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IT)产业竞争战略

信息技术(IT)产业竞争战略

余菁[1]2001年在《信息技术(IT)产业竞争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已有的战略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文选择以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这一概念为核心,构建了一个普遍适用的“战略均衡解”的分析框架, 并将其运用于信息技术产业(Informatio Technology Industry,IT产业)竞争战略的实证研究之中。本文的理论创见集中表现为——依托迈克尔·波特的五种产业作用力分析和竞争策略分析、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的研究成果,确立了特定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的一般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企业所在产业的结构特征分析,以及产业竞争的战略性要素解析;二是个体企业的竞争优势规划与竞争策略的选择——二者共同构成企业的个性化竞争战略。 在将该一般性分析框架运用于IT产业竞争战略研究的过程中,文中的具体创新点可以概括为四点: 第一,在进行产业结构特征分析时,不仅运用标准的“五种作用力分析”解析了IT产业所具备的一般性产业结构特征,即绝大多数新兴产业所拥有的共性结构特征,还通过分析加速IT产业供应链和价值链链变的经济因素,剖析了特殊社会、经济与技术条件下的IT产业的个性化特征,以勾勒一组共性与个性兼备的IT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第二,通过深入剖析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IT产业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经济学假设及其行为特性,对众说纷纭的IT产业的商业模型变革做出了系统性的分析,并给出了IT产业市场特性及其演进的基本规律。 第叁,将IT企业的竞争战略演绎为IT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规划,以及它在进入、参与和退出IT产业的各产业细分市场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竞争策略选择的集合。区别于以往的研究,本文强调的是,“竞争优势”来且仅来源于企业价值活动中的核心竞争力和协同效应,个性化的竞争优势规划正是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和协同效应的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而竞争策略选择自身并不创造竞争优势,但它们有利于企业谋求到——相对于竞争对手竞争行为的——更利于企业竞争优势发挥的竞争形势,竞争策略选择也因此而成为个体企业竞争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沿着这一思路,本文着重分析了IT企业的竞争优势规划,并给出了IT产业进入者、市场参与者和退出者的竞争策略选择的一般分析方法。 第四,通过软件业、信息运营与服务业的实证研究,检验了竞争战略一般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并将这一抽象的分析框架转化为了可操作的分析工具。其具体操作程序如下:首先,运用产经数据给出被研析企业所在产业的市场概况和总体发展趋势;其次,解析被研析企业所在产业的市场特征,若该产业(及其产业细分市场)已形成较为清晰且稳定的竞争格局,则以其特征为研析重点,若该产业仍未形成具有上述属性的竞争格局,则以市场上的主要厂商的克争汀为及其互动特性为研析墅点;丙次,根据彼研忻企业所在产业的巾场特性,结合其发展趋势,确土该产业的兑争战略侄暴 以及夫争策略选环的一股规律:最后,依托个体厂阁的资源状况与历文沿革,选择若千竞争战略翌素,以确立其个性化的竞争忧势规划,并不断调整竞争策略织合以适应动态竞争环境中实现0身竞争优势的斋盈 在行文结构上 全文共分四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 导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采用的分析方法和全文结构。第一章以战略理论综述利经济学对竞争行为的一般分析这两节;对己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什了综述性描述,并以此作为推导新分析框架的思想基础。 第二章至第四章构成了文章的第二部分,旨在运m“产业细分巾场的作用力”“产业环境分析”等工只,对经界定了的IT产业的一般性结构特性和影响其结构特性的特殊经济冈素展开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以“厂产业新两业模式及其一般演进规律”这-皿路对当前厂产业看似混乱却义初现端倪的竞争互动活动做一系统性归纳。 紧随其后的第叁部分严格地将“竞争优势规划一围绕竞争行为而展开的动态竞争策略选仟一竟争战略确女”的分析框架贯穿丁IT产业企业党争忧势规划与岗争策略选择的研祈过程中。其中,第五章(基卜价值活动的竟争优势规划),运用“基了核心竞争力与协同效应的竞争优势”和一个定性的“价值链与供应链相统一”的分析回-A,尝试构筑了一个对企业竞争优势富有解释力的分析平台;进而对厂企业未米竟争忧势形成的一些趋势做了概括性描述。第六至八章围绕进入、参与和退出这叁人市场策略行动,系统化地剖析了不同竞争惰境下的IT企业竞争厅为及其竞争策略选择。 在以实证研究为主的第四部分;将前文给山的分析框架较为完整地运川下饮什业和信息服务与营运业的市场特性与产业竟争战峪分析(第九章和第十章)之中,其日的旨件对该分析框架的肖遍适卅性进行实证性检验。

谢菲[2]2006年在《长江叁角洲IT产业集群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是长叁角IT产业集群的崛起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和产业组织形式,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能够强化专业化分工,充分发挥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降低创新和交易成本,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加快落后地区工业化进程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央政府已经将产业集群上升为国家经济战略。长江叁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长叁角IT产业发展走出不同于中关村和珠叁角的产业集群模式,是和长叁角的经济地理特征以及空间结构有关,也和经济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形成有关。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提高了长叁角地区的区域竞争力,形成了发展IT产业集群的独特区位优势。IT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兴衰则取决与区位条件、空间结构和发展资源,长叁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该地区IT产业集群创造出优越的发展环境,可以预见,今后10年内,在内外发展资源的互动作用下,长叁角地区将有充分可能成为全球IT产业最大的聚集区。本文将全球的IT产业看成一个大的系统,来考虑在全球化进程中IT产业价值链为达到整个系统的整体效应最优是如何进行调整的,行业为实现规模经济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重组,兼并,主要是价值链的上游环节零部件生产企业和组装企业的整合以及组装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和各国经济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积极效果主要体现在实现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各国经济的兼容性。国际IT产业向长叁角地区转移,是和长叁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同步和互动的,由此形成了长叁角IT产业发展的独特模式。

李谦[3]2008年在《重庆市IT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IT产业是本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作为一种“低污染、微能耗、高就业”的产业,IT产业不但能大幅度提高国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而且自身也能形成庞大规模,拉升国民经济指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T产业将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因此,发展和扶持IT产业,是一个国家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参与全球化竞争所必须占领的战略制高点。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重庆新阶段发展的“314”总体部署,尽快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5年后成为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本文首先从IT产业的特点出发,介绍了国内外IT产业的发展情况,然后介绍重庆IT产业的发展状况,着重介绍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通信产品业、工业控制及仪器仪表产业、数字医疗产业、汽车电子产业、信息家电产业的情况,然后在重庆IT产业的战略选择时,分析了重庆IT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并且应用波特五力模型对重庆IT产业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供应商、购买者进行了分析,够找出外部环境对企业所提供的机会以及所构成的威胁;同时对重庆IT产业比较优势做出了分析,也看到了重庆发展IT产业的劣势,最后应用SWOT战略分析模型,初步制定出重庆发展IT产业的战略。在战略实施方面,提出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业,重点发展软件外包业,打造西部新城IT产业园,拓展延伸重庆市IT产业链以及其他IT产业发展等具体意见。文章结尾分析了重庆IT企业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的案例,从而从企业层面总结出IT企业发展的策略。本文旨在通过对影响重庆IT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阐明个人对重庆IT产业发展战略的观点,同时为IT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希望对重庆市政府在制定IT产业发展战略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廖磊[4]2009年在《基于技术融合下的IT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演化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T企业的发展,关键就在于技术创新,谁能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成功,谁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在IT产业中,产品和技术的更新周期加快,技术从研究成功到首次商品化所需要的时间周期大大缩短。然而,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随着IT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定技术轨道的发展空间将变得越来越小,技术机会逐渐走向衰竭,在同一技术轨道上渐进创新将越来越困难甚至无法实现。然而,不同的技术领域相互融合却能开拓全新的技术机会,技术融合已经成为IT产业的显着特征。由于融合产品集成了多种原本不同技术的功能,融合技术产品的开发,具有与传统产品不同的特点。因此,随着IT产业中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我们有必要对技术融合下IT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演化机制进行研究。本文以演化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自组织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运用博弈论、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在重新界定技术融合概念的基础上,对融合下IT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创新模式、创新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并用MATLAB软件对创新过程仿真,以探讨技术融合下IT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演化机制。具体而言:界定技术融合的概念及技术创新与技术融合的关系。技术融合是企业有目的的引进与自身技术有较强互补性,兼容性的有差距的其它技术领域的先进技术,并将它与自身核心技术相互渗透、吸收、借鉴、学习,并融合产生一种集成了原有多种技术的不同功能而成为的一种具有新型功能的新技术,并使之得以扩散的连续过程。技术融合本质上是一种技术创新,参与融合的企业在融合过程中构成一种共生关系,这些企业的技术缺一不可,必须配套使用,才可融合成新技术。实现信息产业的融合离不开技术创新的作用,同样融合也可以促进创新,技术创新与技术融合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创新是融合的实质,技术融合是技术创新的表现形式。研究技术融合下IT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先分析IT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技术融合的动因,技术融合的动因和技术创新的动力共同影响着IT企业技术融合创新。再重点分析技术融合下IT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作用机理,形成了技术融合下的IT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又因为专利制度不仅会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也会对技术融合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建立上游创新、下游融合的环形城市模型,重点分析了专利宽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融合的影响,选择一个最优专利宽度来激励技术融合下的IT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基于技术融合下IT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动态演化机制。本文结合技术融合的特点,将融合下IT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界定为:核心技术共享联盟、技术并购、技术许可。IT企业选择何种创新模式来技术融合,与企业的规模、资金状况、自有的知识水平,自身的研发能力、对外来技术的吸收能力等有关。然而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是企业间竞争的动态反应,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自然选择行为,也是一种随着时问推移而动态变化的演化行为,所以建立了IT企业创新模式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融合下IT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及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技术创新过程的异变。而技术融合创新的成功是市场对其选择并扩散的结果,若不被市场选择,预示着技术融合失败。因此,分析了融合产品的市场需求、技术融合产品扩散规律及融合成功的条件,建立技术融合的市场选择机制。再以技术创新成熟度为状态变量建立IT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演化稳定均衡、演化路径及趋势。通过合理对模型中基本参数的赋值和运行机制的设计,应用MATLAB软件,对技术融合下IT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化过程、融合产品的扩散过程、融合的市场选择机制、IT企业创新过程的动态演化趋势进行模拟,以检验前面所涉及的理论的正确性,并通过对创新动态演化模型的一些基本参数的变化进行扰动分析,探索各参数对IT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陈蕾[5]2011年在《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之模式与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在大中华经济区内发酵,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省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海峡两岸面临着共同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面对此次危机,各个经济体的脆弱性均暴露无遗,但是大陆有内需市场,台湾地区有经验和技术,海峡两岸依旧存在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内在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是经济外向度较高、持有大量外汇的新兴经济体,在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更应抓住和谈的历史机遇,积极、务实地推动双方的经济合作,这是海峡两岸特别是台湾地区走出金融危机困境、化挑战为机遇的现实选择。随着WTO的加入及海峡两岸改善贸易投资关系措施的不断推出,海峡两岸在投资合作方面将进一步得到加强。而产业合作是海峡两岸加强经贸合作的主要渠道,面对金融危机所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在后危机时代研究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全球化及知识经济的发展背景下,知识要素正逐渐取代传统生产要素而成为最根本的核心资源,高技术产业无疑是知识高度密集的代表性产业之一。而信息技术产业(IT)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能否获胜的关键因素。目前,海峡两岸都将IT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同时IT产业也是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中互补性最强的产业之一,是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因此,研究在后危机时代如何加强海峡两岸IT产业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应对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产业竞争力和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综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上仍主要停留在现象分析与静态研究的层面上,而多数关于高技术产业合作的研究文献也主要是关于海峡两岸优势互补,缺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体系。而在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方面,大多数学者仍主要研究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分析工具也较为单一;接着,本文对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主要引入中位选民理论来研究大陆必须加大研发投入的理论机理;;继而,本文结合大陆和台湾地区IT产业的特点,分析海峡两岸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总的来说,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产业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经济呈现一定浮动的下滑,对外贸易的发展、就业等情况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应对金融危机上各自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海峡两岸必须携手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再者,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大陆福建、江苏、上海与台湾地区在IT产业上的合作现状、后危机时代加强合作的必要性与深度合作的可行性。整体而言,福建、江苏、上海在与台湾地区合作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福建、江苏、上海与台湾地区都十分重视IT产业的发展;;构建海峡两岸IT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海峡两岸IT产业的特点和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本文将IT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分系统层、子系统层和目标层。具体而言,将IT产业竞争力分为整体竞争实力、竞争内生动力和竞争环境叁个分系统,再将分系统层分解为资源转化能力、产业产出能力、产业市场绩效、产业投入能力、自主创新动力、环境支撑能力、产业开放程度与国际化水平七个子系统,这七个子系统又分解成27个具体的指标。本文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2000-2009年福建、江苏、上海和台湾地区IT产业各指标的统计数据,计算各自竞争力的得分并进行综合比较沪、苏、闽与台IT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得出以下总体结论:在2000年-2002年间,台湾地区IT业的竞争力要高于大陆叁个代表,但在2003-2004年,上海IT产业竞争力超过台湾地区,而从2005-2009年,江苏省IT产业的竞争力跃居榜首;继而本文探索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的途径与模式,通过研究得出六种合作的模式,分别为:1.陆资赴台,建立共同标准模式;2.共同研发创新,共选科研项目模式;3.联合技术攻关,组建动态战略联盟模式;4.科技人才互补合作模式;5.产学研合作与联盟模式:6.借助Eup指令的产业联合环保模式。总体而言,每种模式都是相互联系,互相推动的,其中共同研发创新,共选科研项目模式借助中位选民理论来研究大陆加大科研投入的理论机理,产学研合作与联盟模式也是运用动态博弈理论的思想和借鉴德国弗朗霍夫学会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海峡两岸IT产业在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提供一些政策性建议,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建立多元融资体系,加强风险资本的运作;第二,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实施技术标准体系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叁,完善市场机制,尊重和发挥企业自主权;第四,加大政府对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为海峡两岸提供更好的经贸环境;第五,推动海峡两岸IT产业的紧密衔接,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文章的主要贡献及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从产业选择上,本文有别于众多学者与专家研究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选择专门研究高技术产业中的IT产业,更加具体和具有针对性;2.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范围较广,将海峡两岸IT产业竞争力分为整体竞争实力、竞争内生动力和竞争环境叁个方面,再分解为资源转化能力、产业产出能力、产业市场绩效、产业投入能力、产业创新动力、环境支撑能力、产业开放程度与国际化水平七个方面,所选取的指标也是尽量针对IT产业的,较为细化;3.本文所选用的实证分析方法为全局主成分分析,区别于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采用的层次分析法、投入-产出表法等。同时不仅从整体分析大陆和台湾地区IT产业竞争力的差异,还横向比较上海、江苏、福建叁者之间的差异,为后文探讨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业的合作途径做好铺垫;4.本文所研究的部分合作模式是基于理论模型进行研究,文章引入了中位选民理论,用以分析大陆必须加大研发投入的理论机理。

陆平[6]2007年在《四川省促进外商直接投资IT产业研究》文中认为外国直接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近几年我国IT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促进外商直接投资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体现了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客观要求,是我国IT产业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四川省具有IT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应当抢抓国际资本加速流动与IT产业价值链全球优化配置的机遇,认真研究IT产业公司在跨国直接投资活动中对区位条件的要求,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促进外商来川直接投资IT产业的工作。本论文在对IT产业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IT产业的区域分布、区位选择因素和四川省IT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因素的优劣势及投资潜力,对四川省促进外商直接投资IT产业提出了对策建议。文章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包括本论文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文献综述以及文中运用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等。第二章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基本因素、IT产业的产业特征和IT产业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对IT产业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归纳。第叁章分析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IT产业的特点和主要区域分布,根据第二章归纳出的结论,总结出了影响外商在华投资IT产业的几个主要区位因素,并以微软在华投资的区位选择为案例对此进行了论证。第四章,根据前面总结的影响外商在华投资IT产业的区位因素,对比分析四川省IT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因素的优劣势及投资潜力。最后第五章,对四川省政府如何促进外商直接投资IT产业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针对现实的外商投资促进工作以宣传和推出自己的项目和环境为主,对外商投资者的投资战略和区位选择分析研究不够的现状,从研究外商投资者的需求入手,分析IT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并结合对四川省IT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因素优劣势的分析,为四川政府有针对性地开展促进外商直接投资IT产业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二是结合IT产业的产业特征,从理论上对IT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进行分析,它体现了一般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因素的特殊性。叁是根据外商在华直接投资IT产业的特点和区域分布,对影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IT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了论证,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实证。本文的不足在于对外商投资者的区位选择分析是根据它们实际投资的区域分布进行分析总结的,对IT产业的实际外商投资者的调研分析还不够。

梁运文[7]2005年在《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态势中出现了一个独特而有趣的现象,即: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中,美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反差态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美国新经济的繁荣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分别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把交椅的美国经济和日本经济,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研究的重点,而1970~2000年日美经济动态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彼消此长独特态势,更是各方探讨研究的焦点。 对此,本文通过分别对美国与日本产业竞争力在20世纪70~90年代动态变迁趋势的研究,再对20世纪70~90年代日美产业竞争力进行动态比较,结果发现一个与20世纪70~90年代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相同步的反差现象,即日美产业竞争力变迁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里,亦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有趣现象:1970~1985年间,美国产业竞争力不断衰退,滑向低谷,而同期日本产业竞争力则蒸蒸日上,趋向巅峰;1985~2000年间,日美产业竞争力态势则出现惊天大逆转,美国产业竞争力“风光无限好”,日本产业竞争力则承受“失去的10年”之痛苦。由于宏观经济伺题的根源在于微观经济,因此,本文认为,日美宏观经济在20世纪70~90年代出现的彼长此消的巨大反差态势,其根源在于微观经济中日美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变迁;同时又由于企业竞争优势根源于产业竞争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产业,不可能孕育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故此,本文把日美经济发展态势巨大反差现象“幕后”驱动力的本质,归结为日美两国产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作者认为,正是日本与美国产业竞争力的彼长此消导致了日美宏观经济在20世纪70~90年代发展态势的巨大反差。 把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现象的驱动力归结为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必然存在叁个需要加以研究的逻辑问题。本文认为,唯有完满地解答了这叁个问题,方能对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迁做出全面的解释并揭示其中的规律。这叁个必然的逻辑问题分别是: 问题1:产业竞争力产生的因果传导链是什么?构建这样一条产业竞争力产生的因果链,是探寻20世纪70~90年代日美产业竞争力此消彼长态势规律的基础。 问题2:产业竞争力从强盛到衰退的变迁机制是什么?对于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现象而言,其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迁,解释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迁是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现象研究的根本核心所在。探讨产业竞争力从强盛到衰退的动态变迁机制是探寻20世纪70~90年代日美产业竞争力此消彼长态势规律的关键所在。 问题3:保证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路径平滑化,以获取可持续国家竞争力为目标的战略模式是什么?作为问题1和问题2的逻辑延伸,鉴于20世纪70~90年代日美经济

吴颖[8]2014年在《全球价值链与IT产业的竞争新模式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广度上讲,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遍及全球:从深度上讲,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已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化分工发展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形成了以纵向分离和协调为重要特征的全球生产网络。传统的分工理论已不能解释一些新的分工现象,比如不具备禀赋优势的地区也能够在国际分工背景下获得收益,这就需要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企业竞争优势。全球价值链理论就是为了适应这样的全球化发展而兴起的新兴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全球价值链的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着眼点,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有利地位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从现有的理论来看,全球价值链具有动态性。随着全球价值链的不断演变,全球生产网络表现出的竞争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只有了解了新的竞争模式特点,才能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战略对策,以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从动态全球价值链的视角研究产业的竞争模式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从动态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产业竞争模式,首先要对全球价值链的动态演变进行研究,明确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路径,在此基础上,再分析产业竞争模式。为达到研究目的,本文以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驱动模式和治理模式两个维度来研究全球价值链的动态演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分析驱动模式和治理模式的演变原因,分析演变路径,并基于此进一步分析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产业竞争模式。最后选择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且在全球生产分工上具有代表性的IT产业,研究IT产业全球价值链的演变及其竞争新模式。

白士彦[9]2007年在《印度IT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印度已经成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被称为“亚洲硅谷”。以产业集群的形式来发展IT产业是其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现象。产业集群的理论发展有悠久的理论渊源。印度IT产业集群的形成基本是政府设计的结果。印度IT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制定了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印度IT产业集群显示了很强的竞争优势,表现为:成本优势、资源吸引效应、知识的溢出效应、集群网络优势和市场优势。印度IT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其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带动经济的增长、创造了就业机会等。我国产业集群已有所发展,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而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产业集群内部构成机制的缺失。中国同印度状况很相似,因此印度的发展经验也可以成为我们拿来比照的对象。我国IT产业也可以效仿印度的模式,从各个方面来促进我国IT产业集群的发展。

刘晓东[10]2011年在《基于知识管理角度的中国IT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与世界着名IT企业相比,中国IT企业在企业的规模和核心能力方面较弱。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中心,步入世界电子产业大国行列,但与美国、日本等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强国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中国IT企业进行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迫在眉睫。研究中国IT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研究企业知识管理和竞争力之间关系的文献,而后综述了知识管理及国际竞争力等相关理论,界定了知识管理和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对知识管理和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接下来建立IT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收集了华为、中兴、TCL、微软、飞利浦、西门子等国内外具有代表性IT企业的指标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进行国际竞争力比较,并对评价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最后以华为知识管理的成功案例进一步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分析提升中国IT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包括绪论、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中国IT业国际竞争力现状、IT企业知识管理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中外代表性IT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知识管理提升竞争力的实证案例分析、提升中国IT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等。本文的分析主要建立在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在全球IT产业格局、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国IT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的大背景下,对中国IT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评价;试图建立知识管理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并从知识管理角度对如何提升中国IT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IT)产业竞争战略[D]. 余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2]. 长江叁角洲IT产业集群研究[D]. 谢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3]. 重庆市IT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李谦. 重庆大学. 2008

[4]. 基于技术融合下的IT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演化机制[D]. 廖磊. 江西财经大学. 2009

[5]. 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之模式与途径研究[D]. 陈蕾.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6]. 四川省促进外商直接投资IT产业研究[D]. 陆平. 四川大学. 2007

[7]. 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研究[D]. 梁运文. 武汉大学. 2005

[8]. 全球价值链与IT产业的竞争新模式分析[D]. 吴颖.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

[9]. 印度IT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D]. 白士彦. 吉林大学. 2007

[10]. 基于知识管理角度的中国IT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 刘晓东. 北京工业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  

信息技术(IT)产业竞争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