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耶阿本德的困惑:反还原主义与取消唯物主义_还原论论文

费耶阿本德的困惑:反还原主义与取消唯物主义_还原论论文

费耶阿本德的困惑:反还原论和取消型唯物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论论文,困惑论文,费耶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论

       由于逻辑经验主义追求把理论陈述还原为观察陈述,致力于科学的统一,因此,“还原”成为20世纪哲学研究的重要概念。特别是,E.内格尔于1949年发表《自然科学中还原的意义》①一文,认为还原是理论间的说明。此后,出现了对“还原”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对内格尔的还原模型构成最严重挑战的,是费耶阿本德提出的反还原论。

       1962年,费耶阿本德发表经典性论文《说明、还原和经验主义》,论证了他的反还原论观点,认为还原是不可能的。此后,内格尔、K.沙夫纳(Kenneth Schaffner)和T.尼克勒斯(Thomas Nickles)等学者对费耶阿本德的反还原论进行了批评或反驳,而且基本上集中于还原的语义方面,笔者认为都不是很有说服力,未能很好地回答费耶阿本德提出的问题。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费耶阿本德的思想并不一致。同期,他还提出了取消型唯物论。1963年,他就发表了两篇文章《心灵事件和脑》与《唯物论和心身问题》,论证此观点。笔者认为,费耶阿本德的取消型唯物论与其反还原论并不相容,也与自己一些别的思想不一致。因此,20世纪70年代后期,费耶阿本德放弃了取消型唯物论,但终生坚持了反还原论。

       二、还原论和反还原论之争

       费耶阿本德主要针对内格尔的还原理论而提出了反还原论。1961年,内格尔的名著《科学的结构》出版,该书第11章《理论的还原》中收入1949年发表的那篇文章,并增添了“突现论”和“整体、总和与有机统一体”两部分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他的还原理论。

       内格尔把理论的还原区分为“同质”还原②和“异质”还原。③同质还原的例子为:刚体运动和可变形运动的理论被还原到质点力学中,地球上的运动定律和天体运动的定律被还原到牛顿力学中。热力学向统计力学还原是典型的异质还原的例子。内格尔还论述了还原的形式条件和非形式条件,其中异质还原的两个必要的形式条件是可连接性条件和可推导性条件。④显然,内格尔所讨论的“理论还原”的语义非常明晰,就是指理论间的逻辑演绎关系,即:同质还原是指从基本科学逻辑推导出从属科学的理论或定律;异质还原是指从基本科学和可连接性条件中逻辑推导出从属科学的理论或定律。由此可见,一方面,可把同质还原看作异质还原的特例;另一方面,如果把可连接性条件并入基本科学或从属科学,那么,异质还原就变成同质还原了。

       内格尔把还原严格限定于两组陈述之间的逻辑演绎关系,坚决反对把性质之间的推演也当作一种还原,认为性质必须被表述为理论或陈述才可以还原,性质本身是不能被还原的,能被还原的是理论或陈述,而且性质会随着理论的不同而不同,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他认为性质之间推演的这种还原观念会引人误入歧途,并产生欺骗性的问题。⑤

       由前述所知,内格尔的“还原”语义非常明晰,只限于认识意义,而且是指理论间的逻辑推导关系。对此,费耶阿本德没有异议,认可“还原”的这种语义界定。虽然如此,他还是对内格尔的还原理论进行了批评和反驳。下面将论述他的反还原论。

       在那篇影响深远的论文《说明、还原和经验主义》中,⑥费耶阿本德一并分析批评了内格尔的还原理论与C.亨普尔(Carl Hempel)-奥本海姆的说明理论,⑦这两种理论被称为正统理论,分别主张还原和说明是逻辑推导关系。而且,内格尔后来明确主张还原就是说明。⑧但本文主要围绕还原理论,而不过多涉及后者的科学说明理论。

       费耶阿本德首先区分了经验概括和普遍性理论,指出内格尔的还原理论不适用于普遍性理论(如亚里士多德力学、牛顿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⑨然后,他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内格尔的还原理论以如下两个假设为基础:⑩

       (1)可推导性假设——还原的目的是要证明:从属科学的定律或普遍性原理只是基本科学的逻辑推导结果。

       (2)意义不变性假设——在还原过程中,术语的意义保持不变。(11)

       只要这两个假设不成立,那么,内格尔的还原理论也就不成立。费耶阿本德首先反驳假设(1),分三步论证该假设既不符合实际的科学实践,又与合理的科学方法论不一致。(12)大体上来看,他的反驳论证方法是证伪法,即举出不符合正统理论的反例。

       第一步论证科学实践中的大部分案例不符合该假设。内格尔同质还原的例证之一,就是把伽利略物理学还原到牛顿物理学,如从后者逻辑推导出前者的自由落体定律。对此,费耶阿本德的反驳很简单:在伽利略物理学中,自由落体加速度是恒量;而在牛顿物理学中,自由落体加速度却是变量,随下落物体距地心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二者的数值不相等,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逻辑推导关系。费耶阿本德分析的第二个例证是,把亚里士多德的冲力(impetus)理论还原到牛顿力学。在亚里士多德力学中,冲力是基本概念,而且其在数量上与牛顿力学中的动量相等,可是在牛顿理论中却无法对它进行合理定义。此外,因为冲力概念与牛顿力学不相容,所以,也无法通过桥接原理在其与动量概念之间建立等价关系。因此,不可能从牛顿力学逻辑推导出亚里士多德的冲力理论,其原因不是由于数量关系,而是因为理论、概念不可通约。牛顿力学引进了新的概念、定律和理论,取消了冲力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和定律。从前者到后者的转变,不是理论间的逻辑推导、合并,而是本体论的取代和意义的变化。

       第二步,费耶阿本德指出假设(1)失败的理由是:“同一组观察资料可与不同的相互不一致的理论相容”,(13)即观察资料不完全决定理论。这样,根据同一组观察资料,可以构建不同的理论,这些理论之间很难具有逻辑演绎关系,所以它们间的还原不可行。可推导性假设会阻碍知识进步,不利于新理论的发现和成长。

       第三步,费耶阿本德分析论证了假设(1)与合理的科学方法论不一致。主张正统理论的学者即使承认该假设不符合科学实践,他们还会为它辩解,把它当作指导科学家进行研究的方法论。费耶阿本德认为假设(1)要求的是,理论与理论一致,而不是理论与事实一致,这与学院哲学一致,而不符合现代经验主义。现代经验主义允许事实充分且互不一致的理论存在,把它们作为检验单位有助于理论检验和增加经验内容,有利于理论增生、反对教条主义和知识进步。相对照,可推导性假设有点像神学教条,不允许理论的丰富性和意见的多元化。然而,费耶阿本德却指出:“意见一致适合于教会或暴君(或其他‘伟人’)的自愿追随者,可是对于科学(更不用说哲学)而言,意见多样化却是方法论的必然要求。”(14)因此,假设(1)会使科学家失去理论想象力,会固化人们的思想,不能成为引导科学家研究的合理的科学方法论。

       在驳倒假设(1)后,费耶阿本德接着批评反驳假设(2)。他首先论证该假设不符合科学实践,(15)分析了冲力、温度、质量(以及长度、时间间隔)和“上下”这四个术语的意义,随着理论和知识背景变化而发生改变。例如,在牛顿物理学中,质量是绝对量,是物质的内在属性;而在相对论中,质量成为相对量,会随着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再如,在古代常识中,上下是绝对方向;而根据现代科学理论,上下是相对方向,会随着观察者的位置或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费耶阿本德经过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意义不变性假设与大多数实际的科学案例不符。其次,他论证假设(2)与合理的科学方法论不一致。因为假设(2)意味着(1),前者是后者的逻辑推导结论,所以对(1)的反驳也就是对(2)的反驳。总之,假设(2)既不符合实际的科学实践,又与科学方法论不一致,不能成立。(16)

       面对这种反驳,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保留假设(1)和(2)的要求,放弃内格尔的还原理论,理论还原不可行,认为新旧理论的更替不是还原合并,它们之间不具有逻辑演绎关系,而是本体论的取代以及术语意义的变化。第二种选择是,放弃假设(1)和(2)的要求,保留还原理论,认为理论间存在还原关系,用“近似推导”代替严格的逻辑推导,用意义近似代替意义不变,即泛化和模糊“还原”的语义。费耶阿本德持反还原论立场,主张第一种选择,认为还原行不通。因为可推导性假设是正统理论的核心要素,放弃了它,也就放弃了正统理论。此外,“近似推导”太模糊、太笼统,包含本质上主观的成分,无法形式化,所以,无法成为替代者。然而,不少学者却主张第二种选择,通过泛化“还原”的语义来辩护还原理论。正因为如此,“还原”已超出了严格的逻辑演绎关系,其语义越来越含混,内涵和外延越来越泛化。

       在《还原说明的逻辑问题》(17)中,内格尔对费耶阿本德的批评有过回应。他基本上承认了后者对假设(1)和(2)的批评,但也有所反驳。就可推导性假设而言,他认为确实有一些是近似推导,但也有严格的逻辑推导,如从牛顿力学可严格推导出开普勒第一、二定律。至于意义不变性假设,他认为一些术语(如电荷)在许多理论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可还是承认费耶阿本德的批评反驳具有合理性。虽然如此,内格尔并没有放弃他的还原理论,认为尽管该理论有缺陷,可还是比费耶阿本德的反还原论完美,因为后者的论述有许多不清晰之处(如理论变化和意义变化的标准问题),并分析指出这种反还原论在理论评价和检验的经验客观性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总的来看,内格尔的反批评显得苍白无力,费耶阿本德的反还原论对正统的还原理论构成了严重挑战,动摇了其正统哲学的地位。

       沙夫纳为了坚持还原论,也放弃了严格的逻辑推导性条件,如把T[,2]还原到T[,1],从T[,1]逻辑推导出T[,2]*,T[,2]*修正T[,2],二者相似。(18)具体例证,如把光学理论还原到电磁理论,就是从后者推导出修正前者的近似理论。此外,更令人困惑的是,沙夫纳总结了四种还原范式,(19)而且PFK范式就包括费耶阿本德的反还原论,并认为该范式最符合科学实践。(20)由此可见,沙夫纳为了坚持还原论,就不能坚持“还原”的语义不变性,必须改变其含义,把反还原论归入还原论,并最终得出结论认为“还原是可能的,也是科学事实”。(21)

       尼克勒斯比沙夫纳走得更远,批评后者未彻底放弃内格尔的逻辑推导性条件,因为从T[,1]逻辑推导出[,2]*仍是一种逻辑推导。尼克勒斯区分了还原1和还原2:还原1,即内格尔的严格的逻辑推导性还原,属于科学说明,以前面的假设(1)和(2)为基础,该还原方式仅有一种;还原2,起辩护和启发的作用,不涉及理论说明,具有这种还原关系的理论对术语的意义变化不敏感,相互间可逻辑不相容,该还原方式可有多种。(22)显然,内格尔和费耶阿本德只认可还原1,不会承认还原2是一种真正的“还原”,认为还原2是还原1的失败。但尼克勒斯却持相反观点,认为他们把还原的范围限制得过窄,所以应扩展“还原”的内涵和外延,把还原2也当作一种“还原”。

       尼克勒斯基本上认可费耶阿本德对假设(1)和(2)的批评反驳,顺理成章,他承认还原1几乎失败,但主张还原2是成功的。他写道:“还原2不受逻辑不相容性反驳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它也不受意义变化反驳的影响,因为其辩护和启发功能不依赖于在历史中保持精确意义。”(23)如此看来,为了挽救还原理论,尼克勒斯不得不增加还原种类,推广“还原”的语义。

       总之,在费耶阿本德对正统还原理论批评反驳之后,为了坚持还原论,大多数学者在“还原”概念上大做文章,不断扩展其应用范围,泛化其语义,结果造成“还原”的意义非常模糊和混乱。为了澄清问题,我将在下面总结分析其语义。

       三、“还原”的语义分析

       在前面的还原论和反还原论之争中,关于“还原”的论述已有许多种,但远不止这些。在《自然科学的哲学》中,亨普尔指出术语还原即术语间的定义关系,如用物理化学术语定义生物学术语。(24)W.维姆萨特(William Wimsatt)把还原区分为层内还原和层间还原。(25)这些“还原”基本上限于认识论意义。然而,M.W.瓦托夫斯基(Marx W.Wartofsky)把还原区分为解释性的还原(26)和本体论还原。(27)孙世雄归纳出还原的13种含义,(28)它们也突破了内格尔和费耶阿本德争论的理论还原,不限于认识论意义,如第八种为心理学的还原,即“把所有心理现象,在根本上还原为生物学的或物理—化学的现象”,是一种本体论还原。

       S.萨卡(Sahotra Sarkar)把还原模型分为理论还原模型,说明还原模型,构成还原模型。(29)大体上说,理论还原和说明还原是认识论意义的还原,而构成还原是本体论意义的还原。金在权(Jaegwon Kim)在1998年提出功能还原,他认为这种还原模型不同于内格尔的还原模型,是一种因果关系,不需要桥接原理和逻辑推导。(30)而且,这种还原也超越了理论还原的范围,是性质还原。P.尼德汉姆(Paul Needham)在分析内格尔的还原概念时,总结出还原的三种语义:内格尔的理论还原,即理论间的逻辑推导;逻辑实证主义者的理论一致性;金在权的功能还原,因果关系。此外,他还专门讨论了本体论还原问题。(31)

       上面归纳列举了许多种“还原”,足见其语义之丰富。正因为它的语义丰富多样,就容易造成误解和无谓的争论,不利于真正理解还原论和反还原论之争的实质,所以,下面我将对“还原”进行分类和辨析。(32)

       1.本体论意义的还原

       本体论意义的还原包括弱的和强的两种:

       a.弱的本体论意义的还原。这种还原意指不同事物(如实体、现象、事件、过程、关系、性质、状态)之间的一种关系,不同事物之间是并列的。如果称被还原的事物为被还原物,还原成的事物为还原物,那么这种还原物的例子很多,如:古希腊泰勒斯的水,物理学中的原子,生物学中的细胞和基因,化学中的元素。在这种还原中,还原物和被还原物都存在,不过前者是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b.强的本体论意义的还原。这种还原意指被还原的事物(被还原物)是还原成的事物(还原物)的一种假象,表面上存在,实质上不存在。例如,生命和机器之间,彻底的机械论者认为生命就是机器。

       2.认识论意义的还原

       认识论意义的还原是一种解释性的还原,它指在学科、理论、陈述、概念之间存在的解释性关系,这种解释性关系既可是严格的逻辑演绎关系,也可是非逻辑推导关系(如比喻、类比、辩护和启发)。这种还原可分为如下几类:a.形而上学的还原;b.学科的还原;c.理论的还原;d.陈述的还原;e.术语的还原。

       3.方法论意义的还原

       a.把整体分解为部分的还原,在这种意义下,还原即分解,用对部分的研究取代整体研究。

       b.用一种事物取代另一种事物进行研究,这两种事物之间没有组成从属关系,如:彻底的机械论者用机器研究代替生命研究,利用计算机模拟智能、生命等。

       对“还原”作如上分类和辨析后,可明显看出,内格尔的还原只限于认识论意义,不涉及本体论意义的和方法论意义的还原。他坚决主张,不是现象、事件、过程、物体、性质的还原,而是关于它们的陈述的还原,前者只是后者的一种省略说法。(33)即使在认识论意义还原的范围内,内格尔也不涉及a,只讨论了b、c、d和e,即学科、理论、陈述和术语的还原。起初,内格尔坚持严格的可推导性条件和意义不变性条件,但在费耶阿本德批评反驳之后,放弃了严格的可推导性条件,用近似推导代替,也承认术语在还原过程中意义会发生变化。这样,内格尔就把还原的语义扩展为上述2(认识论意义的还原)中的b、c、d和e。

       费耶阿本德在批评正统还原理论时,把“还原”限于认识论意义还原中的b、c、d和e,而且因以假设(1)和(2)为基础,所以,他的还原语义就限定于b、c、d和e中的可逻辑推导与术语意义不变的范围。然而,他的反还原论涉及本体论意义的还原,认为内格尔所谓的理论还原不是理论的还原合并,实质上是理论和本体论的取代,以及术语意义的变化,理论决定了实体、状态、现象、过程、关系和性质等,而这些理论和术语是不可通约的。因此,随着理论的变化,从本体论角度来看,一些实体、状态、现象、过程、关系和性质等就会消解或创生。例如,从燃素说转变为氧化理论,燃素这种实体就不存在了;从神话转变为近代科学,神这种实体也消失了;从亚里士多德物理学转变为牛顿物理学,冲力这种“作用”也不存在了。正因为如此,费耶阿本德认为内格尔的理论还原不可行。

       就本体论意义的还原而言,费耶阿本德表面上也不主张还原论。因为在一种理论范式下,只存在这种理论所决定的实体、状态、现象、过程、关系和性质等,不存在其他理论所决定的实体、状态、现象、过程、关系和性质等,所以,它们间的还原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有人说“在本体论上,燃素燃烧可还原为氧化过程”,那么,当今的化学家肯定认为这是在胡言乱语,因为根本就不存在燃素,也就谈不到还原。在这种意义上,费耶阿本德是不主张还原论的。但是,如果把两种理论联系起来,并用它们交替着看世界,那么,本体论意义的还原就成为可行的了。以燃素说和氧化理论为例,可把燃素燃烧还原为氧化过程。这样,在氧化理论的世界中,燃素燃烧是一种假象,实质上是氧化过程,这就是强的本体论意义的还原。从这个角度看,费耶阿本德又可以说是支持还原论的。G.库瓦利斯(George Couvalis)就从这方面反驳费耶阿本德。他认为放弃严格的可推导性条件,使用替代规则,通过强的本体论意义的还原,在不同理论中的实体、状态、性质、关系、过程和现象等之间可以实现还原(如把魔鬼附体还原为心理紊乱),这样,不同理论或陈述间的还原就是可行的。不妨引用他自己的总结:

       上述例证证明了一种方式,运用这种方式,即使未从理论T[,2]逻辑推导出理论T[,1],T[,1](或它的部分)也能被还原到T[,2]。借助于替代规则,假的T[,1](或它的部分)能被转换为T[,2]所包含的真陈述。替代规则能够得到这种说法的辩护:T[,1]的信奉者把T[,2]的某些理论术语所指称的实体,误认为T[,1]的理论术语所声称指称的实体。事实上,由T[,2]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T[,1]所声称描述的这些实体根本不存在。(34)

       由此可见,费耶阿本德的反还原论主要针对理论还原,限于认识论范围。如果推广到本体论意义的还原,他的反还原论主张就不一定能贯彻到底。而且,还原论和反还原论之争的根本问题在于“还原”的含义多种多样,造成其语义模糊和混乱,从而使得这种争论“经常各说各话”,(35)无法搞清楚争论的实质是什么,根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就费耶阿本德的取消型唯物论和反还原论来说,如果不注意辨析还原的语义和确定这两种理论的适用范围,就会妨碍对它们的正确理解,从而带来困惑和混乱。下面,我将分析他的取消型唯物论。

       四、还原型唯物论和取消型唯物论

       还原型唯物论认为,虽然表面上存在心灵过程或状态,但其实质上是脑过程或状态,在弱的本体论意义上,可把前者还原为后者,因此,这种唯物论在本体论上坚持保守的二元论。取消型唯物论认为在世界中根本不存在心灵过程或状态,只有脑过程或状态,这种唯物论在本体论上坚持激进的一元论,故不可能把“心”还原为“身”,因为世界中根本不存在“心”。在这两种唯物论中,费耶阿本德究竟坚持哪一种呢?

       R.罗蒂(Richard Rorty)(36)和G.麦克斯韦(Grover Maxwell)(37)认为费耶阿本德主张取消型唯物论,这代表了一般的看法。因为费耶阿本德在《唯物论和心身问题》、《心灵事件和脑》与《经验主义问题》(38)等文章中明确论述过这种唯物论。然而,J.普瑞斯顿(John Preston)却有不同看法,认为费耶阿本德起初想捍卫表征还原型唯物论的“同一性假说”,但他误解了此假说的本性,因而贸然跃变为主张取消型唯物论。(39)

       如果真如普瑞斯顿所言,费耶阿本德主张过还原型唯物论,那么,他的思想明显不一致,同时既坚持反还原论又坚持还原型唯物论,令人困惑。他在认识论上坚决主张反还原论,在本体论上却坚持还原论,虽然这两种观点不一定矛盾,但肯定不相容。举例来说,在理论还原方面,反对把心理学还原为生理学;但是,在本体论意义的还原方面,却主张把心灵事件还原为神经系统事件。显然,这在逻辑推理方面难以自洽。

       关于费耶阿本德主张过还原型唯物论,普瑞斯顿的证据主要来源于《说明、还原和经验主义》与《唯物论和心身问题》。通常认为,《唯物论和心身问题》是费耶阿本德论述取消型唯物论最有名的论文,但普瑞斯顿却认为其中也为体现还原型唯物论的同一性假说进行了辩护。(40)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因为他缺乏足够的证据。在这篇文章的第三段,费耶阿本德就对唯物论有如下界定:

       正如本文所述,唯物论主张:世界中只存在原子及其集合体;而且,仅存在的性质是这些集合体的性质,仅存在的关系是这些集合体之间的关系。(41)从该界定可明显看出,费耶阿本德主张的是取消型唯物论,而不是还原型唯物论。他的本体论是激进的一元论,世界中只存在物(原子及其集合体),而不存在“心灵”。此外,在《心灵事件和脑》中,费耶阿本德明确主张不存在心灵事件。(42)既然不存在“心灵”,心身同一性无从谈起,也就不存在把“心”还原为“身”的问题。因此,普瑞斯顿的观点似乎有点牵强。

       在《说明、还原和经验主义》中,费耶阿本德简略论及唯物论。他认为意义不变性假设导致一些古老哲学问题(如心身问题、外部世界的实在问题和其他心灵问题)无法解决。以心身问题为例,其困难在于意义不变性假设。然而,理论和观点的变化会影响我们关于许多哲学问题的态度,有利于解决这类问题。因此,他提出唯物论来解决心身问题。普瑞斯顿就此认为他的唯物论是还原型唯物论,其主要证据就是引用了这篇文章中的如下一段话:

       如果我们准备承认,在知识进步过程中可能必须放弃某种观点和与其相联系的意义(例如,如果我们准备承认,心灵术语的心灵含义可能是虚假的,需要用物质含义来取代,根据这种物质含义,诸如疼痛、意识状态和思想这些心灵事件是脑、或中枢神经系统、或也许整个身体的复杂的物质状态),那么全部这些困难就消失了。(43)

       在上述这段话中,费耶阿本德认为心灵含义是虚假的,需要用物质含义来“取代”而不是“还原”,这表明了他在理论还原方面的反还原论立场。然而,似乎很难从这段话中区分出他主张还原型唯物论还是取消型唯物论,这两种唯物论都可以解释“心灵事件是物质状态”。如果心灵事件存在,但其只不过是物质状态的表现,把“心”还原为“物”,此为本体论意义的还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还原型唯物论。相反,如果不存在心灵事件,(44)那么就是取消型唯物论。

       此外,就在前面所引用那段话的同一页,可找到费耶阿本德似乎主张取消型唯物论的证据。他指出不同学派把意义不变性要求应用于不同概念,在柏拉图主义者那里是心灵和物质,在经验主义者那里是疼痛和感觉,而这些概念是不可通约的,所以,它们之间的还原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也绝不可能“找到应归入两种术语之外延的实体”。(45)联系费耶阿本德的其他论述,很明显能够看出,他在意指疼痛、感觉和思想等心灵术语在世界中无所指称,不存在它们所指称的实体,即不存在心灵事件。如果是这样,他主张的是取消型唯物论,而不是还原型唯物论。

       总之,在《说明、还原和经验主义》中,只有不到两页的篇幅在论述唯物论,而且语焉不详,所以,据此说费耶阿本德主张过还原型唯物论,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不过,他明确论述过取消型唯物论,我将在下面分析这种唯物论。

       在《心灵事件和脑》中,费耶阿本德坚决反对同一性假说,明确指出不存在心灵事件,旗帜鲜明地坚持取消型唯物论。(46)然而,他要想确立这种唯物论,必须驳倒反唯物论者的论点。在《唯物论和心身问题》中,他集中从三个方面反驳反唯物论者。第一方面,反唯物论者认为唯物论不是日常英语的本体论;他的反驳是,该论点不相关,纯语言的论证不能反驳唯物论。第二方面,反唯物论者从观察结果角度反对唯物论;他的反驳是,观察结果需要解释,反唯物论者没有给出应排除唯物论解释的理由。第三方面,反唯物论者从“亲知”事实角度反对唯物论;他的反驳是,“亲知”事实不是不可改变的,它不是事实,因为如果它是事实,就不可能有知识。(47)

       费耶阿本德认为上述就从哲学上完全驳倒了反唯物论者,可这只是第一步。要确立取消型唯物论,就必须做好第二步工作,创立一种新的理论、学科或语言系统,在其中只存在物质的实体、现象、性质、状态、过程和关系等,而不存在心灵的实体、现象、性质、状态、过程和关系等。换言之,这种新的理论、学科或语言系统消灭了“心”,正如氧化理论消灭了燃素,近代科学消灭了神。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第二步工作很不理想。虽然丘奇兰德夫妇(Paul Churchland和Patricia Churchland)受费耶阿本德影响,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但对于确立取消型唯物论来说,还远远不够。因此,它只能是费耶阿本德在一个时期的哲学构想。

       还原型唯物论和取消型唯物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不能过多论及,下面仅从它们与费耶阿本德的反还原论的关系角度,来分析二者的异同。如前所述,还原型唯物论与反还原论不一致。从表面上看,取消型唯物论在本体论上坚持一元论,只存在“物”,不存在“心”,在心物之间没有还原关系,无所谓还原与否,也就谈不到与反还原论思想不一致。从取消型唯物论语言系统内部来看,确实是这样。然而,跳出取消型唯物论,从今天的常识或科学语言来看,这种唯物论通过把“心”还原为“物”,使得心灵事件不存在,这是一种强的本体论意义的还原,与反还原论的思想不一致。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取消型唯物论仍是一种“还原型唯物论”。另外,确立取消型唯物论所需要的理论、学科或语言系统现在并未出现,因而,即使是取消型唯物论者也不得不用今天的常识或科学语言来论述其观点,不得不使用关于心灵事件的语言,主张“心”不存在,又不得不言说“心”,这成为悖论或似乎无法摆脱的困境。因此,就与反还原论的关系而言,二者的区别并不大。对于这两种唯物论的关系,罗蒂也有类似的观点,在《哲学和自然之境》中,他认为不应当坚持二者之间的区别。(48)总之,不管费耶阿本德主张还原型唯物论还是取消型唯物论,它们都与其反还原论的思想不相容,令人困惑。

       五、结论

       费耶阿本德的反还原论动摇了内格尔的还原理论的正统地位,在20世纪的科学哲学中有重要影响。为了应对这种反还原论的挑战,内格尔、沙夫纳和尼克勒斯等人在“还原”概念上大做文章,不断扩大应用范围,推广语义,使得原本语义清晰明确的“还原”变得面目全非。这种做法,虽然名义上有助于维护还原论,使其得以“苟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反驳反还原论,也没有真正回答费耶阿本德所提出的问题。费耶阿本德在后期继续坚持反还原论。例如,在《关于知识的三次对话》、(49)《实在论和知识的历史性》(50)和《艺术作为自然物,自然作为艺术品》(51)中,他都论及反还原论。

       费耶阿本德在认识论上坚持反还原论,主张理论多元、增生和不可通约性。然而,在本体论上,不管是还原型唯物论还是取消型唯物论,都与反还原论不相容。他没有明确主张过还原型唯物论,但明确主张并论证过取消型唯物论。取消型唯物论坚持彻底的本体一元论,坚持强的本体论还原论,这虽与认识论的反还原论不一定矛盾,但无疑在思想上不能自洽。因此,虽然罗蒂和丘奇兰德夫妇继续发展取消型唯物论,(52)但费耶阿本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却放弃了它。

       此外,取消型唯物论也与费耶阿本德未完成的著作《征服丰富性》所论述的思想完全不一致。在该著作中,他认为世界存在是丰富的、复杂的,科学抽象有缺陷,去除了存在的丰富性,理性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性抽象、客观性和理论固型不能处理变化和模糊性,“世界比理性主义者所假设的更富于流变性”,“丰富性和混沌是同一世界的不同侧面”。(53)如此刻画的世界图景是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而取消型唯物论却要求世界一元论,二者的思想极不协调,相互冲突,无法不让人困惑、迷惑。纵观费耶阿本德一生的思想(反还原论,无政府主义知识论,多元方法论,“怎么都行”,理论增生,不可通约,观察充满理论解释,理论决定实体,存在的丰富性,所有认识传统平权,科学没有优越性,反对科学划界,政科应当分离……),取消型唯物论都有点格格不入。不过,取消型唯物论能颠覆主流的正统思想,这符合他的思想个性,是他的哲学魅力所在,也是所有哲学的魅力所在。

       注释:

       ①E.Nagel,"The Meaning of Reduction in the Natural Sciences",in R.Stauffer ed.,Science and Civilizati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49,pp.99-135.

       ②内格尔:《科学的结构——科学说明的逻辑问题》,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407页。

       ③④⑤同上,第410页,第423-424页,第436页。

       ⑥《说明、还原和经验主义》才是费耶阿本德论述还原和说明的经典之作。然而,在那部很有影响的《科学哲学经典文献汇编》[M.Curd and J.A.Cover ed.,Philosophy of Science:the Central Issues,W.W.Norton & Company,1998.为方便起见,后面该书简写为PSCI。]的第八部分“理论间的还原”中,却收录了费耶阿本德的论文《如何成为好的经验主义者》,它由以前发表的四篇论文(《说明、还原和经验主义》、《微观物理学问题》、《经验主义问题》和《语言哲学和心身问题》)概括而成,讨论还原较少。不知是何原因。

       ⑦关于亨普尔-奥本海姆的科学说明理论,请参见:C.Hempel,and P.Oppenheim,"Studies in the Logic of Explanation",in Philosophy of Science,vol.15,no.2,1948,pp.135ff。

       ⑧E.Nagel,"Issues in the Logic of Reductive Explanations",in PSCI,p.907.

       ⑨P.Feyerahend,Realism,Rationalism and Scientific Method (Philosophical Papers,Volume 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44.(这是费耶阿本德的《哲学论文集》第一卷,它在文中经常出现,为方便起见,后面就简写为PP1。)

       ⑩同注释⑨,第48页。

       (11)在费耶阿本德看来,这两个假设就是一个假设,由假设(1)可逻辑推导出(2),但因为正统理论从未明确表述过(2),所以把它当作一个独立假设。

       (12)PP1,p.57.

       (13)PP1,p.59.

       (14)PP1,p.76.

       (15)在此,费耶阿本德扩大了讨论范围,认为意义不变性困难也出现在经验概括中,因此,正统理论也可能不适合它们。在批评可推导性假设时,他排除了经验概括,这是不同的。

       (16)上述简单概括了费耶阿本德的反还原论,除特别注明外,其内容均来自于其论文《说明、还原和经验主义》。请参见:PP1,pp.44-96。

       (17)PSCI,pp.905-921.

       (18)K.Schaffner,"Approaches to Reduction",in Philosophy of Science,vol.34,no.2,1967,p.144.

       (19)这四种还原范式分别是:NWQ(E.Nagel,H.Woodger and W.Quine),KO(J.Kemeny and P.Oppenheim),PFK(Popper,Feyerabend and Kuhn),以及Suppes(P.Suppes)。

       (20)K.Schaffner,"Approaches to Reduction",p.141.

       (21)同上,第146页。

       (22)T.Nickles,"Two Concepts of Intertheoretic Reduction",in PSCI,p.953.

       (23)同上,第957页。

       (24)C.Hempel,Philosophy of Natural Science,Prentice-Hall,INC.,1966,pp.102-104.

       (25)W.Wimsatt,"Reductionism and Its Heuristics:Making Methodological Reductionism Honest",in Synthese,vol.151,no.3,2006,p.448.

       (26)(27)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范岱年等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第464页,第482页。

       (28)孙世雄:《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和历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441-443页。

       (29)S.Sarkar,"Models of Reduction and Categories of Reductionism",in Synthese,vol.91,no.3,1992,p.171.

       (30)A.Rueger,"Functional Reduction and Emergence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in Synthese,vol.151,no.3,2006,pp.335-338.金在权自己的著作,请参见:J.Kim,Mind in a Physical World,MIT Press,1998。

       (31)P.Needham,"Nagel's Analysis of Reduction:Comments in Defense as well as Critique",in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Modern Physics,Part B41 (2),2010,pp.163-170.

       (32)更细致且有所变化的分析,请参见拙著:《复杂性科学知识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第134-136页。

       (33)PSCI,p.907.

       (34)G.Couvalis,Feyerabend's Critique of Foundationalism,Avebury Press,1989,p.148.

       (35)王巍:《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版,第133页。

       (36)罗蒂受费耶阿本德影响,在1965年发表论文《心身同一性、私人性和范畴》[请参见:R.Rorty,"Mind-Body Identity,Privacy,and Categories",in The Review of Metaphysics,vol.19,no.1,1965,pp.24-54],主张取消型唯物论。在《哲学和自然之境》中,罗蒂认为斯马特和阿姆斯特朗是还原型唯物论者,费耶阿本德和W.奎因(Willard Quine)属于取消型唯物论者。请参见罗蒂:《哲学和自然之境》,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07页。在该中译本中,还原型唯物论和取消型唯物论分别被译为还原的唯物论和排除的唯物论。

       (37)在论文《费耶阿本德的唯物论》中,麦克斯韦细致分析了取消型唯物论,并提出一些批评。笔者不完全赞同费耶阿本德的观点,主张非唯物论的物理主义。请参见G.Munevar ed.,Beyond Reason:Essays on the Philosophy of Paul Feyerabend,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1,pp.453-463。

       (38)《经验主义问题》是一篇很长的论文,多达116页,也可说是一本小书,未被收入后来出版的费耶阿本德的三卷论文集中。他在1963年发表的那篇论文《唯物论和心身问题》几乎完全出现在《经验主义问题》中。《经验主义问题》,请参见:R.Colodny ed.,Beyond the Edge of Certainty:Essays in Contemporary Science and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Ser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Volume 2),Prentice-Hall,INC.,1965,pp.145-260。

       (39)J.Preston,Feyerabend:Philosophy,Science and Society,Blackwell Publishers Inc.,1997,p.162.

       (40)同注释(39),第155页。

       (41)PP1,p.161.

       (42)P.Feyerabend,"Mental Events and the Brain",in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60,no.11,1963,p.295.

       (43)J.Preston,Feyerabend:Philosophy,Science and Society,p.151.

       (44)在费耶阿本德的取消型唯物论中,不存在心灵事件,但在论述这种唯物论中,又不得不提到心灵事件。这是由于用今天的科学语言或常识语言论证取消型唯物论造成的结果。在这种唯物论语言中,没有关于心灵的术语、定律和理论,在本体论上不存在心灵事件。这两种语言不可通约。因此,费耶阿本德提到心灵事件,并不意味着他就承认心灵事件存在。

       (45)PP1,p.90.

       (46)P.Feyerabend,"Mental Events and the Brain",pp.295-296.

       (47)PP1,p.174.

       (48)罗蒂:《哲学和自然之境》,中译本,第109页。

       (49)P.Feyerabend,Three Dialogues on Knowledge,Basil Blackwell,1991.

       (50)这篇文章最早的出处为P.Feyerabend,"Realism and The Historicity of Knowledge",in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86,no.8,1989,pp.393-406; 后来收入P.Feyerabend,Conquest of Abundanc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9,pp.131-146.(为方便起见,下面该书简写为CA。)

       (51)这篇文章最早的出处为P.Feyerabend,"Art as a Product of Nature as a Work of Art",World Futures,vol.40,no.1,1994,pp.87-100;后来收入C4,pp.223-241。

       (52)G.穆内瓦(Gonzalo Munevar)教授曾是费耶阿本德的学生,对其老师有大量深入的研究,近几年转向心灵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理念和方法与丘奇兰德夫妇类似。

       (53)CA,p.241.

标签:;  ;  ;  ;  ;  ;  ;  ;  

费耶阿本德的困惑:反还原主义与取消唯物主义_还原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