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构建乡村初中地理活力课堂论文_陈丽萍

链接生活,构建乡村初中地理活力课堂论文_陈丽萍

(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第一初级中学,广西 玉林 537029)

摘要:初中地理是一门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地理课程包含的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基础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将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能够很好的达到新课标背景下对于地理教学的要求。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与生活链接,有助于突破初中地理教学难点,降低课堂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地理的科学探索精神。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刻板枯燥,需要教师将地理课堂与生活实际充分融合,构建一个生活化的活力地理教学课堂。

关键词:乡村初中地理;生活化;活力课堂;方法策略

在教育资源落后的乡村地区,普遍存在地理教学质量低的状况,初中地理教师对现代地理教学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乡村初中地理仍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停滞不前,素质教育没有落实在教学课堂上。乡村地理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正视地理课程在初中阶段的重要地位,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密切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地理课堂焕发出别样的活力与光彩。

一、链接生活,构建乡村初中地理活力课堂的意义

乡村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影响之下,教学课程主要以中考科目为主,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和高分数,地理被划分到“副科”之中,学习的课时和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学生无法提起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与热爱,课堂的教学效果处于负面状态。

因此,初中地理活力课堂的构建需要地方教育部门的重视,提高地理课程在初中阶段的地位。这才能促使教师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接受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把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模式渗透到课堂之中。有助于教师把乡村的地方性自然资源运用在教学之中,让教材中枯燥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信心;逐渐突破应试教育对于学生思想的禁锢,增添地理教学的活力,通过自我探究与自我观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地理学习之中,感悟地理课程中的自然之美。

二、链接生活,构建乡村初中地理活力课堂的策略

1.善于利用地方性自然资源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乡村地区教育资源虽然落后,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初中地理教师可把教学内容与拥有的地理教学资源相结合,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把乡村地理资源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在进行教学之前,对本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之后,在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之下,带领学生到实地进行探究实践,让学生进入到一个真实的地理环境之中,深入了解地理的实际内涵与本质。

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附近的自然环境进行实际考察,向学生讲解本地区的地理知识,用本地区存在的地理环境引申出课程所要学习的知识,在讲解到本地区的地形时,可运用设置问题的形式,对学生提出课程相关的地形知识:我国地形分布的类型、地形分布的特征等;在分析本地区的河流时,可引申出:河流的水文特征等地理知识,把枯燥的地理知识与具体实例相结合,改善地理教学的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和活力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设计

在乡村地区,初中地理普遍得不到重视,呈现出地理课堂可有可无的现象,所以在地理课堂上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致不高、态度不端正,如 :讲话、犯困、搞小动作等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导致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处于落后状态,影响了教学课堂的正常开展。初中地理教师要有教学设计创新意识,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课堂代入感,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教学的有效连接。

例如:在东南亚一节内容教学设计上,可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对所学区域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等进行讲解。教师提前给学生交代本节课的讲授方式,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充分的素材积累,以导游身份讲解相对应东南亚国家的地理景观。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展示PPT、图片等方式,以设计导游路线的形式进行课堂分享,带领同学们游览东南亚各国家的地理景观。学生可展示事先设计好的旅游线路,来讲解其中的旅游景观,以旅游景观为线,把课本的地理知识串在一起。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们锻炼整合知识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讲述的能力,让学生把知识与生活实际场景串联在一起,让地理课堂呈现出一片活力的气息。

三、发挥图表的实际教学作用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以及各类图表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地理学科之中的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分布、发展变化等,文字形式难以表述或展现,地图和各类图表展现的直观、简洁、准确的信息,是直观的文字表述所不能替代的。图表是地理知识的精华,是学生了解世界的另一种平直、简单的方式,是地理教师教学必不缺少的一部分。初中地理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好观察图表的学习能力,发挥图表的实际教学作用,把握学好中学地理知识的关键。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将各种图表展示出来,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让学生意识到地理图表不可忽略的重要性。教师可在班级举行地图的绘画比赛,可让学生以特定人数组成地图绘画小组,每小组共成员共同绘制参与活动的地图。教师在班级内进行优秀地图评选,绘制出最优地图的小组,可获得地球仪等学习地理的工具,并展示在班级内,让学生在此之中能获得地理学习的成就感。这能让学生熟悉绘制地图的同时,通过竞争的教学方式,调动班级地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最大优化。图表的展现能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课堂教学中,教师整合、优化图表教学资源,恰当运用以图表为主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灵活多变,从而真正构建灵动活力地理课堂。

【结论】

地理是初中的学生学习到的新课程,乡村地区受传统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学生把地理学科当成是可有可无的,从而导致乡村初中地理课堂的低效率。因此,乡村初中地理教师要顺应新课改的浪潮,注重地理学科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连接,注重培养地理核心素养。面对乡村地理教育的落后现状,初中地理教师更应创设新型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农村初中地理活动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宝堂.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2]孙芳芳.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3(03)

[3]刘志强.新课标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何仕宏.研究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及对策[J].南北桥.2014(5).

[5]李晶.初中地理课堂低效现象对策[J].课堂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2(Z2).

论文作者:陈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链接生活,构建乡村初中地理活力课堂论文_陈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