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F-a论文_马龙,胡英华,毕玉磊

马 龙 胡英华 毕玉磊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内二科 150010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不同时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探讨二者对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救治的140例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第1、7和14天检测其血清中TNF-a、IL-6的浓度,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组内比较,探明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时TNF-a、IL-6的表达变化情况及其随病程的变化规律。结果: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中TNF-a、IL-6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第7和14天患者血清中TNF-a、IL-6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第1天的检测结果分别与第7天和第14天的结果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和第14天的检测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上述患者血清中的TNF-a、IL-6水平于入院第1天升高,第7天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血清TNF-a、IL-6的水平在发病早期即出现升高,因此二者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急性中毒;心肌损害;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6;早期诊断

硫化氢、百草枯、氟乙酰胺等多种毒物急性中毒时,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1],然而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心电图缺乏典型改变等原因,许多心肌损害在中毒早期很难被识别。因此,找到能够早期识别和诊断中毒性心肌损害的标志物至关重要。本文作者总结了我院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在病程的不同时期其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的血清学变化,并探讨上述因子在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中的动态演变规律,从而为临床实践中早期诊断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救治的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140例,其中男74例,女66例;年龄21~58岁,平均(40.5)岁。其中急性有机磷酸酯类中毒6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46例,急性硫化氢中毒1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12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8例。以在我院门诊体检的正常者140例作为对照组,男74例,女66例;年龄23~60岁,平均(41.5)岁。各组间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无差异。以上病例均无慢性肝病,肾病,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1.2 试验方法:入院第二天采集静脉血,IL-6,TNF-a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说明书及试验章程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0.01≤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2.结果

2.1患者入院第1、7和14天TNF-a血清含量:

经上述方法检测,患者入院第1、7和14天血清中TNF-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41±7.18 pg/mL、15.21±3.24 pg/mL及11.15±2.37 pg/mL。其中,第1天血清中TNF-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第7和14天患者血清中TNF-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图1)。提示TNF-a在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时表达升高。

2.2患者入院第1、7和14天IL-6的血清含量:

经检测,患者入院第1、7和14天血清中IL-6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6.14±5.23 pg/mL、18.57±3.26 pg/mL及16.15±2.47 pg/mL。其中,第1天血清中IL-6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第7和14天患者血清中IL-6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图2)。提示IL-6在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时表达也升高。

2.3血清TNF-a、IL-6含量随病程的变化趋势:

将患者入院第1天、第7天及第14天的血清TNF-a、IL-6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中的TNF-a、IL-6水平于入院第1天升高,第7天及第14天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见图3)。提示TNF-a、IL-6的血清水平在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的早期及升高。

3.讨论

本研究通过检测证实在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的早期TNF-a、IL-6的血清水平即明显升高,该研究结果证明上述炎性细胞因子可作为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TNF-a、IL-6等细胞因子在急性中毒过程中表达变化的机制十分复杂[2]。TNF-a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和杀伤细胞分泌的一种刺激免疫细胞增殖活化的重要因子,在中毒中启动和扩大了几乎所有的严重后果[3]。IL-6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它既可诱发急性期相关蛋白的产生,也是β细胞终末分化并分泌抗体的必需因子,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毒中其升高与病情程度有良好相关性[4]。

由于TNF-a、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同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5],其特异性亦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作者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与其他指标进行联合检测,例如结合CK-MB[6]及CRP[7]水平的变化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

本组急性中毒病例主要为农药(有机磷、百草枯、氟乙酰胺)和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所引起,二者为急性中毒中致心肌损害的常见毒物,今后还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进一步增加毒物的种类进行更为全面且深入的研究。

综上,本研究证明TNF-a、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可作为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将为今后临床实践中早期发现和准确判断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彩霞,梁美妹,吴如琳.血清心肌酶测定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的关系.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25(3):55,25.

[2]焦路阳,宋志善,郭庆合等.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肾损害时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变化.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1,29(3):227-229.

[3]Keel M,Birchler M,Wanner GA,et a1.Predictive role of IL-6 for MODS in severely injured patients in the early intensive care phase.Langenbecks Arch Chir Suppl Kongressbd,1998,115(suppl):1086-1087.

[4]胡英华,张雪涛,李晓军等.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31596例急性化学物[5]中毒病例资料的汇总分析.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9,22(3):234-235.

[5]张华,菅向东,郭广冉等.细胞因子在急性中毒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08,24(18):1931-1932.

[6]陈士利.肌酸激酶-MB、肌钙蛋白和白介素-6与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关系的探讨.河北医学,2014,20(12):2033-2035.

[7]阮海林,杨春旭,陈彦华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国急救学,2004,24(3):224-225.

论文作者:马龙,胡英华,毕玉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  ;  ;  ;  ;  ;  ;  ;  

TNF-a论文_马龙,胡英华,毕玉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