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灵动生命,实践生本教育论文_夏萍遥

激扬灵动生命,实践生本教育论文_夏萍遥

夏萍遥 广元市上西中学

2012年下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成果汇报会。那是我第一次听说“生本”,第一次听说郭思乐教授,第一次听说“教师是生命的牧者”。之后,我点击了生本教育研究网,里面的生本研究、案例报告、经验荟萃、经验交流再次让我认识了生本,对生本教育有了初步的理解。2014年11月,我到生本教育发源地广州参加了一次全国生本教育课堂大赛,对生本教育有了更大的好奇心,也为生本的力量而为之震撼。生本教育它是一个理论,它也是一个模式,但它首先是一个理论,它具有科学性、深刻性、系统性。生本教育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和张扬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生本教育强调,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也就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拓展。一切为了学生(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行为观)。为此,我的思想历经先感知、边学习边实践、为之感悟的洗礼过程。2013年9月我在我所教班级实践生本并大胆提炼出适合我班的班级管理模式——七线式班级管理,感悟颇多。从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的生本课堂实践也感悟很多。

一、课堂教学感悟

1、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模式,更是一种理念。开始我对生本的认识很不成熟,认为只要按那几个步骤的课堂就是生本课,越热闹的课堂就越像生本课,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之后我渐渐发现我没有把握这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形式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生本教育,要把模式变成理念。生本教育就要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尊重、赏识、理解、关注、关爱学生,真正让学生得到发展,换句话说“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课是生本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都是服务于生本课堂的,并不是每一节课学生都完全自学、完全讨论、完全由学生表现,教师一言不发。生本教育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但不是抛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光让学生合作、交流、展示,不让教师说话。课堂上,教师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能在学生摇摆不定或一头雾水的时候能做到“拨开云雾见青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我的生本实践教学案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的内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先设计前置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说说你的方法?(看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有新意)。问题简单开放,但做到了先学后教,目的是建立自我知识体系,为深入学习做准备。课前5分钟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综合本组6位同学的自学成果,为小组展示做充分准备。讨论完成后是展示质疑,突破重难点。课上各小组争取上台展示,分享课前自学到的知识和讨论的结果并提出本组的疑惑问题,其他小组可以帮助解决。教师在学生展示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待学生讲完做适时地关键性地指导来完成本课内容的深入学习,时间可能在20分钟左右。学生展示的方法有:(1)画几个三角形,通过度量得出∠A+∠B+∠C=180°(2)通过拼合

(3)由拼图想到的严格证明(讨论到激烈部分)教师点拨:你知道过一点作一边平行线的这个辅助线的理由吗?引发学生思考)

最后教师点拨提高,点出重点,点到精要处,帮助学生巩固提高。我们要从丰富的拼图活动中发展思维,也要通过严格的逻辑几何语言说理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三角形的内角和证明是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的巩固与应用,也是后面解决初中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并分享其它奇妙的方法。通过这一教学案例我更加感受到了生本教育洋溢着生命活力的;生本教育中的学生是自信的、快乐的;生本课堂中,学生人人都参与,个个都思考,一个惊喜接着一个惊喜。

二、班级管理感悟

2013年9月我在我所教班级实践生本并大胆提炼出适合我班的班级管理模式——七线式班级管理,感悟颇多。

班级管理团队为七条线,这个管理团队几乎包含了班级的所有成员,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在班级工作中,每人分工明确,主动自觉参与管理。第一条线,班级纪律线,由(班长+纪律副班长+纪律委员+纪律组长)组成。第二条线,班级学习线,由(班长+学习副班长+学习委员+学习组长)组成。第三条线,班级卫生线由(班长+劳动委员)组成。第四条线,课外生活线,由(安全委员+生活委员+QQ管理员)组成。第五条线,班级活动线,由(团干部+文娱委员)组成。第六条线,班级各项事务的统计,由(班级统计员+小组统计员)组成。第七条线,班级学科线(由代表线+各科学习组长组成)。各条管理线首先要明确责任,然后是各负其职开展工作施行自主管理,每周一小总结,一月一大总结。

两年尝试下来,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增强了,能够主动参与到班级中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集体意识也大大增强。在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个性特长也有所发挥。最主要的是告别了班主任老师天天站在讲台上唠叨而学生任然我行我素的时代。

以后我将继续把“生本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一如既往的相信学生,相信生命的自然之力。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够借生本之力真正地激扬鲜活稚嫩的生命,让上西中学的校园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牧场。

论文作者:夏萍遥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9

标签:;  ;  ;  ;  ;  ;  ;  ;  

激扬灵动生命,实践生本教育论文_夏萍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