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腺肌上皮瘤10例论文_张巧玲

乳腺腺肌上皮瘤10例论文_张巧玲

张巧玲

(托克托县医院病理科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200)

【摘要】 乳腺腺肌上皮瘤是由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细胞同时增生形成的肿瘤,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的较特殊的罕见的肿瘤,多为良性,国内相关研究甚少,其病理特点与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及良性肿瘤中肌上皮细胞增生不同。在组织学上,Tavassoli将乳腺腺肌上皮瘤分为三型:⑴梭形细胞型、⑵管状型、⑶小叶型。

【关键词】 乳腺腺肌上皮瘤;多为良性;易被忽略;实例;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363-01

乳腺腺肌上皮瘤(英文名称adenomyoepithelioma,AME)是由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细胞同时增生形成的肿瘤,称为乳腺腺肌上皮瘤。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细胞可呈管状结构,类似于一般腺瘤,内层为腺上皮细胞,外层为肌上皮细胞。乳腺腺肌上皮瘤与唾液腺发生的腺肌上皮瘤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乳腺腺肌上皮瘤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的较特殊的罕见的肿瘤,该类肿瘤有复发倾向,大多数为良性,据文献报道有极个别为恶性,可转移。该肿瘤多发生于四十岁左右的女性,极少数为男性。正常的乳腺肌上皮细胞存在于基底膜和乳腺导管上皮之间,当肌上皮细胞围绕乳腺腺管生长时常被视为硬化性腺病,呈管状结构生长者又当作一般管状或导管腺瘤,所以乳腺腺肌上皮瘤很容易被忽略。

近些年来,国外的文献对乳腺腺肌上皮瘤这种肿瘤已经有较多报导,国内相关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

我科在外检中发现有十例乳腺腺肌上皮瘤,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53岁,左右两侧均可发生,临床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有假包膜,可为实性、囊实性、囊内有咖啡色液体,切面灰白、灰红或灰黄色,质韧,多数位于乳晕下乳腺外周,病程7个月~2年。

其中一例患者发现左乳肿块两年,无痛,触诊:左乳外上象限近乳晕处扪及1.5厘米×1.5厘米×1.0厘米肿块,活动。

病理大体检查:送检标本为1.5厘米×1.5厘米×1.0厘米灰白色肿块一个,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灰黄色,实性,质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病理镜下检查:肿瘤组织由增生的乳腺末梢导管上皮及明显增生的肌上皮组成。腺管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多为小腺管,腺腔内可有嗜酸性分泌物。腺上皮呈立方形或低柱状,部分上皮胞浆丰富红染有分泌现象,核仁细小或无,无异型性,腺管上皮可增生呈乳头状,部分腺体趋于萎缩。外层增生的肌上皮为短梭形,肌上皮排列呈巢状、片状、条索状和小梁状,胞界不清,肌上皮密集成片排列者伴有玻璃样变性。部分为透明肌上皮细胞,呈巢状分布,胞浆透亮,淡染,呈多边形,核圆形,较肥胖,可有小核仁,PAS染色(+);亦有部分肌上皮细胞呈多边形,胞质嗜酸。增生的肌上皮细胞围绕在导管周围,挤压上皮使之呈腔隙样,但细胞无异型,核分裂罕见。免疫组化EMA,CK-7,CK-8,示腺上皮阳性,肌上皮细胞S-100,Actin、p63,CK5/6,34βE12均为阳性反应,尤其梭形肌上皮细胞S-100反应更强。

2.讨论

乳腺腺肌上皮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起源于乳腺上皮及环绕其外的肌上皮细胞的显著增生,瘤体较小,质硬,界限清楚。其病理特点与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腺肌上皮腺病,其基本病变即腺体和间质非炎性、非瘤性增生为主,形成镜下病变而不形成明显包块)及良性肿瘤中肌上皮细胞增生不同(乳腺肌上皮瘤,其病灶较小,一般在活检乳腺组织中见有一不规则硬结,常无明显肿块形成),前者主要由增生的肌上皮和腺上皮组成,两者比例可有不同,以肌上皮细胞活跃增生为主,细胞弥散,密集成片,并见轻度异型。后者常以导管上皮及间质病变为主,肌上皮细胞仅围绕导管呈灶性增生。在组织学上,Tavassoli(1991),将肿瘤分为三型:⑴梭形细胞型:巢状或片状的梭形肌上皮和少量腺样腔隙,内衬分泌上皮。梭形细胞密集区颇似平滑肌瘤。⑵管状型:由大小不规则的乳腺腺管构成,内衬腺上皮细胞,外围是胞浆透亮的肌上皮,后者增生可压迫腺腔变窄。⑶小叶型:具有透明或嗜酸性胞浆的肌上皮巢及受挤压的被覆分泌上皮腺腔,呈小叶状分布。此型尚可见梗死、钙化、粘液变性,乳头状结构。3例不同区域分别有⑴型⑵型形态。乳腺腺肌上皮瘤系良性肿瘤,单純手术切除可即可治愈,但需切除干净,否则易复发。Rosen报告的18例随访0.5~5.5年仍健在,其中2例局部切除后有复发。Kiaer报告1例数次复发达18年以上,最终为恶性,恶性腺肌上皮瘤中梭形或透明肌上皮细胞丰富,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明显增多,〉5个/10HPF,或达20个/10HPF,可见大量肿瘤性坏死。瘤组织向周围脂肪组织呈条索状浸润性生长;部分间质黏液变性明显,小区血管丛状增生。

乳腺腺肌上皮瘤还需要与以下这些良性、恶性肿瘤进行鉴别:富于肌上皮的癌、肌上皮癌、化生性癌、导管内乳头状瘤、透明细胞瘤、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和乳腺平滑肌瘤,这些肿瘤通过大体检查及镜下细胞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鉴别,是很容易做出正确诊断的。

【参考文献】

[1]刘彤华、李维华、乳腺囊肿和良性上皮性肿瘤,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4,557.

[2]国坚,乳腺腺肌上皮瘤一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诊断病理学杂志,1998,5﹙1﹚:35.

[3]李国祥,张泰和,乳腺肌上皮病变,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5,11﹙2﹚:153.

[4]项晶晶,吴能宇,乳腺腺肌上皮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诊断病理学杂志,2003,﹙103﹚:150.

[5]Tavassoli FA. Myoepithelial lesions of the breast: Myoepitheliosis adenomyoepithelioma and myoepithelial carcinoma . AMJ Surg pathol,1991;15﹙6﹚:554.

论文作者:张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3

标签:;  ;  ;  ;  ;  ;  ;  ;  

乳腺腺肌上皮瘤10例论文_张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