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物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技巧论文_唐明辉

浅析生物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技巧论文_唐明辉

摘要:巧妙的问题设计和有效的发问技巧,能引起学生的心理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本文论述了生物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技巧。

关键词:生物教学;问题设计;问题意识

初中生物课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教师巧妙的问题设计,有效的发问技巧是引起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

学习动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强烈的学习动机是由学生高层次的学习需要和成就感激发的。因此,如何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巧妙设计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问题,也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环节。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质疑。问题的设计要在“巧”上下功夫,要有中心,有重点,有启发性、挑战性和研究性。疑点的设计要科学、严密,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且,教师要通过对疑问的澄清,使学生对概念性质的理解,领悟得更加深刻清楚。

一、属性列举法

属性列举法是指设计的问题内容要提出事物的某一特性或标准,要求学生尽量举出合此条件的事物。例如:你所知道的植物中哪些能进行无性繁殖?属于单子植物的生物有哪些?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哪些?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的质量?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二、指出途径法

指出途径法是指设计的问题内容要求学生尽量想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或途径。例如:有的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看不到白亮视野,试分析其原因。夏季移栽植物时,采取哪些措施有利于植物的成活?

三、详列用途法

详列用途法是指设计的问题旨在要求学生列举事物的可能用途。例如:为什么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鱼的各种鳍分别起什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四、推测可能法

推测可能法是指设计的问题内容利用想象推测事物或事情的可能发展或发展方向。例如:请根据皮肤的结构特点,推测一下皮肤的功能?某人的尿样检查是出现了蛋白质和红细胞,请你推断一下,此人身体的什么部位可能出现了病变?请推测卵壳、壳膜、卵白和卵黄各有什么功能?

五、比较异同法

比较异同法是指问题内容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或概念,就其属性特质比较其异同点。例如:根据你的观察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并简要分析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六、探究原因法

探究原因是指题目内容就事物现象查究其产生的可能原因。例如: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七、预测后果法

预测后果法是设计的问题内容要求学生依据事物发展现象,推敲其可能产生的后果。例如:人口的急剧增加会导致哪些后果?人们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有怎样的影响?

八、按图索骥法

按图索骥法是指对设计的问题内容提出某些线索或要素,要求学生据此想出包含此条件的事物。例如: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光对绿色植物的生活还有什么影响呢?如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请你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有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是否还受其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请你参照以前做过的探究实验步骤,设计完成一个类似的探究活动。

九、时地迁移法

时地迁移法是设计的题目内容预测随着时间、空间、条件的改变,同一事物可能产生的变化。例如: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实验过程中要用37℃的温水为试管保温,若将试管放到0℃或高于37℃温度保温,实验结果如何?蚯蚓是在土壤中穴居的动物,轻易不到地面上来。而在夏日,大雨过后,常会在草地、花园或农田中见到在地面上爬动的蚯蚓。请你动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蚯蚓为什么爬到地面上来。

十、多媒体法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其注意力越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从而呈现最佳学习状态。

生物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自主性,毕竟“生物学”与我们自己息息相关,就像我们今天面临的人口、环境、粮食、资源等世界性问题,无不与生物学有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更多书本以外的生物学知识。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大信息含量,增加知识密度呢?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多方面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地优化处理。

现代社会开放而发展,学生的信息量比较广,知识面也比较宽,而且他们追求新鲜与刺激,渴望独立与成功,喜欢表现自我,实现自我,让自己成为大家的“焦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与学生成长的特点,打造有魅力的课,有强烈吸引力的课,关键是让学习主体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动起来,活跃起来。变课堂为舞台,尽可能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唱主角,去展现自我,实现自主发展。当然,这需要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相信学生能做好,能学好。把时间留给学生掌握,把问题留给学生去解决,不能独霸课堂,课堂是学生的舞台,主角自然是学生。这里还需要教师创建平安课堂,营造生动活泼、团结向上、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先师、向课本、向权威挑战,追求有惊讶、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的课堂情境。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郑市城关乡初级中学 451100)

论文作者:唐明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浅析生物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技巧论文_唐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