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研究论文_张允相

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研究论文_张允相

张允相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幸福路小学 236000)

摘要:当今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各阶段素质教育蓬勃发展。各阶段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上课体验感受,各教育单位致力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发掘推广新式课堂教育,力求快乐教学。而在小学阶段对同学们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学会遵守纪律,这也是在小学教育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对于老师们而言,教会小学生们遵守纪律可谓是一大难题,不论是几年级的小学生,都处在对世界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的阶段,往往是在这个时间段内的同学们,更加难以去掌控。本文旨在研究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给予老师们正确的教育惩罚指导方向和开展方式,以期能够达到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旨。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惩戒;惩罚适当;开展方式

引言:创新教学管理模式,迎合时代浪潮并遵循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在小学期间创新教学管理模式,让教师们与同学们多多互动,使同学们称为课堂上的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进课堂,在小学阶段能够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与此同时,能够加强小学生对课堂纪律的观念。但在这时,也会存在有部分学生不遵守纪律,不听从老师指挥的情况。这个时候老师们实行必要的教育惩罚是应当的,但是与此同时也要在开展方式方面注意惩罚适当,换句话说,要让同学们奖赏并行。俗语说:“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也是这样的道理,教师们在管理纪律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自尊心和他们的感情。

一、惩罚措施得当对管理小学课堂的作用

(一)教师们应当注意惩罚措施的得当

在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下,各阶段教学纷纷启动减轻学生课业压力的研究。在小学课程教育的阶段当中,虽然不一定存在课程压力过大的问题,但是在课堂纪律管理的方面给小学老师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众所周知,小学生们相对起其他阶段的学生来讲更难以管理。而小学的课堂也是如此。真正能让同学们学到知识的时间,是由教师们一点一点挤出来的。小学生们在课堂纪律方面并没有很好的认识,在进入小学之前,也没有受到过很好的纪律方面的教育。追跟到底可能有家庭也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但这确确实实影响到了课堂进度的管理。

所以如何让小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遵守课堂纪律,是每个小学教育的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不得不说,惩罚措施在这一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杀鸡儆猴看,能够让同学们最直观最快速的认识到不遵守纪律的后果。但与此同时,尽管惩罚措施能够快速的管理好小学课堂的纪律,教师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对学生们的心理影响。也有的教师,会因为过于生气的原因,对同学们采取不适当的暴力措施,这就不是我们本文所要讲的惩罚措施了,应该严令禁止。

在认知上,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在情感上,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掌控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老师们在实行惩罚措施管理小学课堂纪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惩罚措施的力度。虽然说教师们在这个环节应该严厉起来,但是在起到管理课堂纪律的作用之后,可以适当给同学们开开玩笑或者缓和一下态度,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不像其他阶段的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一样,他们可能对这个事件的理解会更加严重,这也是为什么要注意好适当惩罚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正确运用惩罚措施在课堂纪律方面的作用

每个老师上课有每个老师自己的风格,也许是轻松活泼的,也许是较为严厉的。但不论是什么样的风格,都有可能会出现学生们不听管教的情况。在这种形势下,正确的运用惩罚措施,可以快速的维持好课堂纪律,以保证课程进度。虽然现在我国正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但学校方面很难一时就做出整改。我国的每一所学校都在尽力完成素质教育的改革,但是繁重的课业和素质教育本身相冲突,给老师们造成了极大的难题。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同学们的快乐学习,又要保证课堂进度的整体推进。所以一旦发生像学生们无视课堂纪律,导致课堂不能按计划进行的情况,教师们正确的运用惩罚措施,维护好整体的课堂纪律,保证好所有同学能够顺利上课是首要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被惩罚同学的心理健康,可以采取下课之后与同学进行交流的方式,既能杜绝以后再发生这种情况,也能保证同学不会因为这次的惩罚而产生恐惧的心理。

(三)明确认识惩罚措施的利处和弊端

就上述两点而言,惩罚措施在开展的过程中有利有弊,可以说是利弊相当。教师们需要明确认识惩罚措施的利弊,以保证正确的在教学进程中使用惩罚措施。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惩罚”的解释为:“对个体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旨在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与‘奖励’相对,为学校德育采取的一种教育方法,利于学生分辨是非善恶、削弱受罚行为动机、达到改正的目的,也利于维护校纪校规。

我们倡导的是合理的教育惩罚,它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合目的性的惩罚要满足合法、合乎道德、合理的惩罚教育、具有教育性等今天要求。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师都不能违反法律规定,这是教育惩罚的法律限度,也是教师们的底线;教师们所实施的惩罚不能僭越正常人的道德底线,要注意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而不是给学生们造成心理伤害,这也是一直强调的在实施惩罚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不论是保证课堂纪律还是为了其他目的,教师们的惩罚都不是单纯的惩罚,而是不仅要顾及同学们的心理素质,还要起到教育目的的惩罚。

(四)教育惩罚开展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的具体问题

教育惩罚是一个中性词,按照惩罚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可以把教育惩罚分为合理的教育惩罚和不合理的教育惩罚两种,像体罚、心罚等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惩罚,我们把它列为不合理的教育惩罚。当今人们对惩罚持反对态度,有一部分原因是把惩罚等同于体罚等不合理惩罚。体罚是指以伤害学生身体、侮辱学生人格为手段的处罚方法,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体罚是教育惩罚的一种,属于不合理的教育惩罚,其与合理的教育惩罚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此来看,教师们应当在开展活动的过程当中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适当增加说题活动开展的次数,让同学们拓展思维,比单纯授课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毕竟数学课程作为高三学生倍感困难的科目,勤问勤思考能锻炼同学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二是多增加同学们相互讨论的时间,既能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也能减轻同学们的学习压力;三是现在的素质教育注重“以生为本”,让学生们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是当代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高三的同学们在学习上已经步入了复习的阶段,课堂上需要更多自主思考的时间,老师们应当给予同学们自主思考的机会。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里,教师们不仅要起到教授给学生们新的知识,也要让他们对学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小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纪律为何物,何谈遵守?这也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维护好课堂纪律,保证课堂进度的实行。教育惩罚是小学教育中不可避免的教育手段,它有存在的合理性且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当前学校中的教育惩罚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理性思考,促进教育惩罚的科学、合理、规范。

参考文献:

[1]王继承.惩罚在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性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

[2]黄璟.小学教育中惩罚实施的合理性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张允相

论文发表刊物:《论证与研究》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3

标签:;  ;  ;  ;  ;  ;  ;  ;  

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研究论文_张允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