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论文_郑敏

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论文_郑敏

摘要:在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求教师树立起“以人为本、终身发展”的思想,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益。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思想,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指导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每一堂课都鲜活起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效率;分层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帮助下,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交流、积累和运用丰富的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积极采取措施,创设和谐的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笔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设和谐课堂

首先,课堂是一个情感表达场所,教师面带微笑、用温暖而有鼓励的话语亲切地与学生交流,有利于产生师生间无心理距离的课堂,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这对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转化为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困生、鼓励提出不同意见且不懂就问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因为担心出错而有一种紧张的心理,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以尊重,对课堂提问紧张的学生要说“Take it easy”,而不是嘲笑他们;对答不出的同学要说:Never mind,而不是罚其站立;对回答错的同学说一声:Can you think it over again?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不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教学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头开好了,基础打好了,成功就有望了。在教学中,笔者就以此作为切入点,采取如下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讲课时的眼神、表情、语调的变化,并配合必要的动作来激发兴趣。让所有学生在自由愉快的气氛中自主地交流想法,激发他们的灵感,并以此来解决问题,共同提高。

2.利用简笔画、图片、电影、声音、多媒体等创设真实情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读和多说,使其主动运用单词,尽量模仿地道英语,创造开放性学习的氛围。这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促使他们更乐于学习,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内容。

3.利用英语故事和诗歌,开创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讲述名人好学及成功的典型例子,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英语诗歌,能使其学到地道的英语、领悟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融洽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分层教学,整体参与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战场。而在这个“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场所中,学生是有差异的,同样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学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书面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善于形象思维,如此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集中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倘若教师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学,这是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对同一堂课的理解及领悟多少有区别,故在平日备课时,笔者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隐性尺度,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协调的分层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任务,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提问方式、问题难度、学生帮扶互助、指导与反馈等作出精心安排,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类学生的要求做到具体、贴切,做到分层次分步骤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兼顾好、中、差三类学生,组织其各尽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合作并完成任务,使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对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学时要起点高、节奏快,要求这些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一步到位;对基础差、分析理解及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学时要起点低、节奏慢、反复练,允许这些学生逐步掌握已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表现及达到的目标,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怀有不同程度的喜悦,充分开展双边活动,创建和谐、互助与积极的学习课堂,从而达到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主的目的。

四、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外语学习策略是指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它涉及到学习背景、学习目标、个人知识、学习惯用法和技能及学习中的自我监控与调节等各种与学习有关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路者,不再占主体地位,课堂的中心是学生。所以,教师的任务是把获取知识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精讲多练、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明,并且能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精讲不仅要保证课堂练习的数量和时间,而且要讲究练的方法,提高练的质量。只有将讲授、阅读、听说和练习有机结合巧妙搭配起来,才有利于学生学会总结所学的内容,归纳知识点,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做到懂、熟、会,并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与否都有赖于教师的教导。教师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新课、听课、记笔记,独立完成作业、复习功课,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五、加强阅读技巧的教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进行《新目标英语》阅读课教学时,笔者认为英语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阅读技巧:

1.找出段落的主题句。一般说来,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叫做主题句,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或阐述。整篇文章的主题就是通过这些主题句表现出来的。据统计,大约80%的主题句位于段落的首句,其他大约20%多是尾句,但也有时是中间句。因此,我们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各段的首、尾句来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

2.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中考的短文阅读要求生词量在3%-5%,即每一百个单词中就有三至五个单词是学生没有学过的。平时过分依赖字典,每遇生词必查字典的学生,在考试中一见生词就头脑一片空白,必然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的正确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告诉学生所阅读的是语篇,不是单词和单句,要通篇理解全文,不必了解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对于不认识的生词应从上下文中猜测或推测词义。如九年级第一单元阅读篇的1b、3a就是这种练习。教师应教会和训练学生利用上下文中的同义关系猜测词义、利用上下文中的反义关系猜测词义,根据整个句子的意义猜测词义以及利用语法、构词法等知识来猜词悟意。

3.预测和推断。预测也是重要的阅读技能之一。阅读文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获取信息,而是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我们可以通过文章标题、插图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上文预测下文、预测文章的结尾等。

六、更新评价,查漏补缺

新课程评价改革指出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即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来总结得失,激发起更强的参与性和责任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评价结构,提高学习技能。

因此,在每一节课、每单元教完后笔者都要求学生进行评价和信息反馈,随时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遗忘程度。学到一定阶段让学生自己小结,这样学生才会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发现问题及时弥补,进一步提高自己。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所以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

总之,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宗旨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每一节课,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石浦中学 315700)

论文作者:郑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论文_郑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