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差错”资源——设置精彩课堂论文_郭跃文

巧用“差错”资源——设置精彩课堂论文_郭跃文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文傑中学 526344

摘 要: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种、那种错误,才使我们的教学环节更精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很可能是一种模仿,可错误绝对是一种经历,并且真实而自然。它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错误 精彩 保险单

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过程中,有时自然而然地生成一些“错解”、“错例”、“错说”。不可否认,这些差错可能对部分学生的新知产生“负移迁” 作用,但有些差错是防不胜防,是学生主客观反应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知识的易错点、注意点、关键点或思维的忽视区、盲区等。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合理的差错。这些差错与其采取“围追堵截”、“置之不理”,还不如把“错”顺手拈来,将错就错,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之效。

一、暴露错误,有备无患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易犯的错误,尽管老师反复讲解,多次强调,总有些学生不能彻底改正、往往一错再错,这些情况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凭借教学经验,可以预测学生学习某知识时可能发生哪些错误,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故意制造一些美丽的错误并主动呈现错误,运用形形色色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思索、讨论中展现多姿多彩的课堂。让学生在错误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究,从而使学生了解并改正,预先实行控制。那么课堂就会展现出它真实、精彩的魅力,学生也因此兴趣盎然。

如针对学生辨别能力弱,对形式相似、方法相近的化学问题或实验易产生混淆而致错的实际,故意展示错例让学生观察、辨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洞察能力,促进认知分化。例如教学“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时,常常有些学生称好溶质和量取好溶剂后不知道是该把溶质倒入溶剂还是把溶剂倒入溶质中,因而在教师讲解和演示的时候我故意把溶质倒入溶剂中,并用玻璃棒认真而严肃地在量筒内搅拌。此时往往会有那么几个相当认真的学生说:“老师错了”,自己还表示很惊讶似的要求他们告诉我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并深入加以品析,提高学生的抗干扰能力。然后对学生给予充分地肯定和表扬。像这样老师主动暴露错误,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辨错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既控制了可能发生的错误,防患于未然,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诱导错误,柳暗花明

教师应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善于恰当设置一些“陷阱”,甚至诱导学生“犯错”,使其“上当”,当他们落入“陷阱”而还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并通过正误辩析,让他们从错误中猛醒过来,记取教训,往往能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由于高度的情感反差,伴随着明显的正误对照,自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捕捉错误,引发深思

课堂教学中,我们尤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课堂本身应是个充满错误而且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真实的课堂正是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个别关键性的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错误或蕴含着创新思维的错误被教师捕捉并经提炼、引导作为全班学生的探究材料时,将有效地激发全体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引导、比较的过程中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具深刻性、求异性,使教学过程更显实在。

四、收集错误,强调细节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丢失了羊才去把羊圈补好都还是有机会补救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平时作业及形成性练习中或考试中做错的典型性错误找出来,把错误的习题从作业本或练习纸上“剪切”下来,“粘贴”并整理“编辑”在笔记本上,并要求学生整理的同时认真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

细节决定成败,任何麻痹和对细节的忽视都有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都是一样的道理,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学习,将小事做细,而且在做细的过程中找到机遇和方法,从而使自己走向成功。

教学中,我们就应该这样告诉学生:“课堂是你出错的地方,不管是多么简单幼稚的问题,只要你敢提出来,就是好样的!给学生制造一张营造宽松气氛,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保险单”。在课堂上我们有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再想;不同意见的允许随时争论,这张“保险单”使广大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实保护,人格得到了充分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师生间有了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才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欣欣向荣的教育画卷。

参考文献

[1]郭跃文 广东教育[J].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40页。

[2]王军 初中化学创新教学设计[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2年10月,49~52页。

[3]武永兴 王希通 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39页。

论文作者:郭跃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7

标签:;  ;  ;  ;  ;  ;  ;  ;  

巧用“差错”资源——设置精彩课堂论文_郭跃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