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索论文_刘伟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索论文_刘伟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 要: 作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以培养书面表达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一个重要项目。而小学阶段更应该注重作文的训练了引导,让学生从小喜欢写作,在写作中找到兴趣。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作文能力 思考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应该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一、围绕识字教学,注意说话训练

识字是小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前提。加强口头语言的训练,又是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首先,从组词开始,引导学生说简单的话,把识字跟学生已有的语汇基础联系起来。扩大学习范围。既要保证教会学生读音、偏旁,又要启发学生从已经掌握的词汇中说出与新字有关的词。其次,再根据这些词说一句话,更进一步通过联想后,让学生说一段意思完整的话,用上所列出的词语,久而久之,学生不仅理解了字的意义,还同时进行了口头组词、造句说话的训练,逐渐的学生就有了想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动机,教师再加以因势利导,运用扩充句子的办法,引导学生把话说得更生动、准确,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提高,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还要利用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看图说话等形式,为学生创造条件,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从小爱说、想说、敢说、按规范说话的能力,为今后写话、作文做好充分准备。

二、培养观察能力,加强写话练习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但会说话不等于会写话,所以,在低年级教学中,除了继续围绕识字教学,通过用词造句,扩充句子,整理句子等形式,让学生学语言的书面形式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加强写话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在开展观察活动的初期,学生中往往会出现:对生活中常见的,观察时熟视无睹,不留心,不用心,有的图红火,看热闹,看过了事,印象不深;有的不会观察,东瞧瞧,西看看,杂乱无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这些情况,可以给学生讲些动人有趣的故事和传说,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最吸引人的故事,到开始观察时,还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内到外,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处到细节,按顺序观察静物;观察动景时,还要注意开始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原因如何?在观察中适当加以提问,开拓学生们的思路,引起他们的丰富联想和想象,进而促使学生们的观察兴趣越来越浓,而且条理清楚,不零乱,完整统一。

同学们有了观察兴趣,学会了方法,接着就可以引导他们把观察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先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随后让同学们把所说的话写在作业本上。为了促使学生们经常通过观察练习写话,从二年级下学期起,就开始让他们记日记。写日记是写作训练中最基础、最有效的一项训练措施。因此,教师要监督学生每天写日记,并要认真、反复批阅,长期毫不松弛地训练下去,则功到自然成,以后的写作能力将会有较快的提高。

三、结合阅读教学,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听看少儿广播电视节目,读懂课文中的习作例文、经典课文,多看或多听小学生写的优秀习作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丰富语言,言之有物。小学阅读教学,应从记事、写人两方面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做到读中有练、练中有读、读练结合。

1.记事。记事就是把事物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讲解记叙事情发展情况的三种方法:一是顺序。四、五年级的课文大部分是用顺序的方法来写的记叙文,是学习的好教材,让学生反复阅读,然后把重要句、段默写下来,读的熟了,记得多了,学生就逐渐理解和掌握了顺序记事的写法;二是倒叙。为了教会学生用倒叙的方法,可以选出相关的倒叙、顺序写法的段、章节加以比较,明确不同点。加以区别。倒叙用的好。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人以悬念;三是插叙。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知道什么叫插叙,在文章里怎样用插叙,插叙有什么作用,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技巧。在阅读教学上,我还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练习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等按照空间顺序记事方法写文章,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

2.写人。记叙文的人和事是不可分割的。有的记叙文以写一件事为主,这件事里可能说到几个人,有的记叙文以写一个人为主,可能说到这个人的几件事。因此,学生学会了写事的方法,还必须同时学会写人的方法。写入的方法很多,一是练习写人物的外貌,即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必须抓住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姿态来写。这种方法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精神境界。教材中有不少句段是写人物的外貌的,可让学生重点阅读,并按性别、年龄特征分类,抄在佳句本上,经常背诵;二是练习写人物的言行,即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言行,是记叙人物的主要方法。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采用“阅读――观察――仿写”的方法,先让学生阅读有关课文,然后在组织学生观察。之后再仿写。

四、注重写作指导,突破命题作文关

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虽然给三年级的命题作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不意味着这一关就算突破,更不能以此来忽略这一关。命题作文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学生的思维来说,它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一次飞跃,因此,必须突破这一关。首先,搞好由写话到命题作文的过渡。一、二年级时搞一些说话、写话基本训练,但这种说话、写话,不受一个具体题目的限制。而命题作文却要受到限制,这样就有个不适应、不习惯的问题,为了使学生由写话逐渐过渡到命题作文,刚开始时可以让学生搞一些重新排列句子,用词写话的练习,即老师故意把一篇短文的句子打乱,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把词语全部用上,学生通过练习,逐渐弄懂了在一个具体题目下,要写些什么内容,而且应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给命题作文搭好桥梁。

总之,学习非一日之功。要想在小学作文中取得成绩,不仅需要教师的细心讲解,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只有将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校内、校外生活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最大的创造力,让孩子感知写作的魅力,让孩子体会创作的乐趣。

论文作者: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2月总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索论文_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