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探究论文_戚 兰

科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探究论文_戚 兰

戚 兰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 312030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更多的教学方式被提出并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乐于学习,进而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怎样提升科学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学科学课 实验教学 有效性 策略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科学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科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而达到了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中学科学教学应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问题的描述

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深受学生的喜爱,特别是分组实验教学,作为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已经有有意识地将其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实际操作中,很多问题不能合作,教师却宣布合作开始,小组成员或者无所适从,或者争抢材料,乱哄哄,乱告状,不会合作,没有明确分工,不能取长补短,缺少互相帮助……这种看似热闹的场面,有很多只是流于形式、不重实效的。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找出这种课型的教学规律,设计出适合这种课型的教学行为,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动参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二、小组合作有效性探究的原因分析

1.好学生一统天下,后进生袖手旁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似乎多数实验,好学生起着支配作用,后进生想参与,总是因为不成功而遭拒绝。久而久之,当被“剥夺”权力成了一种习惯后,便不会按要求活动,无所事事,还不如趁着对器材的好奇“各玩各的”或者借机闲聊。表面看起来,课堂还是那么热闹,实则效果然然。合作结束,各小组汇报员向全班汇报的只是其个人的观点,与后进生无关,小组合作也成了个别展示。

2.教师只扮演设计者与裁判员。在整个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全然忽视了自己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没有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去现场观察和介入,也没有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3.小组合作流于形式,不重实效。有些课堂的小组合作只为了渲染课堂气氛,将太过简单的、常见的现象作为实验的素材,流于形式,浪费了时间。这样的合作只能让学生失去合作的兴趣,成为无意义的合作。

三、小组合作有效性方法探究

1.小组文化建设层面上

(1)做足思想工作,达成师生共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即要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得格外明白了。”夸美纽斯也说过:“教导了别人的人就是教导了自己。一些仅靠听来和读到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但如果你把知识教给了别人,它就好像变成了你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任何人也夺不走的。”我们明白这些道理还不够,得让学生也明白。一些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够,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领会、感受合作学习的好处,不积极参与。

(2)完善评价机制,感受合作力量。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就是评价,没有一些激励和约束,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了。但需要提醒的是,不能让“加减分”充斥整个课堂,我们需要将分数评价简单化。

(3)提倡均衡发展,注重机会均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最容易让人担心的是个别学生会偷懒,开小差,总是游离在合作学习的小组之外,而优秀学生独霸课堂,学习、探究兴趣浓厚,知识获取量大,导致学生间的差距拉大。课堂上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合作探究是全面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办法,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激发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我们可以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在动手操作、汇报结果上进行科学的分工,适当限制优秀学生的发言次数和时间。

2.教师课堂设计层面上

(1)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内容要有价值。小组合作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层面上。

(2)小组合作的时间要充分。课内每个环节所用时间的合理分配相当重要,要充分地通盘考虑。我们应尽量精讲,挤出时间给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使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

(3)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有合理的定位。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好以下四个角色: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后反思者。学生的合作交流是否有效,同教师对于这四种角色的成功扮演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作为参与者的角色,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应该放任不管,要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中。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不断巡视,在小组相互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关键处及时进行提示和引导,给予点拨和评价。这样,教师在指导小组展开合作学习时,不但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

论文作者:戚 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9

标签:;  ;  ;  ;  ;  ;  ;  ;  

科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探究论文_戚 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