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情景教学探究论文_杜建国

数学课堂情景教学探究论文_杜建国

陕西省韩城市先锋中心小学 杜建国 715409

【摘要】:数学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实际情况、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向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背景材料。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提高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和发展能力的欲望,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新颖教学、情境实践、效果、

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应起引导与组织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带有创设性问题的教学情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吸引他们学习新知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培养有效的教学情境

1.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求知欲。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以兴趣激发动机,促进思维和想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情境的创设形式有很多,可以是一幅美丽的图?、一篇动听的故事、猜谜语、一个游戏活动等。情境的创设应目的明确,与教材相结合,联系实际,其内容和形式应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一种愉快充实的活动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都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进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更有利于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知识的体验和理解。

二、课堂情境创设的?则

1.趣味性原则。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充分表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才能使教学内容深深触及学生的心灵,才能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成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去仔细观察、合理想象、努力思考、积极探索,最终形成数学知识,从而牢固记忆并进行创造性地运用。

2.现实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选择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

此外,还有动态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诱发性原则、认知接近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等。

三、课堂情境创设的一些方法

1.直接利用现实的生活情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一年级在进行教学测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量一量课桌,用脚步测量班级前门到后门的距离等,让学生理解单位长度的含义。教学二年级的《时、分的认识》时,教师设计在一分钟内分组进行涂色、口算、写字、把脉,切实感受一分钟的长短。教学二年级新教材的《角和直角》时,教师就让学生拿着三角尺去寻找身边的直角。

2.模拟现实的生活场景。“一切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每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为数学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 教师在练习中提出怎样付一元钱的公交车费。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 有的说付1 元,有的说付2 个5 角,还有的说付10 个一角,也有说付5 个2角,等等。在模拟现实生活场景的运用中,发展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搞清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再如, 生活中的“租车问题”、“打折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而又熟悉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身边的生活情境,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3.借助实物演示。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之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块不规则的橡皮泥,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把橡皮泥变成长方体”或“把橡皮泥放在水中”等想法,这时,教师同时将学生的想法演示出来,让学生观察橡皮泥是怎样变形的。接着可以出示一杯水,再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这?水的容量。最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把橡皮泥与水转化成长方体?”让学生在讨论中抽象出这些物体的转化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将未知归结为已知的条件中去。

四、课堂情境创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简单有效。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民币的时候,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老师:谁来说一说,课余时间你喜欢干什么?(学生回答)猜一猜,老师下班后喜欢干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回答上街、购物等。)然后课件演示了“小兔当家”的故事:妈妈不在家,先到超市买食品付钱;投币后乘公共汽车回家;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在储蓄罐里。老师:看完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丰富多彩,教师费了很大力气才引导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币,从而引出了主题。

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已被广大教师认可并在课堂上加以实施,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的教学情境不是为了观赏,教学就如平常生活,简单有效才是真,应该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学有趣的数学,学鲜活的数学;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鲜活的数学,在实际应用中学数学。因此,在情境创设时要注意简单有效。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又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论文作者:杜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数学课堂情景教学探究论文_杜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