与文化基础,设计适应于民族融合的文化自信培育方案。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精编民族融合与团结互助文化的教材,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实现达斡尔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生共融。同时需举办达斡尔族大学生互助友善的教育活动与达斡尔族文化习俗知识普及宣传周活动。

鼓励达斡尔族大学生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要鼓励达斡尔族大学生打破文化闭塞心理,在新时代中树立开放包容的文化观,正视民族文化差异,学习中华民族共有的优秀历史文化、鲜活的革命文化及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同时要求达斡尔族大学生明确本民族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角色定位和历史贡献,带着对本民族文化传播的使命感、带着弘扬中华文明的责任感,主动接纳、积极融合,养成理性开放的文化心态,努力研究品鉴传统文化,努力追忆历史参悟革命文化,努力学习先进文化以增强理论素养,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心理认同。从而培养自我弘扬文化、创新文化的自信与活力,在全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出达斡尔族大学生的文化潜质。

综上,在新时代中培育达斡尔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义非凡,需加强政府主导,以清朗的舆论环境营造达斡尔族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氛围。需要新媒体秉承社会责任,加快文化自信的信息推送。同时需发挥高校系统教育的优势,教育、关心与爱护达斡尔族大学生,激发其坚定文化自信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将达斡尔族大学生培养成为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新时代人才。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09-30(1).

〔3〕范玉刚.文化产业: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J〕.甘肃社会科学,2017,(05):2.

A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Daur College StudentsWu Dan E Limei

Wu Dan E Limei

Abstract: Cultivating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Daur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realistic need to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Daur culture,promote the cohesion of Daur and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examin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ultivat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Daur College students,integrate multiple cultivating subjects,dig deeply into the resource value of Daur cultural heritage,innovate the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Daur College students,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Dau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Daur nationality;College students;cultural self-confidence;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2234(2019)03— 0129— 03

收稿日期: 2019— 03—16

基金项目: 1.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形体理论视阈下的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BKS047;2.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嫩江流域达斡尔族文化传承问题研---新媒体维度的考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SX2017-11JL;3.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新媒体对嫩江流域达斡尔族文化变迁的影响研究》(黑龙江嫩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D2017026。

作者简介: 吴丹(1979—),女(达斡尔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杨 赫〕

标签:;  ;  ;  ;  ;  ;  

达斡尔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