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玉皇顶论文_李念钊

再登玉皇顶论文_李念钊

李念钊 河南洛宁县底张乡初级中学 471731

作为洛宁旅游的名片——神灵寨,最美的当然是那鬼斧神工、如诗如画的石瀑啦。但我认为游神灵寨更有乐趣、也更有意义的,还是攀登其最高峰玉皇顶。大部分游客到了观景台,看了中华第一瀑,就折返了。所以,真正能享受登顶乐趣的人,并不太多。

其实,十年前我就登上过神灵寨顶。那次,是学校组织老师及家属一起去的,妻子有事脱不开身,我便独自带着三岁的女儿出发了。刚进入景区的时候,大家游山玩水、欢声笑语,很是兴奋。女儿也高兴的和大家一起走着、跳着。然而,等真正开始登山以后,大家才发现并不那么容易(有几个老师已放弃了登山)。几个带小孩的家庭都累得不行,女儿也早已走不动,只好让我驮着。单个人登山已经很累,何况再驮个人,又不敢掉队,景色自然顾不上欣赏,只是一步一挨的往上走。心里只是想着一个目标,那就是什么时候能登上山顶,就可以歇歇了。我至今仍清楚的记得,当我抬头看到神灵寨顶峰上的玉皇宝殿时,又渴又累,两腿发软,简直要瘫坐在地上。正在休息的素粉嫂子见状,连忙过来接过女儿说:“哎哟,你真行,赶紧歇会儿吧。”那一刻,感觉就像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一样,至于神灵寨的美是一点也体会不到了。

今年暑假8月12号那天,我、妻子、女儿、儿子一家四口决定再登玉皇顶。早上六点天刚蒙蒙亮,我们就驱车前往神灵寨,路上车子在飞奔,心情也在飞奔,此时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只见圆圆的红日周围满是红晕,散发出万道金光,顿时一股温馨的暖意涌上心头。到了景区门口,发现居然得了头彩,我们是第一批到达景区登山的。管理员告诉我们,从景区入口登上神灵寨顶峰玉皇顶有两条线路。一条是水路,就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可以游山玩水、观石瀑的路线,路途较远,但有看儿;另一条是旱路,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登山,没有水,有的只是树木、丛林,距离近却有挑战性。在管理员的建议下,我们决定走旱路(这样可以趁早上天不热的时候登山,中午天热时则从水路返回)。

开始登山了,大家兴奋的不得了,又是哼歌,又是拍照,忙得不亦乐乎。女儿已经13岁了,几乎和母亲一般高,自是不用我驮,连七岁的儿子也能够自行登山了,我觉得,这应该是一次轻松之旅。穿过美丽的红叶岭时,儿子一路跑在前面,女儿在一边保护着。我和妻在后边悠闲地赏景,只见满山遍野的红叶树,郁郁葱葱,很是养眼!可惜来的不是时候。红叶树又叫黄栌木,多年生權木,每到深秋季节,满眼的红叶金红、金红,煞是好看,所以叫红叶岭。待我们登上红叶岭顶端时,回头远望,惊呀地发现远处的群山和绵延的洛河,整座永宁县城居然在我们眼前了,甚至都能隐隐约约看到我们居住小区边的高楼。此时太阳光正好斜射在山坡上,红叶树在光线的照射下竟然也金光灿灿起来,真是壮观极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正在惬意时,谁知走着走着,女儿的腿,不慎被路边的野蜂给咬了一下,因为疼痛加上害怕,女儿脸色都变了。我忙看了看,只有一个小伤口,流了一点血,没有大碍,便用随身携带的创可贴贴住,安慰她说:“没事,不就一蜜蜂吗,我小时候也被野蜂蛰过,虽然有点疼,过一会儿就没事了。”接着我又逗女儿,“再说一辈子能被蜜蜂蛰一下,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和荣幸啊!”女儿破涕为笑,然后继续前行。只是女儿的腿,有点拐了,但她一直勇敢的坚持着。路越走越陡,连续上了几个天梯,穿过了两个石洞,又爬了不知多少级石阶,一抬头,竟然到顶了。

这时,有两个年轻人也赶了上来,一个穿着白汗衫、黑短裤,稍显胖一点,另一个是红汗衫、蓝短裤,瘦一点,汗衫都湿透了,紧贴在背上,累的气喘吁吁的。他们看到在前面的儿子,胖青年问道:“小孩儿,累吗?”儿子看了他们一眼说:“不累!”“嗬!真厉害!”那个瘦青年举起大拇指。“主要我们走的慢,你们走的太快了!”我忙解释道。

到了山顶上,看到只有一家夫妻开的小饭馆,提供一些简单的饭食,没水、没电,甚至连手机信号也不通,一切全靠人力。不禁想,这倒真是个隐居的好地方啊。我们稍事休整,每人吃了一碗凉粉条,然后就去欣赏山顶唯一的景观——玉皇宝殿了。说是宝殿,其实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庙宇,由于这里还没有进行大开发,建筑规模并不大。庙宇宽近二十米、高约六米左右,琉璃瓦、朱漆门,在门的正上方有“玉皇宝殿”四个烫金大字。进了门,里面是近四米高的玉皇大帝神像,还有两侧的文武大臣们。

据说宝殿建于汉代年间,但早已多次毁于战火,现在看到的,应是神灵寨景区开发以后重建的,但由于历史悠久,神卦灵验,所以香客还是挺旺盛的,从神像前装满烟灰的香炉可以看出来。出得庙来,正前方生有一棵桃树,长得很旺,桃子缀满了枝头,却没有一个人去摘它。站在祭坛前极目远眺,只见群峰林立,山势巍峨,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我并不信佛,所以也不会拜佛,但我很敬重那些虔诚的香客。人嘛,总要敬畏些什么,不然人生就会失去了方向,不是吗?准备下山时,看到几个60多岁的老太太上来了。其中一个,已是手脚并用爬着上来的,不为别的,就为了来上柱香。我想她老人家晚年一定会生活安宁的。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真没错说。刚下了一段,我腿上的关节炎好像犯了,一打弯儿疼的不行。只好就地取材,折了一根木棍来支撑着,一步一步往下挪。那么多的天梯,无数个台阶呀,从上往下看去就像悬在空中一样,稍不留神就会掉下万丈深渊,加上腿疾真是有点瘆得慌!妻子又气又怜的说:“都怨你,平时不活动,现在连山都登不了。”想想也是,原来妻子的身体是最弱的,后来人家天天早上去打太极拳,今天登山,居然气不喘,心不跳,还劲儿足足的。真是生命在于运动啊!看来今后真该多活动活动了。一不注意,儿子居然跑远了。我和妻赶紧喊道:“慢点,危险!”,“安全第一!”。这时女儿说:“我是安全,我走前面,弟弟是危险,跟在我后面吧!”于是一路上,只要儿子跑到前面了,女儿马上说:“安全第一,安全第一!”这时儿子也就听话地退居第二了。

下山虽难,但毕竟省劲儿,倒也快。一路上基本不怎么停留,什么石瀑啊,险滩啊,吊桥啊,早已看过多次,所以并不稀罕。等下了山回到车里时,我的腿已几乎不能动了,一动就钻心的疼。又是一次艰难之旅啊!可是人生不就是在对自己的极限挑战中,得到升华的吗?看着妻子、女儿和儿子那满足而自豪的神情,我觉得值了。

论文作者:李念钊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再登玉皇顶论文_李念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