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病态信号灯舌_舌苔论文

婴儿病态信号灯舌_舌苔论文

宝宝生病信号灯——舌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号灯论文,舌头论文,宝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观舌意义

望、闻、问、切为中医的四种诊断方法。在宝宝还不会说话时,或者尚且表达不清楚时,望诊中的舌诊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中医古籍《医门棒喝》一书中说:“观舌质,可验其病之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邪之寒热深浅也。”意思是说,观察孩子舌头的颜色就可以初步了解孩子的病情性质、病位以及严重程度等。如果家长懂一点儿中医舌诊的常识,就可以随时观察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舌头的检查十分方便,在清晨洗漱时,不妨让孩子把舌头伸出来,看看舌苔和舌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观舌要领

观察舌头的最佳时机是在清晨饭前,因为此时舌苔的颜色、质地不会受食物等着色影响,此时查舌最容易反映宝宝身体的真实情况。伸舌时一定要让宝宝伸平,不要卷曲,舌头要自然伸出来,不要用力。一般来说,健康人的舌苔应该薄白而润,舌质的颜色淡红,舌体不胖不瘦。

辨病方法

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就像春天的嫩草一样,生机勃发,即使患病,大多病因也比成人单一。观察宝宝的舌头时,要分别看舌质和舌苔。舌质,简单说就是整个舌头表现出来的颜色。小儿的舌质单一,多为淡红色或红色。舌苔,就是舌头上附着的一层或薄或厚、颜色和质地因不同病情而表现出不同的物质。

(一)舌质

宝宝的舌头呈淡红色,多为正常舌质表现。如果宝宝体质稍差,经常感冒生病,在舌头上也可能表现为淡红色,这需要结合孩子的其他表现才能判定。

舌红,尤其是舌尖发红,甚至舌尖起了红红的小刺,大多说明宝宝有热象,或为外感或为体内生热。此时,就应带着孩子及时就诊,以免变生其他的疾病。

(二)舌苔

宝宝疾病多以外感、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为常见,这些疾病在孩子的舌苔上有明显的表现,有时孩子患病时,其他症状还未显现,舌苔上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1.白苔。舌头被一层白色的舌苔遮盖,不能透过舌苔看见舌头,为白厚苔。

这样的孩子时常会精神疲乏,懒言少动,不爱吃饭,甚至还有恶心呕吐,有时还会伴有低烧、拉肚子等症状。这时应尽量不让孩子着凉,饮食上要注意清淡,不食生冷油腻的东西。如果病情严重,发烧、拉肚子、精神差,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2.黄苔。多数宝宝呈薄黄或黄苔以及黄厚苔。

薄黄苔,是薄白苔上出现均匀的浅黄色苔。这样的宝宝多为外感风热,或者由寒转热的阶段。宝宝的表现是,前两天还是稀水样的鼻涕,可现在变成了有稀鼻涕也有黄鼻涕,或者已经变成了黄稠鼻涕,偶有咳嗽,一般不发烧,或发热不高。此时,应随时观察宝宝的变化,注意体温变化。

黄苔、黄厚苔,颜色深重,分布在舌头的中央部位或布满全舌。这样的舌苔多表明孩子有食积,会表现为嘴里气味较重,不爱吃饭,手脚心发热,有时候孩子会说肚子不舒服。小宝宝则会经常哭闹,睡觉不踏实,经常醒,大便偏干或呈羊粪球样。

黄厚腻苔,黄苔上好像涂了一层东西,油乎乎的。这样的舌苔多为湿温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发热,甚至是高热,或反复发烧,服用退热药后没隔多久,体温又上来了。孩子的精神差,在发病初期会有怕冷的表现,有时会有呕吐、腹泻。稍大一点的孩子有的会说嗓子疼或肚子疼。这种情况常见于夏季,夏季湿气较重,加上空调的温度调得太低,室内外温差大,孩子在这一冷一热的环境中无法适应。发热、拉肚子的孩子除了到医院及时就诊外,家长在护理时,要避免温差过大而着凉,清淡饮食,多饮水,禁食生冷。

3.花剥苔。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光滑无苔。

这样的孩子多为体质虚弱的表现,容易感冒,容易出汗,稍微一运动就大汗淋漓,晚上睡觉时不管冬天还是夏天也会有汗出。

(三)病态舌质

鹅口疮、猩红热(丹痧)在舌头上也有明显的表现,又因为这两种病的变化较快,对宝宝的危险性较大,家长应当有所了解。

鹅口疮,在口腔、舌上布满状如雪片一样的白屑。多为口腔不洁,念球菌感染所致。还不会说话的宝宝会有哭闹、流涎和不肯吃东西等表现。鹅口疮蔓延迅速,偶有累及鼻道、呼吸道的情况,会引起患儿呼吸不畅。

猩红热,在舌头上的表现是“杨梅舌”,舌尖部红点增生、密集,成为一根根红刺突出,状如杨梅,叫“杨梅舌”。这样的孩子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综上所述,淡红舌薄白苔,当属正常体质,健康状态;黄体、黄厚苔、黄厚腻苔当属亚健康状态,必要时应该到医院诊治或调理;而“杨梅舌”、“鹅口”当属疾病状态,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舌头就像宝宝的一盏信号灯,是家长、医生了解孩子身体状况的重要途径。

标签:;  ;  ;  ;  

婴儿病态信号灯舌_舌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