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探究论文_何玉富

课堂小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探究论文_何玉富

徐闻县徐闻中学 广东 徐闻 524100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人们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变化的知识做出有规律性的总结。从广义上来说,物理学旨在探索分析大自然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进而了解其规则。物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小实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理学课本中的基本理论,高中老师会借助特定的实验器材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加上实践操作,更能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能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从而对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小实验的优势进行教学。本文根据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具体的教材,探究课堂小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小实验;作用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比以往更加注重探讨一些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物理学是一 门贴近我们实际生活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中的很多基础理论是人们通过观察并且实验总结出来的,人们通过物理实验来认识世界,科学家们也通过不断地进行实验以提出新概念和新理论,要学习物理这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是不可缺少的。而进入到高中的学习阶段,相对于初中阶段物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也更加抽象。物理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即使只是借用生活中一些常用的材料和器具也可以进行有趣生动的小实验。课堂小实验中的实验器材容易获得,实验的过程简单,实验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实验效果明显直观等特点。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加入小实验进行教学,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可以缩小物理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学生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物理这门科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物理课堂中开展小实验是非常必要的,这将大大提升物理教学的效果。

在进入高中阶段后,物理的学习更加深入和复杂,物理学习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很多学生初中时学得还不错,由于没有根据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去学习,到了高中却听不懂也学不会,成绩大幅度下降。首先,高中物理的知识量大大增加,其知识点数量相较于初中物理大大增加;其次,高中物理的理论性增强了,初中教材有的要求只做初步的了解即可,只作定性的研究,然而高中物理却要求要深入的了解,并作定量研究,物理课本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大大提高;再次,高中物理的系统性增强,由于高中教材的理论性增强,高中物理构成了一个很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需要关联在一起;最后,高中物理的综合性增强,学习物理需要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这大大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如分析物理题时也需要用到数学的知识。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学生在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后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这些基本的知识将会在高中的学习阶段进行更加深入研究。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老师更加注重对知识的讲解,学生难以将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很多学生也只是表面上理解。针对这样的问题,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小实验,利用小实验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中,让学生亲自去试验,并体会实验的过程,在实验中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借助课堂小实验对理论知识进行情境再现,这将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兴趣,实验虽小却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例如,在进行“力的相互性”的教学时,老师可让班上两名胖瘦相差较大的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进行拔河表演,当拔河的输赢出来结果后,老师可提问:这两位学生施加给对方的力是否是相等的?大多数学生会按照习惯性的思维来回答这个问题:不相等,胖学生这方施加的作用力大于瘦学生。面对学生的答案老师并不需要直接宣布答案的对错,而是通过借助弹簧测力计,再让这两名学生去进行一次比赛,同时让其他学生仔细地观察弹簧测力计中显示的示数,实验的结果直观地显示在学生们面前,通过真实实验体验过程,学生们不仅能领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的深刻含义,也能在实验中打破惯性思维的局限性,从而从学习中体验到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固然非常重要,然而兴趣却是最好的老师,那些比较新奇的,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知识与问题,能够引起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老师可利用身边一些熟悉的或废旧的物品开展小实验,演示物理课本中的原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安排两组实验:大纸片和铁片,由同一高度同时落下;小纸片和大纸片,并且将小纸片揉成一团,由同一高度同时落下,教师可引导学生实验前猜测结果,实验后解释结果,引发学生思考,并探索其中的理论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开展课堂小实验的环节有很多,有一些课堂小实验能激发出学生搜集身边的物品作为材料,在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去搜集的过程中,学生们能知道平常废弃的纸杯、乒乓球、饮料瓶等等,不再只是废品而可以是他们探索物理理论的实验器材,为了更好的实验效果,他们会更精心去制作器材,在实验中更认真操作,从而也能带来更好的实验效果。课堂中趣味的小实验能引发学生去发问、去动手、去思考、去探索,做好这些小实验对于激发学生去探究物理问题的强烈兴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增加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能大大活跃课堂气氛,一般来说小实验操作简单方便,教师可走到学生面前去进行小实验,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到小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学生们也会更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去,通过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会明显增多,学生也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物理学的理论知识。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帮助去理解怎样按照作用效果以进行力的分解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安排两名学生相互配合进行小实验。甲学生单手叉腰站着,而乙学生则用双手对甲学生的肘部位置持续施加向下的压力,然后两个人角色互换。在进行实验时,学生们比平常更加兴奋,平常上物理都没有精神的人也参与了其中。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现代社会越来越提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能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是我们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学生是否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强弱也是衡量教育是否有效果的一个方面。新一轮的课改中的一个目标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物理规律或者知识点作为实验的主题,让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进行研究与探索。在课堂小实验中加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给物理课堂的教学注入了不少的活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从而激发生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合作的模式进行实验对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学生之间可以更好地互相学习,并且共同提高,因而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开展课堂小实验无疑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吸收课本知识的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提高。除了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布置任务,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开展物理小实验,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这将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通过实验不断提高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学生可对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生活中处处是物理,通过小实验学生可以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并试着自己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老师还可以对学生在课后进行的小实验的效果进行检测,如在课堂中提问,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学生可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学习的乐趣。

六、结语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是一门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应用物理学中的知识理论和规律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正所谓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课堂小实验应用灵活、形式活泼并且具有趣味性,它是对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最直观的展示,老师在物理课堂中开展小实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物理课堂小实验对于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小实验的优势开展物理教学活动,这对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将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陆学新.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微探[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03).

[2]汲润宪.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6(2):134.

[3]彭正发.高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J].西部素质教育,2016(17):103.

论文作者:何玉富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  ;  ;  ;  ;  ;  ;  ;  

课堂小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探究论文_何玉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