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录取中的多功能多阶段模式及其应用论文

多元录取中的多功能多阶段模式及其应用

杨志明

【摘 要】 多元录取无疑将是各类学校招生的一种常态,但目前常用的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其中,多指标求总分模式简单明了,但其科学性存在较大争议;多指标无短板模式虽能确保生源质量,但对顶尖水平学生的区分度不够;多指标多门槛模式在保障优秀和保留特色两方面均有不俗表现,但指标之间的重叠程度较高,公平性也有待加强。为克服以上不足,本文探索设计了多指标多功能的多阶段录取模式,并在某省示范性中学开展了招收创新实验班学生的试点研究,结果表明,多指标多功能的多阶段录取模式,既能够克服现行多元录取模式的缺点,又能在不同阶段使用内容不重叠的多个指标和标准逐级淘汰不合格者,并在最终阶段实现优中选优的目的,从而保障多元录取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 招生工作;多元录取;综合素质评价

在目前的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工作中,两种明显对立的操作方式同时并存:一方面,考试分数特别是考试总分的作用被过度夸大,出现了“唯分数论”的现象;另一方面,考试特别是考试分数,被作为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根源,出现了禁止使用考试分数或只准使用等级分数进行招生的一些做法。这些措施能否科学合理使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影响巨大。

什么样的招生模式才能同时满足择优选才和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1]。随后,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了“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两依据一参考”招生指导意见。[2][3]根据这一精神,部分高校试点了自主招生模式和“三位一体”招生模式,即以学生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高校自主测试成绩为依据的综合评价[4][5],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这些措施显然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比如,把多元指标综合成一个单一指标录取学生是否最为合理并且公平?在同时使用高考分数和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成绩等指标时,不同指标应该发挥何种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这种模式是否值得推广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工作之中?

一、常见的多元录取模式及其特点

目前,在各国高考、中考的招生过程中,常见的多元录取模式主要有三种:其一,多指标求总分的录取模式;其二,多指标无短板的录取模式;其三,多指标多门槛的录取模式。

1.多指标求总分的录取模式

在具体的招生工作中,非常流行的一种办法是首先把多种指标分别折算成一定的分数,然后计算所有指标分数的总分,最后根据这个总分排序录取学生。多指标求总分的办法操作起来简单明了,表面看起来也十分公平,但也存着一些弊端。[6][7]

(1)不同性质的指标被折算成一定分数再求总分的方法缺乏科学依据

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各大名校不得不暗中组织各种“自主招生考试”,或者“暗示”学生前往各种培训机构参加各类“竞赛”。不过,类似做法可能使得一些信息收集不全的考生得不到应考机会,或促使部分信息灵通者不断前往不同名校应考,从而导致了“禁止任何考试”“不得使用分数”等管理措施的出台。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也存在忽视学生客观需求、缺乏科学依据等弊端,也没有真正实现“减轻学业负担”的目的。

由于把多指标合成为一个总分的多元录取模式存在较大的科学性争议,多指标无短板录取模式对顶尖水平学生的区分度不够且容易埋没特殊人才,多指标多门槛录取模式存在指标内容重叠较多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出一个可以同时实现科学择优、各指标功能互补,并能够留下足够多特殊人才的多元录取模式。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多指标多功能的多阶段录取模式,简称为“三多模式”,其具体做法是“设置栏杆、逐级淘汰、优中选优”。即根据招生政策,首先设置好符合德智体美劳要求,突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的多种指标体系,然后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指标门槛,分别用来淘汰具有某种缺陷的不合格者。只有在最终阶段,最重要的指标才被用于“分分计较”的优中选优功能。其中,前期各阶段各指标的功能旨在淘汰不合格者,最终阶段各指标的功能旨在优中选优。

不同性质的指标在本质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把不同性质的指标数值直接相加,就好比把身高和体重两种数值强行相加求总分一样不合理。

(2)把单位和参照点不同的多个指数合成为一个总分的做法缺少科学依据

在实际招生工作中,一个常见的做法是同等对待所有指标,其典型案例是部分地区部分名校在中考招生工作中采用的“6A”或“5A1B”或“4A2B”等标准的招生模式。其中,“6A”指的是学生在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生物地理体育这6 大指标上获得最优等级的意思。“5A1B”指的是这6 个指标中有5 个指标的等级为A,1 个指标的等级为B,以此类推其他各种标准。这种招生模式属于“不能有短板”的招生模式,其最大缺点是很可能把一些具有单项超常潜质却存在一定“短板”的学生早早淘汰出局,其另外一个突出缺点是对高水平学生缺乏足够的区分度。也就是说,这种招生模式仅仅实现了尽可能淘汰不够优秀者的目的,并没有实现优中选优的目标,同时也淘汰了部分不能面面俱到却在某个单项上具有超常水平的“怪才”。

(2)关于开挖溢洪道进口以及面板坝工程。关于水利施工有必要配备面板坝的相关工程项目,其中包含挖掘灌浆平洞、做好全方位的边坡支护、挖掘坝基、全面防控坝基渗漏、修建相应的主体建筑物以及做好细节性的其他边坡支护操作等。与此同时,对于永久性的之字形坝体边坡应当能够予以妥善修建,确保混凝土路面能够保持坚固性。除了上述措施以外,关键还应当在于日常性的大坝运维操作,尤其是针对蓄水大坝而言。由此可见,全面做好前期性的大坝预埋并且增设相应的测控装置具有必要性。

(3)多元评价中的部分指标不适合折算成分数

比如,学生的思想品德指标,折算成多少分数才是合理的?一个懂得高深思想品德知识的人是否就表明他的思想品德水平很高?思想品德的分数与数学、语文等学科分数相加在一起表示什么含义?可见,不应该追求把所有指标都折算成分数的问题解决方案。再者,部分指标可能用等级差别进行描述更为合理,因为现今的考试科学还无法达到完美的精准水平,“分分计较”反而弄巧成拙。

(4)单一合成总分模式不能满足选才的需要

在容忍计算总分的条件下,总分相同的考生可能在知识和能力结构方面相差很大,而不同大学、不同专业所要求的人才基础和特点往往很不相同,因此,通过总分划线的办法录取学生很可能招不到高校满意的生源。比如,高校在招收历史专业学生时,常常不得不招收一些历史成绩比较差,却因为高考数学成绩好而总分名列前茅的学生。这种现象显然不太合理。

根据以上分析,把所有指标都折算成分数求总分,并按照总分排序录取学生的招生模式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这个模式虽然被大众所接受,也便于操作,但在选拔创新人才、积极引导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弊端不少。

2.多指标无短板的录取模式

在实施多元录取的过程中,各种指标一般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要求的具体反映。那么,这些指标的重要程度一样吗?若这些指标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无法被同等对待,那招生工作该如何确定各类指标的优先等级?显然,这些问题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

针对表1中的数字,检测出优秀学生的灵敏度和淘汰不够优秀学生的特异度可以定义如式(1)和式(2)所示: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1700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根据这种总分排序,必然会出现部分科目因为考生分数离散程度大而主导总分排序的缺点。通常,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参照点和不同的度量单位,把这些参照点和单位不同的指标强行相加求总分,无异于把美元、日元和港币等货币不经汇率转换直接把数字相加求总数一样没有道理。因此,在多元录取的过程中,应当放弃把所有指标都折算成某个分数,然后求总分排序的招生思维模式(尽管这种方式操作简单、看起来公平等),而应采用对多个指标分别提出不同要求的问题解决思路。

埕东西区二元复合驱污水资源化应用试验研究……………………………………………………………………陈景军(2.35)

王文表示,今年3月 ,第五届澜湄国家电力企业高峰会在中国广西南宁召开主题为“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云南电网公司与湄公学院合作的专业技术交流项目正是该高峰会的有效实践和积极响应。下一步,澜湄各国电力企业将在更广领域与更深层次加强电力合作,共同携手推进澜湄国家的电网互联互通,打造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3.多指标多门槛的录取模式

目前部分高校试点的大学自主招生工作和海外大多数顶尖高校的招生模式[8][9][10][11][12],实质上是一种多指标多门槛的招生录取模式。比如,在我国部分高校试行的自主招生考试模式中,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或相关标准可以看作是常规指标的入围标准,即只有高考总分达到一本分数线或相关标准时,考生才有可能被高水平大学录取。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或其他考察成绩则可以看作是“另类”指标门槛。

为了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某省示范性学校经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计划在1100 多名申请者当中选拔110 名综合素质好、学习成绩优秀,并且具有较好学习潜力或发展特色的学生,组成2 个创新实验班,以探索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和合作式[14]的教学效果。

不过,目前试行的多指标多门槛招生录取模式还是存在一些隐患的。比如,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与全国统一高考除了试卷难度不同,还应当有什么其他的区别?各类指标的合格标准是如何确定的?谁具有参加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这种考试可以给基础教育带来何种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尽早得到妥善处理,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重大损失。事实上,由于目前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在内容、信度、效度和公平性等方面缺乏独立第三方的验证,因此整个过程充满了神秘色彩,这必然会影响多元录取政策的落实和良性发展。

二、多指标多功能的多阶段录取模式

1.“三多模式”的设计

我有一个月没有见到他们了,现在我向他们走去时,心里开始想念他们了,我首先想到他们布置的十分有趣的那个不大的家,他们在窗前,在屋顶上,在柜子旁挂了十来个气球,我不明白这两个想入非非的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气球,而且全是粉红的颜色。我想起来有一天坐在他们的沙发里时,不经意地看到了阳台上挂着三条粉红色的内裤,与气球的颜色几乎是一样的,我想这应该是萍萍的内裤。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三个气球,我差点要说阳台上也挂上气球了,好在我没有说出来,我仔细一看才知道那不是气球。

设计“三多模式”的灵感来自医生诊断病情的两种常用决策模式。即所谓“不冤枉一个好人”和“不放走一个坏人”的模式。其中,前者追求检测手段的灵敏度(sensitivity)[13],后者追求检测手段的特异度(specificity)。比如,医生在诊断某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时,往往需要尽可能鉴别出真正的精神病患者,而不能把正常人作为精神病患者来治疗(不错收一个好人)。否则,没生病的人一旦被作为精神病人治疗,其正常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当作精神病患者的表现,造成极其严重的恶劣后果。另外,医生在诊断某人是否患有某种极端危险的传染病时,往往需要尽可能做到“不放走一个坏人”。比如,当已知某些危险传染疾病具有发烧的特征时,为了不漏掉任何一个危险病人,往往需要把所有发烧者都隔离观察。显然,在这些被隔离者当中一定有人得的不是这些传染病。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医生这时的工作重点是确保没有一个病人漏网。为了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决策,统计学家们构造了灵敏度和特异度这两项指标。其中,被检测出的病人个数占所有真实病人个数的比例就是检测的灵敏度,所有正常人中被确认为正常者的比例就是检测的特异度。理想的状态是检查手段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能尽可能地高。不过,这两项指标无法做到同时都高,即在追求很高灵敏度的时候,特异度指标就必定会下降;反之,在追求很高特异度指标的同时,其灵敏度指标必定会下降。

借用这种思维逻辑,学校若希望确保所招学生个个优秀,而不在乎被淘汰的人群中是否含有优秀者,则检测手段的灵敏度越高越好;学校若希望不让一个优秀者漏网,也就是尽量不埋没人才,而不在乎被招录的人群中含有多少不够优秀学生,则检测手段的特异度越高越好。表1是考查学生“的确优秀与否”与被检测为“优秀与否”的分布情况。

表1 学生在事实上优秀与否与被检测为优秀与否的关系

我国对广告用语进行系统规范的语言政策的制定,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本文主要针对这两大时期分析广告语用存在的问题。

四是提升国有农场统一经营管理及服务职能。加强产业集团对农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完善产业集团与国有农场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农场培育为产业集团的生产基地。加快培育农场特色种养业,重点发展红江橙、茶叶、菠萝、蔬菜等特色产业,设立特色产业专业化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建立完善以效益为核心的经营考核制度,强化农场企业定位,制定农场三年扭亏增盈方案,将三年扭亏增盈指标纳入考核。

由于灵敏度和特异度无法同时升高,所以在招生决策过程中,招生部门首先需要有一个导向性的意图。若招生目标是确保招收的学生都优秀,则检测的灵敏度越高越好;若招生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没有优秀人才被埋没,则检测的特异度越高越好。在这里,灵敏度高是择优的保障,特异度高是公平的保障,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值得说明的是,“三多模式”看上去比较麻烦,但整个录取过程和规则可以事先公开,实现规范化操作,因此不会造成不公平的问题。同时,这个办法还能克服多指标求总分录取模式的几乎所有毛病,包括因为各指标分数待遇相同可以“取长补短”而导致的选学选考投机行为等。

2.“三多模式”的应用

这种多指标多门槛的招生录取模式明显比“唯分数论”的效果要好。不过,这种模式似乎仅仅适用于顶尖高校的招生工作。这是因为,目前各国的全国统一高考,其主要任务是区分大部分中等水平的考生,对顶尖优秀学生的区分能力则不够理想,即仅仅凭高考总分无法做到优中选优。因此,高水平大学单独组织高难度的自主招生考试,往往能够较好地区分顶级水平的考生。

7Be土壤侵蚀示踪技术能够提供可信的短时或季节尺度的土壤侵蚀与堆积数据及空间分布信息,对于栽培植物的季节降雨侵蚀特征及其动态过程、土壤侵蚀抑制效应等研究具有一定的适用意义,同时需要在具体应用研究中增加对计算模型的改进和校正。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招生工作组决定采用“多指标多功能的三阶段录取模式”选拔学生。其中,第一阶段的栏杆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和平常学业成绩,如综合素质合格、语文数学外语总分年平均成绩的全校排名为最优的20%等。这个栏杆的功能有两个,其一是确保综合素质合格、学业水平优秀,该栏杆所追求的目标是淘汰不合格者的特异度指标越高越好;其二是给所有学校的优秀学生提供竞争的机会,以体现机会的公平性。

第二阶段的栏杆是招生工作组单独组织的语文数学学业考试。组织这次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不同学校平常考试成绩因为难度不同而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问题。这个栏杆的主要作用也是尽可能淘汰不够优秀的申请者,其所追求的目标是淘汰不够优秀者的特异度指标越高越好。

第三阶段的栏杆是招生工作组单独组织的学生学习力测试,包括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水平和量化思维能力水平,即学生发展潜力与特色的一种估计。其中,言语思维能力测试涵盖了信息提取、假设辨认、事实判断、论证评价、反思质疑五个方面,量化思维能力测试包括数量关系、数字规律、图表信息和图形推理四个方面。这些指标在诊断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发现学生思维特点(如偏文科思维或偏理科思维)等方面,区分功能良好。也就是说,在综合素质合格和学业成绩不错的人群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越高越好,因为这些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速度和水平。新增加的这项学习力测试有效地弥补了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科考试所涵盖范围的不足。

另外,增加第三栏杆也是为了解决综合素质评价的测量精度不够、区分度不高,语文数学考试的成绩区分度不够,或在反映考生真实实力方面有所不足等问题的。比如,平常的学业成绩往往容易被各种猜题、押题或反复刷题等因素所影响,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者还会因为参加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强化训练,或提前学习等因素而获得过多好处,因此,学业水平考试比较适合用于淘汰不够优秀的学生,而不适合把这些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当然,学业成绩好也可能是学生本身足够聪明或足够努力的反映,因此,第二栏杆是学生学业基础、家庭条件和努力程度(包括自己努力和被人要求努力)的综合反映。凡是能够跨过这个栏杆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优秀学生。这时,为了实现优中选优的目的,增加第三阶段的学习力栏杆就显得十分必要。

当然,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也是可以通过培训得到开发的,但这些素质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身体力行等手段和漫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发展。这与人的健美锻炼过程比较类似。一个人掌握了健美锻炼的方法,并不表示他已经练就了健美的身材。因为健美的身材除了需要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还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勤学苦练才能有所成效。学生若能通过长时间的培训学习和自身锻炼大幅度提升思维能力水平,则正是教育所期待的目的。进一步说来,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若能够大幅度提升思维能力水平,则我国的教育水平肯定会迈上更高的台阶。因此,增设第三个学习力测试栏杆,其现实意义和导向意义都十分重大。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这次创新实验班的选拔目的是优中选优,因此整个过程在保障机会公平的前提下,重点追求“被选中的学生中没有不优秀者”的目的,而没有追求“被淘汰者中没有优秀学生”的目的。也就是说,本次选拔要求灵敏度尽可能高,特异度不做要求。不过,由于实验班刚刚开始运行,谁是真正的杰出学生只有在未来几年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才能得到验证,因此,现阶段并不能准确地估计本次测试的灵敏度指数。

值得欣慰的是,本次招生工作不仅体现了机会公平的要求,使得有一定比例的边远乡镇的学生被正式录取,而且实现了招收优秀学生的目的。其中,大部分学生属于没有“短板”的学生,但仍然有约15%的学生属于学科成绩总分排名靠后,但某个单项指标很高,如语文成绩特别高,或数学成绩特别高,或言语思维测试成绩特别高,或量化思维测试成绩特别高等具有某个“长板”的学生。期待这些有特色的学生在日后的学习活动中发展顺利。

推荐理由:当代硬汉派侦探小说大师,劳伦斯·布洛克的代表作之一雅贼系列全盛回归。全十一册,午夜文库·精装小红壳。如何获得一幅属于自己的蒙德里安?如何在十五天内看完三十部鲍嘉的电影?钱德勒和哈米特为何相爱相杀?吉卜林为何销毁自己的著作?金吉和乔安娜为何变身吉姆和约瑟夫?见证无尾猫“拉菲兹”从男低音改喵女高音的全过程……我,伯尼·罗登巴尔,是个现代纽约的绅士小偷。我白天守书店,晚上闯空门。我喜欢吉卜林的小说、斯宾诺莎的书和蒙德里安的画……我所有的天赋,让我只能做个贼。

总之,目前的多元录取模式形式多样,并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其中,多指标求总分模式简单明了,但科学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多指标无短板模式可以保障被选学生不会太差,但优中选优的区分度不够高,并可能淘汰一些具有某些“短板”或尚未完全“开窍”的特殊人才;多指标多门槛的录取模式在保障优秀、发现特色两个方面都有优势,但其科学性和公平性还需要得到加强。本文推荐的“三多模式”,既能够克服现行多元录取模式的缺点,又能在不同阶段使用内容不重叠的多个指标和标准逐级淘汰弱者,并在最终阶段实现优中选优的目的,从而保障多元录取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5).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1/15/c_118164235.htm.

[2]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4-09-04).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9/174543.html.

[3]刘博智.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N/OL].中国教育报,2014-12-17[2017-02-28].http://www.jyb.cn/basc/xw/201412/t20141217_607674.html.

[4]浙江大学.浙江大学2019年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EB/OL](.2019-05-13).https://gaokao.chsi.com.cn/gkxx/yxzs/201905/20190513/1790938888.html.

[5]清华大学.2019年清华大学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EB/OL].(2019-04-10).http://www.51gaoxiao.com/zhejiang/sanweiyiti/118683.html.

[6]杨志明.高考原始分合成:问题与改进思路[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5(10):61-64.

[7]杨志明.高考招生多元评价之区分效度[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5):4-6.

[8]佚名.颠覆“美国高考”!美国藤校录取学生将用“能力档案”取代SAT 成绩[EB/OL][.2018-03-06].http://www.sohu.com/a/223867205_100012066.

[9]王晓平,齐森,谢小庆.美国高校招生“新模式”的启示[J].中国考试,2018(3):1-4.

[10]王湘波.多元化的美国高校招生[J].中国考试,2018(3):5-7.

[11]秦春华.美国大学招生的变与不变[J].中国考试,2018(4):1-4.

[12]杨志明.美国私立高中联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之启示[J].中国考试,2018(4):5-9.

[13]佚名.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EB/OL].[2019-05-20].https://brainaacn.org/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

[14]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A Multistage Model of Using Multiple Indices Functioning Differently for School Admission and Its Application

Yang Zhiming

Abstract: In the future,it will be typical to use multiple indices to make school admission decisions.Such a model is known as the multiple indices-based enrollment model(MIEM).However,currently used MIEMs are all unsatisfactory in some way.For example,one of the more convenient MIEMs that use a single composite score to make school admission decision is frequently criticized due to its problematic method of composite score development.Another typical MIEM that uses multiple indices without any shortages to make school admission decision is also criticized due to its poor discrimination for top students and its limitation in preserving special talents,even though all accepted students will meet the minimum requirements.The third typical MIEM requires all applicants to take both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NCEE)and college-based additional tests(CBAT).This model can recruit qualified candidates and some special talents,but both the NCEE and the CBAT test similar content.In order to avoid some of the current flaws,we propose a multistage model of using multiple indices functioning differently for school admission(MSMIFD),which means that different indices play different roles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school enrollment process.An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MSMIFD satisfies both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s.

Keywords: school admission,multiple indices-based enrollment model,integrated quality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G40-058.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6518/j.cnki.emae.2019.08.001

【本文检索信息】 杨志明.多元录取中的多功能多阶段模式及其应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8):3-8.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考试研究专项课题(XJK018JKA006)重点项目研究成果。

杨志明 /湖南师范大学测评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学院教授,(美国)教育考评局(ERB)原技术总监,香港中文大学博士。(长沙 410081)

责任编辑/王彩霞

标签:;  ;  ;  ;  ;  

多元录取中的多功能多阶段模式及其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