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11145”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析论文_王颖

高校思政课“11145”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析论文_王颖

摘要:本文以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为主要内容,把思政课课与学生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从根本上创新教学模式,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思政课的可实践性。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与实践

1.“11145”教学模式的含义

“11145”教学模式的含义:1个实际问题、1个典型案例、1个解决方法,45为30分钟讲授加15分钟讨论。此教学模式在讲授与组织学生讨论过程中包括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与讨论法、世界咖啡等教学方法。在选择问题时,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从学生的具体特点出发,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标,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为宗旨,选取1个实际问题、1个典型案例、1个解决方法。

在讲授中教师要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运用。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 “11145”教学模式的应用

此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基于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对传统思政课堂的分析,对思政课的整体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真正将学生做为教学的主体。

2.1内容案例化

依据每次教学的内容,选取一个典型案例,可以解决思政课理念多、概念多、空洞说教的问题,用历史中、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案例来呈现问题,呈现解决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使思政课教学内容同中国建设的实际、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紧密结合。

课堂上让同学参与分析案例,包含了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但所选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这个案例应该是完整的,有人物有事件,有始有终。通过完整的案例进行分析,在案例分析中要举一反三,既要深入下去,又要跳出案例,否则就会就事论事,纠结于某个案例不能自拔,失去了内容案例化的意义。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教师要做好展示案例前的准备工作,要吃透教材和案例,设计好案例的展示方式,确定案例的焦点或主题,以便上课时能详尽描述给学生。

第二,课前教师要根据案例和教材内容,设置能体现教学重、难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去探索课本理论知识,尝试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案例问题;或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去感悟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设置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针对性。

2.2过程模式化

每次课程都以“11145”教学模式进行,以实际问题开始,首先吸引学生兴趣,并将理论知识形象化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根据课程的重点由一个实际问题开始,根据实际问题选取一个典型案例,最后得出一个解决方法。在30分钟的讲授中,将案例通过讲授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呈现方式要具有生动性,可以借用PPT呈现案例内容,或事提前准备好资料发放给学生,便于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在15分钟讨论的环节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给予表扬,逐步将课堂教学的过程模式化。

2.3互动全员化

课堂互动是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目前的思政课往往缺乏互动,不能有效有效带动学生参与,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典型的表现是教师自己讲授自己的课程,很少和学生真正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难以参与其中,没有更多的授课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

想让思政课真正的收到学生欢迎就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教学形式,深化教学内容,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课堂互动应该是全员化的,并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为主题服务。课堂互动是完成课堂教学的一个手段和工具,而不是目的,因此不要为了互动而互动。

第二,基于学生,如何互动,什么时候互动,这都由老师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而选择。动不动就互动,看起来很热闹,实质上并没有内容。互动的目的是为主题服务,达成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互动,在做互动的时候失去了控制,就会影响整个课程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知道互动的作用,更关键的是要掌握互动的技巧。

营造,良好互动氛围的四个方法:

第一赞美法。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准则。有时可以间接赞美学生,赞美与学生相关的事务,赞美学生的观点和积极的态度。赞美学生做的事情,用事实说话的赞美,最有力度。

第二设身处地法。站在学生的立场,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为学生着想,学生是能体会到的,反过来他们会更加尊重和配合老师。

第三引用法。引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尤其是课间休息和学生聊天,注意搜集这些信息,合理的选择,然后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把某些信息当成案例,机会给学生惊喜,同时又让他们感到尊重,激发学生的参与感。

第四提问法。提问是最简单有效的互动方法,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号召学生积极参与,作为互动技巧,多提开放式问题。

2.4呈现通俗化

课堂内容的呈现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老师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学生状况,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来加强课堂效果。丰富的课堂呈现,是保证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思政课应用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问题、案例来呈现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删除和加工,以高效,合理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通过提示、引导等方式,激活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旧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找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促进旧知转换新知。

3. “11145”教学模式的实践价值

解决教学内容大而全、不聚焦、无重点、内容太多导致学生根本记不住的问题。强调聚焦一个知识点或一类问题,把问题分析透,彻底解决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才有针对性和说服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真正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得到可落地操作的方法,让每个人都能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处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提高思政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田俊国.精品课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杨志成.中国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研究[J].教师发展研究,2017(1):44-49

作者简介:王颖(1987-) 女,大庆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职教学会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思政课“11145”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大庆职业学院为例》 项目编号:GG170131

论文作者:王颖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高校思政课“11145”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析论文_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