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泽鸿:献身乌蒙山深处的红军战将论文

余泽鸿:献身乌蒙山深处的红军战将

冯晓蔚

余泽鸿,1903年2月15日出生在四川省长宁县梅硐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红军川南游击队政治部主任、中共闻赣省委委员、中共川滇黔特委书记、红军游击纵队政委等职。1929年到上海与周恩来一起工作,主编中央组织部刊物《组织通讯》。1931年8月前往苏区瑞金协助邓小平工作,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受到中华苏维埃军事委员会嘉奖。余泽鸿在苏区工作期间,中央和军委核心领导人周恩来对曾与自己在上海风雨同舟4年之久的余泽鸿倍加爱护,力荐他担任重要领导职务。1935年2月红军长征到达扎西时,余泽鸿参加中共川南特委工作,12月,川滇黔游击队在四川江安县遭敌重兵包围,虽经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失利,余泽鸿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3岁。1970年,下放到江西劳动的邓小平在谈及余泽鸿时,激动地说:“余泽鸿是好同志,可惜在长征中牺牲了,他比我大1岁,我对他的印象很深。”

“是上海群众运动中有名的领导人”

余泽鸿

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1921年暑假,余泽鸿考入泸州川南师范学校。这时,恽代英在该校任校长。在恽代英的影响和教育下,他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活动。1922年秋,经恽代英介绍,余泽鸿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川南地区最早的青年团员之一。

1924年7月,经党组织介绍,余泽鸿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他在校学习刻苦,除认真学习规定课程外,还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及《向导》等革命刊物。由于他学习成绩好,思想敏锐,长于宣传鼓动,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

1925年春,中共上海大学特别党支部根据余泽鸿的要求和表现,接收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5月15日,日本资本家枪杀顾正红事件发生后,余泽鸿立即组织上海大学部分学生到街头宣传和募捐,揭露帝国主义罪行,声援纱厂工人的斗争。30日,他又率领部分学生在南京路英租界巡捕房门前与工人、市民一起示威游行。

目前各院校推行的“现代学徒制”不仅限于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模式内容,但基本都在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徒”部分时间在实际生产服务一线岗位上,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接受训练,部分时间学习必要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以期迅速成长为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双手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招工难,成长难等问题。为企业稳定了职工队伍,创造了利润,同时培养年轻人对职业与企业的认同与归属感。

“五卅”惨案后,党中央召开了紧急会议,号召上海人民立即罢工、罢课、罢市,抗议帝国主义的屠杀政策。6月1日,全市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三罢”斗争。4日,上海学生联合会召开代表大会,全市大中学校共70余名代表参加,余泽鸿代表上海大学学生会出席了大会,并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在学联领导下,各大中学校学生1万余人开展了更大规模的罢课斗争。7日,余泽鸿又出席了上海工商学代表大会,当选为联合会委员。他在学联及联合会工作中,立场坚定,深入群众,“是上海群众运动中有名的领导人”。

管理制度的建设能为管理机构职能发挥提供保障。高职院校现行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一般不包含校友工作,同时校友工作管理制度也不包含校企合作,这对于校友与校企合作工作的耦合是一种制度障碍。针对此方面,一些院校进行了一些探索。

1925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帝国主义加紧干涉破坏中国革命。9月5日英帝国主义在四川制造了“万县惨案”,再一次激起了中国人民反帝的怒火,全国各地纷纷声援万县人民的斗争。

培养温度31℃,接种量1.5%,基础营养盐液pH值7,冬凌草与麸皮比1∶4,固液比(g∶ml)分别为2∶1、1∶1、1∶1.5、1∶2、1∶2.5,每组3个重复。

在上海,余泽鸿等学联领导人立即组成了万县惨案后援会,发出声讨英帝国主义罪行的通电,组织大中学生集会和示威游行,提出惩办凶手赔偿损失,撤退英国军队等正义要求。

1926年秋,他遵照党的指示,出任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青年部秘书,参与指导上海青年运动。1927年2月,根据中共上海区委决定,余泽鸿等领导学联、上海总工会、上海妇女联合会及商界等群众团体,组成上海各界发起反对英兵来华各团体联席会,发通电、散传单、讲演、游行示威,很快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反对英兵来华运动。

英帝国主义勾结军阀孙传芳实行镇压,后援会被封闭,余泽鸿等20余人被淞沪警备司令部逮捕。“在审讯中,余泽鸿侃切陈词,毫无惧容”。他在敌人的军事法庭上继续揭露英帝国主义的罪行,斥责封建军阀充当帝国主义奴才的卖国勾当。由于万县人民的斗争得到全国各地的支持,北伐军又在胜利进军,孙传芳眼看局势发展对他极为不利,才被迫将余泽鸿等全部释放。出狱后不久,余泽鸿被选为中共上海区委候补委员、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

在扩大会议上,余泽鸿据理申辩,并严肃地表示:“这太武断了,我们坚决不同意。”但是,会议主持者制止了他的发言,并指责说:“余泽鸿同志站在派别观念上,企图以派别斗争来抵制和阻止反罗明路线的斗争来向党反攻。”扩大会议后余泽鸿继续受到批判,并被撤销了建宁中心县委书记及军分区政委职务。

受到残酷批评和无情打击

1930年夏,余泽鸿把未满周岁的孩子寄养在岳父家中,与爱人吴静焘一起由上海乘船到达天津。他先在北方局任宣传部长,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又改任顺直(河北)省委宣传部长,直到1931年8月,他们才转抵江西中央苏区。

现在,在中国,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偏远山村,只要提到方便面,没人不知道康师傅,提到茶饮料,没人不知道康师傅冰红茶。

特委成立后,徐策、余泽鸿、戴元怀等率领红军干部及中央保卫局一个连共200余人,在扎西的石砍子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队。不久,游击队进入川南地区,在叙永的黄泥嘴与王逸涛等领导的地方游击队会合,部队扩大到500余人。特委任命王逸涛为游击队司令员,徐策为政委,余泽鸿为政治部主任,刘干臣为参谋长。2月中旬,部队到达兴文的建武时,与活动在这一带的南6游击队领导人刘复初等会见。特委在建武召开扩大会议,研究牵制和打击敌人的作战计划;并决定将南6游击队改编为川南游击支队,直属特委领导,仍留在兴文、古宋等县边境活动。

“五卅”惨案后,余泽鸿是上海群众运动中有名的领导人

这次庆祝大会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会后,许多青壮年参加了游击队。农会、妇女会、红军之友社等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广大贫苦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打土豪、分财物及抗捐抗税、抗粮等斗争。

1935年2月初,中央红军进入云南扎西(即威信)。在这里,中央军委对部队发布了整编命令,并决定:“经过宣传与选拔,可成立游击队在地方活动”。经党中央批准,抽调徐策(3军团6师政委)、余泽鸿(干部团上干队政治科长)、戴元怀(原8军团民运部长)等组成中共川南特委,任命徐策为书记,余泽鸿为宣传部长,戴元怀为组织部长。他们的任务是保护红军伤病员,加强地方游击队,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牵制和打击敌人,掩护主力红军长征。

1931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党中央占了统治地位。5月间,这场斗争扩展到建黎泰地区。余泽鸿被指控为这个地区推行“罗明路线”的典型。6月16日—19日,闽赣省委负责人主持召开了建宁中心县委扩大会议。他在报告中一开始就定下调子,说“建宁中心县委成立后,到三月中,在余泽鸿同志的领导下执行了机会主义的罗明路线”。

1927年,蒋介石集团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余泽鸿转入“地下”继续坚持斗争。同年5月,他又转移到武汉,担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

余泽鸿离开建宁中心县委后被调到中央苏区工农红军学校(后改为红军大学)作教员。1934年4月,又调到彭湃县任城防司令。同年10月,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开始时,余泽鸿被编在中央直属纵队干部团上干队,任上干队政治科长。

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红军长征

1933年4月,随着中央苏区的巩固和扩大,中央决定成立中共省委及省革命委员会,余泽鸿被选为省委委员及省革委委员。

由图5可以看出,在采用瓷介质磨矿时,方铅矿矿浆电位基本保持不变。但铁介质磨矿条件下,方铅矿矿浆电位要比瓷介质磨矿时的低,并且随着磨矿时间的延长,矿浆电位急剧下降。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铁介质磨矿时,随着磨矿时间的延长,铁介质磨蚀磨损加剧,生成的铁粉具有还原性,改变了矿浆氧化还原气氛,从而降低了矿浆电位。但是,瓷介质磨矿过程中,没有铁质物质参与反应,因而矿浆电位没有明显的变化。

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官本位制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厚,管理理念较为模糊,缺乏人本主义管理的基础,不重视员工的真实感受,也忽略了一些员工个人的专长、追求,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虽然许多企业已逐步认识到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但由于培养模式不成熟,人才岗位流动困难,难以实现人才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低下。

初到苏区时,他在瑞金协助邓小平工作,后调任中共宁都中心县委书记、南(丰)广(昌)中心县委书记。1932年10月,中央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取得了“北线大胜利”,连克江西黎川和福建建宁、泰宁三县,将中央苏区和赣东北苏区连成一片。不久,成立建宁中心县委(辖建宁、泰宁、黎川三县),余泽鸿调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游击队在徐策、余泽鸿等率领下,为掩护主力红军转移,一直坚持在云南的扎西和川南的叙永、兴文等地,担负扰乱敌军和阻击追击主力红军的敌军的任务。1935年2月下旬,在叙永的木厂子击溃敌川军1个团,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在扎西击溃敌滇军两个营。3月,游击队转移到兴文的大石磐,与敌川军激战,杀伤大量追击主力红军的敌人,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三渡、四渡赤水及南渡乌江的作战行动。

从全年的气象数据可看出5月中旬到6月中旬,气温降水正常,水稻分蘖正常。6月下旬到7月中旬日均温较低,雨水多,光照不足,不利于水稻孕穗抽穗。7月下旬到10月上旬的光照充足、温度较高,有利水稻灌浆和籽粒成熟。

5月1日,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及游击队在对敌斗争中的胜利,特委在叙永的坛厂举行军民大会,徐策作了报告,宣传了党和红军的政策。余泽鸿宣读了由他起草、经特委讨论通过的《川南工农劳苦群众目前斗争纲领》(共12条)。《纲领》指出:川南劳苦群众,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才能得到彻底解放;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为工农民众的自由解放而斗争,工人、农民、教员、学生和一切失业的贫苦民众团结起来,为实现苏维埃的川南而奋斗等。

余泽鸿在建黎泰地区工作时,执行了毛泽东等提出的深入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正确路线。他率领中心县委成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首先抓了各级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县、区、乡和基点村的党组织都很快恢复,党组织的发展也进行得顺利,仅建宁就发展了280多人。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搞得轰轰烈烈。不到半年,建黎泰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务,80%以上的农民分得了土地。

与敌人浴血奋战壮烈牺牲

川南游击队的活动使国民党反动派深为不安。从1935年3月开始,敌军就对游击队实行“围剿”,游击队处境十分困难。

余泽鸿分析了对敌斗争形势,重申执行《纲领》的重要性,号召全体指战员坚持斗争,革命到底,为赤化川南献出一切力量。由于特委抓紧了部队的思想工作,清除了隐藏的坏分子,部队更加团结坚定,战斗力大大提高。

从企业管理的激励实践上看,一些企业在处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上确实存在二者失衡的现象。有的企业义利失衡、金钱崇拜、诚信迷失、潜规则盛行;有的企业员工精神生活沉沦,没有工作热情,对工作、对环境采用冷漠、忽视的态度;有的企业业余生活单调、人际交流贫乏;有的企业“拿着令箭当鸡毛,在执行上级指示的时候打折扣、搞变通”,“内心浮躁,自卑自弃”;有的单位只讲规则、不讲感情,干群关系冷漠,团队凝聚力缺失……如此等等,腐蚀着企业应有的敬业、奉献、拼搏以及创新等良好精神风貌。

电影《建军大业》中呈现了蒋介石集团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余泽鸿烈士故居

四川省长宁县泽鸿纪念馆中的余泽鸿雕像

7月中旬,游击队转移到扎西的长官司时,遭到敌滇军2个团的突然袭击及敌川军1个团的包抄,战斗十分激烈。刘干臣、徐策、余泽鸿等都身先士卒,在阵前指挥作战,打退敌人多次冲锋,杀伤了大量敌人。但因敌众我寡,我方弹药又得不到补充,加之仓促上阵,敌军占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以密集炮火向游击队射击,使部队受到很大损失,伤亡200余人,领导干部张宏光阵亡,陈宏被俘(后在宜宾狱中被敌人杀害),徐策负重伤撤退到萝卜坳时牺牲。在危急时刻,刘干臣、余泽鸿率领余部突围,转移到扎西的簸箕坝整顿。

8月初,余泽鸿在簸箕坝主持召开了特委紧急会议,总结了长官司战斗失利的教训,制定了今后部队的行动计划,并决定将刘复初等领导的川南游击支队调来集中;特委由余泽鸿任书记并兼游击纵队政委会后,部队在乌蒙山深处川滇边境边休整边发动群众参战,又得到恢复和补充。全体指战员怀着为川南劳苦群众的解放,为徐策等死难烈士报仇的决心,积极准备转战川南,消灭敌人。

中央红军甩掉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离开川西北上以后,游击纵队就成为当地反动派的心腹大患,并且被四川军阀误认为是红军的主力。9月底,蒋介石调集川军、黔军数万人,开始对游击纵队实行三省“会剿”。10月,敌川军向兴文、叙永长宁、江安一带扑来敌滇军也开进到川南境内,妄图通过“会剿”、经济封锁以及烧杀抢掠等手段,来消灭游击队和镇压群众。余泽鸿等坚定沉着,率领部队转战于川南的兴文、古宋、叙永、长宁、古蔺及云南的扎西、镇雄等县边境山区,在运动中打击敌人,寻机突围。

由于敌军的“会剿”规模越来越大,斗争十分激烈,游击队虽经数十天的艰苦转战,仍不能摆脱敌人追堵,部队伤亡很大。加上长期以来战斗频繁,四处奔走,没有稳定的立脚地,减员不易补充,弹药和粮食得不到接济,伤病员也无法安置,局势非常危急。到12月初,余泽鸿等率领部队穿山越岭,突破敌人薄弱环节,转移到长宁的贾家湾山区时,只剩100多人了。

在贾家湾,余泽鸿主持召开了特委紧急会议。在讨论今后部队行动计划时,发生了分歧:一些同志认为目前部队损失大,敌人又疯狂“会剿”,应将现有人员化整为零,分散活动,等待时机,再集零为整,在运动中打击敌人;另一些同志认为游击队人员已很少,不宜再作分散,应集体行动,转移到山区坚持斗争。

经过热烈争论,余泽鸿等多数人同意了前一种意见,于是决定将现有人员分为两队:一队由余泽鸿等率领,转移到川南的长宁、江安、古宋等县山区活动;另一队由龙厚生等率领,甩掉敌人追击,挺进到云南的扎西、镇雄等县山区游击。当龙厚生率部途经兴文的炭场时,与敌人1个保安团遭遇,部队被打散。由于叛徒告密,敌人掌握了游击队的行动计划,又紧紧追击余泽鸿等。

12月中旬,余泽鸿率部被敌川军及李品山保安大队包围在江安的泥基潮。经过1天激战,游击队员只剩20余人。15日,余泽鸿等分别几次突围都未成功,余泽鸿被围困在泥基潮附近的碗厂坡。敌人越聚越多,包围圈越缩越小,敌军官不断呼喊活捉“匪首”余泽鸿有赏。此时,余泽鸿虽已弹尽粮绝,仍与敌人浴血奋战,最后壮烈牺牲。

责任编辑:张传良

标签:;  ;  ;  ;  ;  ;  ;  ;  ;  ;  ;  ;  

余泽鸿:献身乌蒙山深处的红军战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