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的发展方向_人文学科论文

人文学科的发展方向_人文学科论文

人文学科的发展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文学科论文,取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13;N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2359(2000)02—0019—04

众所周知,人文学科关注的主要是人的价值及其精神表现,探讨的是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致力于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和作为人的内在精神之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文化体系的统一中去探索和把握人类的价值、理想和追求;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虽然人文学科同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文明程度无必然的因果联系,不能为社会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但它在人类科学体系中理应处于核心和灵魂地位。但是,由于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凭借科学技术这一强有力的武器,获取了巨大的物质利益,并且当今社会发展也向人们表明:科学技术知识高度密集的“知识型产业”愈益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愈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直接得益于科学技术,再加上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各种法律、规章尚待健全,而市场经济的活动规则又是以利益、利害为核心和标准的,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任何活动都被视为不成功的,这又给人们的心理以巨大的刺激,于是人们便在不同程度上产生这样一种认识:人文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空洞的理论,并无太大的实际用处,这样人文学科便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基于此,为了繁荣和发展人文学科、弘扬和光大人文精神,探讨人文学科的发展取向问题,就成了不容回避的重大现实课题。另外,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对人文学科发展取向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也可以为目前高校的人文学科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一、为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氛围

科学是人的(人为的和为人的)科学,科学作为一种认识形式,不是与人类文化或文明无关的独立自在的实体,而是与特定社会的文化传统结合在一起的,任何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巩固都必须与一定的思想文化传统相适应。这是因为科学研究虽然是科学家为了解决科学问题、依据科学事实经由科学抽象建立科学假说模型、并对假说模型进行检验、评价、修正、选择等的认识过程,但是,由于主体的认识是具有继承性、连续性的,因此,传统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知识(理论)框架、认知图式就会通过特定的教育模式和社会交往模式的熏陶和潜移默化,在认知主体的理性世界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认知主体就会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在自己的理性世界中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世界图景、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便被作为先在的“形而上学蓝图”( metaphysicalblueprints),通过规定认识主体的动机、目的、理想、主体结合和同化外部世界的时空界阈、主体接受和加工处理外来信息的格局模式等,指导和规范科学家的认识活动。因此科学研究的理性探讨并不只是服从形式逻辑规则,还要受许多基本观念和基本预设的影响和约束。而文化发展状况和发展模式是人的各种认知观念和认知图式形成的母体,所以科学家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领域的选择和判断、研究成果的发现和应用等,都蕴涵着特定的文化观念,都有赖于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和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科技发展模式的不同就说明了这一点;本世纪60年代伊朗巴列维国王不顾伊朗特定的文化传统背景,大量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试图迅速推进以科学技术传播为主的现代化进程的所谓“白色革命”的失败,也证明了这一点;科学发展史上的“纳粹科学”和“李森科事件”[1]也都是很好的案例。

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文化模式,是一定的科学技术形态赖以生长的文化氛围,而一定社会文化的状况又主要体现在该社会的人文科学发展的状况和水平上,因此,一个社会的科学技术要蓬勃发展,就必需人文学科为其提供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氛围。事实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也表明:历史上每一个成为科学中心的国家,在其科学高潮来临之前,都有一个人文学科的繁荣时期[2]。

人文学科的繁荣昌盛,必然导致人文精神的宏扬光大、人的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和优化,从而也使人的个性得以宏扬,使人们形成自主、自尊、平等、公平竞争等观念,使人们关心自身的理想、信仰、价值和追求,这一方面有利于形成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的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和宽松的、不受传统观念和既有模式束缚的学术环境,同时又有利于培养人们坚持真理的勇气、追求真理的意志和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从而能使各种学术观点之间可以更好地相互磨砺,为科学理性的发扬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气氛;另一方面,它能够使人们保持探讨诸如世界的本原如何、人的价值如何、人的知识从何而来、人何以能理解世界等理性问题的强大动力和巨大热情,而对诸如此类“好奇取向”的理性问题的探讨,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顺便指出,笔者认为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与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宋元以后程朱理学的兴起、从而导致中国近现代人文学科、人文精神的失落干系甚大(对此问题详述已超出本文范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追求的是“政治大一统”,但所倡导的精神实质却是“信仰高于理性”,这便使国人产生从属意识和从属心理,使中国科技失去了各种思想、观点相互磨砺的条件(至于其后宋代时期我国科技辉煌当另有原因)。程朱理学兴起以后,“尊孔读经、八股取士”成了知识分子的唯一追求,国人不仅失去了关注“形而下”科学的兴趣,更无视“形而上”的学说,我国思想界几乎完全陷入“一潭死水、毫无生机”的悲惨境地。于是“为科学而科学”、“为思想而思想”的传统没有了,这样国人不仅失去了对自然理性和科学理性探索的动力源泉,而且也失去了探索自然理性和科学理性的必要的规范规则,中国近现代科学落后就成了必然的了。

二、为科技发展提供合理的价值导向

科学技术并不提供价值判断,不能解决人的目的和行为取向问题,这便需要人文学科的介入,它为实践理性的发展提供思路。众所周知,科学注重理性知识的获取与积累,为了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有效知识,在科学认识中认识主体必须坚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求实性原则,这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在品质。也正是因此,科学赢得了至高无上的声誉;然而,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及社会影响的日益扩大,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既可以为人类带来福祉,同时科技成果的滥用又会破坏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乃至生存。于是关于科技发展和应用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问题,科学家形成明显不同的两类观点[3] :一类认为,科技成果的应用没有善恶之分,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没有必要去承担科学成果应用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如研究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奥本海默曾说:“科学家不应当对社会有益地或有害地利用他的成果承担责任。他仅对自己工作成果的科学价值负责”。另一类则认为,运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是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应当追求的美德,科学家不能只对科学成果的价值或自己的理想负责,而应该既追求真理又追求为人类谋福利。如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想使自己一生的工作都有益于人类,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于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至成为祸害”[4]。 伴随现代科技发展所出现的诸如此类的社会伦理问题,对包括社会心理、道德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人文学科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这类问题的合理解决显然需要人文学科的参与,而不能仅仅作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的专业评估。

文化是科学的底蕴,科学是文化的锋芒。科学活动是科学家承载着文化传统、满怀激情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的活动,因此,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需要人文学科、人文精神的支持,忽视人文精神的唯科学主义,会把科学引向歧途,使科学本身失去最终目的和归宿。所以爱因斯坦说:“目前成为时髦的把物理方式应用到人类生活上去”的做法,“不仅是完全错误的,而且也是应当受到谴责的”[5]。

三、拓展科学家的思维、启迪科学家的智慧、激励科学家的思想

良好的人文学科素养可以使人们思路开阔,思维活跃。统计计量研究表明:著名的科学家大都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对科学家个人而言,文学、哲学、历史、心理学、音乐、绘画等人文学科素养虽然不会给科学家的学习与研究以直接帮助,但可以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因此,一个人的行为取向如何,更多地依赖于其人文修养。维纳,控制论的创立者,12岁进塔夫茨学院数学系就读,在大学期间,他不仅涉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而且还为哲学、心理学所吸引,15岁大学毕业后,又去康奈尔大学去研读哲学。维纳在大学所接受的良好的人文学科教育,为他将来在众多领域之间、在多种交界面上进行大量的开发和移植奠定了基础。他在谈及自己的思维方式时深有感触地说道:“我已经习惯于在一定程度上从哲学观点来考察科学史和发明史”[6]。事实上,维纳也正是从哲学的高度, 通过对“麦克斯韦妖”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关于负熵与进化的思想,指出了“熵是系统有序程度的量度”这一科学事实;他将吉布斯的数学物理方法与勒贝格积分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建立了布朗运动理论,并把吉布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统计学方法上升到哲学方法论高度,运用于通讯和控制过程,创立了控制论。另一方面,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所采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深受其人文学科方面修养的影响。爱因斯坦,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正是由于他在“奥林比亚科学院”三年活动期间研读了马赫的《感觉的分析》、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彭加勒的《科学与假设》、《科学与方法》等自然哲学著作,使得他能够大胆地抛弃传统的时间观念,构造出“雷击火车实验”,并从唯物论思想出发,以经验约定的方式提出了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相对论;薛定谔,波动力学的创造者,也正是由于他研读过马赫、斯宾诺莎、西蒙等人的自然哲学著作,并十分关心与物理学相关的哲学问题,使得他在科学研究中崇尚理性,坚持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反对那种摈弃朴素实在论,把实在只归结于我们的感觉、观察和测量的实证主义观点,并坚信自然界的直观可理解性(现在看来,自然界的可理解性原理只不过是全部科学乃至全部人类认识过程的形而上学基础,是科学必须坚持的信条),正是因此,使得他认为完美的数学描绘是对自然的最好直观,从而使他能够通过数学上的类比得出“微观力学过程是波动过程”的论断,进而形成波动力学的概念。可见,科学新方法、新概念甚至新理论的产生,与科学家个人的人文学科素养密切相关,也正是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曾说:“当代物理学家们必须研究的哲学问题比前辈物理学家们必须研究的哲学问题要广泛得多和深刻得多。物理科学本身的困难将迫使物理学家们这样做”[7]。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只有修养高、基础牢、学识渊博,才会卓有成效。而要做到这些,就离不开人文学科!

四、关注科技进展、服务重大决策、实现自我更新和完善

由于科学与社会文化之间具有互动作用,由于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因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必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例如,恩格斯曾说:“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8],在20世纪以前, 由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一论断确凿无疑。但是20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高度数学化,数学成了科学发展和理论建构的重要工具,科学家们可以借助于严谨的逻辑推理或数学结构之间的类比而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更为深刻的认识,所以科学理论发展已经远远超前于社会生产,科学尤其是基础理论科学对生产呈现出相对独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正视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并从中汲取营养以丰富和发展自己。再如,关于“带头学科理论问题”,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带头学科的出现是由社会生产和科学本身逻辑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和带头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的。但是,在当今“科学——技术——生产——社会”一体化形势下,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属性更为鲜明,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选择作用、调控作用和导向作用也更为明显,在这种形势下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况:随着社会生产的需要,带头学科将不复存在,而由需要解决的重大实际生产课题来继续推动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人文学科必须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的实际以实现自我更新和完善。第二,在当今时代,人文学科还必须在服务于重大理论问题的决策、重大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来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这是因为重大理论问题的决策和重大科技政策的制定,集中体现了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同时,对决策者来说,要求既要能够准确地审时度势,又要有长远的发展战略眼光,同时又要兼顾本民族和整个人类的整体利益,而这不仅需要人文学科的帮助,同时也为人文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第三、就哲学学科来说,现代科学发展越来越多地涉及哲学问题,引起人们新的哲学思考和观念变革,从而使哲学和其他人文学科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观念发生变革。当今,自然科学的前沿不断提出一些引起哲学思考的新问题,如粒子物理学中夸克模型和物质是否无限可分问题、现代宇宙学中大爆炸宇宙模型和宇宙的有限与无限问题、现代生物学中中性学说和生物进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系统科学中自组织理论和目的性范畴问题以及人择原理问题等,这些既是自然科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也是最根本的哲学问题,现代哲学只有紧密结合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反思、回答诸如此类的重大理论问题,才能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发展自己。

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科学往往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9], 这在理论上为人类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表明:科学技术的强大并不能必然地为人类带来福祉。因此我们只有将科学的知识、方法和精神与人文学科的知识、方法和精神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的目的和存在的价值;人文学科也只有关注时代发展、关注科技发展、反思重大科技理论问题,才能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才能使自己健康发展!

(本文在写作中得到崔永和教授的悉心指导,特表示衷心的感谢!)

收稿日期:1999—12—11

标签:;  ;  ;  ;  ;  ;  

人文学科的发展方向_人文学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