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严与爱论文_魏亚军

教育中的严与爱论文_魏亚军

摘要:班主任工作中的“严”,是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学生的认真管理和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既要严格要求,但又要坦诚爱护,得不到师爱的学生比得不到母爱的孩子更感到委屈。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严与爱

伯林斯基说:“爱,应该是教育的工作,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正确处理好教育中严与爱的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一招。

一、严出于爱,爱寓于严

俗语云:“严师出高徒“,孟子也主张教师要严,他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该方的就方,该圆的就圆,但是,对学生的严,必须以爱为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情心,对人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师才能的血和肉,教师不能是一个冷淡无情的人”。可见,教育成功的奥秘之一,就是对受教育者无比深厚的爱。所以,只有把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师生双方心里的协调,从而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

如对待屡犯错误的学生,如果教师不是以爱学生的态度出发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而是不问青红皂白之痛骂一顿的方法,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会使学生变得冷漠绝望,甚至以失望的态度对待教师。倘若能将严厉寓于爱中,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感受到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们充满人情的关切。

15届九年级(3)班有位姓张东兴,平时学习不刻苦,生活上吊儿郎当,作业也常常不交,于老师顶牛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他的智力较好,反应敏捷,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由于“不好”的表现造成了他成绩的不好,真令人惋惜。为此,我首先从多方面接近他,与他谈心,而谈话内容并不是与纪律,学习很相关的话题,好像是漫离。我开始了稍有目的的对话,帮助他分析形势,要求他用自身的优势去追赶前排的同学。并多次写信给他父母,信的内容让她看后再带回给家长,以求取得家长的配合,他也经常带来家长的回信。慢慢的,小张感到老师不是背后告他的状,而是实实在在地指出他的不足,是真心实意的爱护他。他从内心感激老师的帮助。产生爱的效应后,我开始对他提出较严较高的要求,要他切实加强纪律性,争取时间查缺补漏,有时在上完第七节课后还要她独自留在教室加“小灶”,每天的作业完成后离校,这些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他非常理解,好的现象出现了,纪律性大大加强了,对老师文明礼貌了,成绩稳步上升了……对此,我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我还发现他喜欢绘画,而且基础较好,就委任他为办宣传委员,叫他负责协助班墙报的出版工作。面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与爱护,信任,小张激动了,心中理想的风帆,再度被老师爱的春风扬起……

二、严而有方,严不出格

学生的情感世界同样极为丰富,特别是当今社会,学生对新事物富有好奇心,甚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理想的教师形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单靠简单的说教是不行的。笔者曾以《假如我是班主任》为题,要学生作文。对此,学生很感兴趣,都尽情滴描述自己心中的班主任形象。有的写道:“假如我是班主任,我一定不粗暴的对待学生,如果他们有错误,笔者就讲故事给他们听,让他们在有趣的故事中受到启发”,还有的说:“假如我是班主任,我一定要做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台教书的机器”。这是多么纯洁的语言,多么真挚的感情啊!从中,我好像听到了同学们满怀期望的心声。他们需要老师的严格要求,但更需要老师的爱。所以,班主任工作中一定要严而有方,不能出格。

2014年下学期,笔者担任七年级新生的班主任,当时班上有个女同学,性格内向,脾气倔强。考入初中时她语文,数学的总分166分,属于优秀生之列。进入中学后,我并没有再作深入的调查了解,由于这个学生学习不太努力,又较喜欢看课外书。开学不久,成绩明显下降。为此,笔者多次批评教育他,但都无济于事。最后笔者急了,兴师动众地请来家长,并当着他和家长的面数落起来。家长一气之下,狠狠地打了孩子几个耳光。顿时,这孩子像发了怒的狮子,冲着家长和我吼叫起来:“我就是不学,永远也不读书了,你们打死我吧”!说完就往附近的江边跑去……孩子的吼声,深深地刺痛了我。突然意识到,对这个学生的教育失败了。我的教育方法不对头,过于急躁,严得有些出格。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我使我认识到,对学生要严而有方,不能出格,过分的严厉,学生接受不了,这样的“严”,并不是爱,因此,班主任必须很好掌握严与爱的尺度。记得《三字经》中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笔者认为应该再加上一句:“严不当,也是错“。

三、严与爱的紧密结合

一提到学生,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认为要关心爱护学生不可以对学生放松要求,有错不批评,迁就,放任。这就错了。在教育学生上,严与爱是统一的。严实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一种教育方法,如果真心爱护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给予批评是应该的,但教师的批评要有情有理,学生才易接受,”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任何教育离开了感情的润滑作用,只能是硬邦邦的说教。呆板,没有血肉的说教越多,引起的逆反心理就越重,教育效果也越差。所以,严与爱是紧密结合的。2016年上学期的一天晚上,政教处正在批评我班的小王同学因病服药而没有按时就寝,师生互不相让,差不多成了僵局,另一位老师讲我喊去。我一了解,情况是这样的:下自习后,这位学生因为感冒去一位老师家煎药,由于耽误了一段时间,回到宿舍就寝时,便迟到了。弄清情况后,我既要维护教师的威信,又要让学生乐意接受,便说:”你没有按时作息就是违反了学校纪律,老师要你按时作息是出于对你的关心。但是,你今天就寝迟不是你无视学校纪律,而是你身体不舒服造成的“。说完我又问她病情怎样了,并说明天为他煎药,还叮嘱他要注意保重身体等等。我这不动声色的几句话,既是对他严格要求,又是对他充满爱意,说的这位学生低头不语,制动向老师承认刚才态度不好……可见,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严格要求与对学生的真诚爱护的紧密结合。

总之,在班主任工作中,不仅要有严格的纪律,必要的权威,更需要崇高的师爱。有了师爱,严格的纪律就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班主任的权威就会淡化为毫无教育痕迹的服从。

(作者单位:安徽省濉溪县陈集中心校 235128)

论文作者:魏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教育中的严与爱论文_魏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