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心灵、砥砺前行论文_马玉婧

净化心灵、砥砺前行论文_马玉婧

马玉婧 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836599

【摘要】对于不想来上学的孩子,父母老师常常束手无策,各种手段方法轮番上演,可是效果可能并不理想,本文作者以心理咨询案例手记的方式,为大家呈现如何挖掘孩子内心世界,找到关键原因,并进行逐步引导的过程,以便给老师和家长们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启发。

【关键词】不想上学的学生;心理咨询;开始复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117-01

因为是学校心理老师,职业的原因,常常接触到一些不想上学的孩子,算的上是他们的知心姐姐啦,对于他们不想上学的原因,我或许比家长了解的更贴切,因而也更能帮他们找到回学校的勇气。下面将咨询的过程与大家分享。

一、案例背景资料

小雷(化名)是父亲带到咨询室来的,他已经整整一个学期没有上学了,每次都想在新的起点(如周一)开始去上课,可到了周天的晚上就开始变卦,父母软硬兼施,他是毫不松动,且情绪不佳的时候会和父母找茬,把父母闹腾的不得了。去医院心理科看过,服药(调节情绪的)一个月,情绪失控(向父母无故发火)的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新学期开始了,本来信誓旦旦要来上学的他,又变卦了,开学已经三天了,焦急的父亲好说歹说把他哄进了心理咨询室。

二、心理咨询师的观察

通过交流,发现小雷不是真的不愿意上学,在他的心理反而比谁都想上学,因为他提到高一的时候,他在班级中是前五名,后来分科分班了,松懈了一阵,成绩便下滑了,自此开始找不到之前学习的节奏了,开始不断地请假,这中间也尝试过来学校上课或者出去补课,可是发现自己听课效率不好,几乎听不进去什么,觉得愧对父母花的钱,所以就更不敢来学校了。

三、咨询关键过程

我问他:“如果你不上学了,打算干什么呢?”他说:“不知道”,我问他:“是不是在你的心底压根没有放弃过上学?”他点点头说:“是的”。

搞清楚他心理的底线之后,我问他:“那你是不是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就是等自己能回到当初成绩优异时良好的学习状态,然后才去上学”他的眼神亮了一下有黯淡下来说:“就是这样,可我就是怎样都回不到当时的状态了”

“然后就陷入了死循环,对吗?”我说,他略微吃了一惊,好像被我说中了似得说:“就是这样的,我越想等状态好了再去上课,越等不到好的状态,然后就继续推迟复学的时间……”

“就这样周而复始在痛苦中轮回!”我做出情感反应。他痛苦地点点头回应我的共情,眼神中带着渴求。

我明白他的意思,开始引导他,坚定地说:“如果你不去上课,就永远也找不到你想要的好状态”。他没想到我会这么说,抬头直直地望着我,在等待我继续陈述理由。

我清了清嗓子(为了表示重要性)继续说:“因为你想要的是好的学习状态,这个状态不去在学习中找是回不来的,天天待在家里休息,貌似在给自己减压,可是越是什么都没有学,头脑中越是焦虑,所以永远都不可能真正找到以前那种轻松面对学习的积极心态”。他点点头表达认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所以我们必须回到学校,开始学习,慢慢地那种状态才能找到。”我说。他听到这里迫切地解释:“可是我也试过很多次,根本学不进去啊,注意力不集中,完全不在听课的状态”

“先别着急,我明白你那种感受,在落课太多的情况下,自己要是再着急想要快速跟上,确实会倍感压力,焦虑过度必然不能专注地听讲和学习”我耐心为他解读原因,他说:“嗯嗯,我明白,可我不知道怎么缓解焦虑啊,这种感觉一出现,我就感觉很难受,觉得对不起父母花钱让我来上学,然后就想逃离课堂”

我说:“这就是焦虑的表现,不是你一个人这样,我曾咨询过的很多学生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包括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只要一个人想要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的人,就会常常受到焦虑的困扰,换句话说适度的焦虑是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朋友,如果一味想把他赶走,他就会变本加厉地袭扰我们。”

“现在我就教你与焦虑和平相处的方法——就是暂时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他疑惑地等待我继续解读,我确认过他的眼神后继续说:“就想一口不能吃成个胖子一样,你这么久没有来上课了,想要一来就有好的学习状态怎么可能?”

他点点头期待我说下去,我抓住机会引导他:“你不觉得吗今天你能来学校心理咨询室就是一次进步,因为之前你都不敢来学校了”,他笑了笑说:“确实,但这里不是课堂啊?”

我说:“好吧,即便你明天去了课堂,什么也没听进去,也比今天进步了,因为至少你敢去课堂了,敢直接面对自己的恐惧啦”他点点头若有所思,我继续给他加油打气:“后天你来到课堂,一天九节课你只听进去10分钟,但这就比前一天进步了,大后天你听进去了半节课……如果你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这个方面,我相信你听课的效率会越来越高,焦虑程度会自然下降,不知不觉有一天你就又回到了之前渴望的学习状态”。

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甚至这样想过,他陷入了沉默,我给他理清思绪的时间,转而给他父亲建议:“在家里,尽量多发现他的优点和好的转变,发现了要及时给他表达出来,这对他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有的时候人们陷入某种情绪状态很难发现自己的进步,有人及时提醒才会幡然醒悟。”

“至于他的缺点尽量少说,毕竟他自己已经想的够多的了,家长再提及只能火上浇油,反而不利于他复学。”他父亲连连点头表示明白了。

咨询结束以后,第二天我偷偷问了介绍他来咨询的同事,了解到他已经来上学了,一周后又了解到他参加了新学期的考试,对于他来说这是非常大的进步,看到他已经逐步开始了正常上课的旅程,作为他的心理咨询师,我心中也被满满的价值感所包围!

四、咨询后记

关于不想来上学的学生,原因有很多,例如人际关系不良、社交恐惧、学习困难、网络成瘾等等,我们在做这类学生心理辅导时,要注意不要自以为是,拿自己的主观想法来评判孩子,要耐心地通过详实的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真正卡住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用苏格拉底式提问引导他一步一步打开心结,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本文通过一例不想上学后经过心理辅导步入正轨的案例,给大家呈现辅导这类学生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以便带给老师和家长们些许启发,题目也是为了凸显本个案的关键特点,不代表普遍意义。如遇到个别案例时老师家长要灵活运用不能刻意照搬,找准原因再下药是辅导成功的关键。

论文作者:马玉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净化心灵、砥砺前行论文_马玉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