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型肺癌影像诊断一例论文_韦金强

空洞型肺癌影像诊断一例论文_韦金强

(广西水电医院放射科 广西南宁 530219)

一、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3月,伴胸痛、胸闷,咳粘液浓痰,时有发热,最高38℃,抗炎效果不佳,外院诊断诊断慢性肺脓肿。入院后行平片及CT平扫检查。诊断右上肺脓肿,肺癌待排除,自述于曾于乡镇卫生院抗炎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两侧胸廓对称,右上肺扣实音,两肺呼吸粗,两肺可闻及少量啰音,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二、平片及CT检查所见:

右肺上叶前段见一大小约4.7cm×3.7cm×4.3cm的软组织块影,边缘不规则,内见一大小约2.4cm×2.4cm×2.1cm的空洞影,内壁不规则,内见多个壁结节,未见钙化及脂肪密度影,未见明显分叶及毛刺,周围未见卫星病灶,邻近胸膜受累,右第2、3前肋骨皮质不连。右中叶内侧段及左肺下叶舌段见少许斑片状影,边缘欠清;余肺叶未见异常。气管、支气管通畅,肺门、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影。双侧胸膜腔未见积液。

三、诊断及诊断依据:

本病例肿块具有以下特点:(1)男性,56岁,左肺上叶前段肿块;(2)肿块未见明确分叶及毛刺;(3)肿块密度不均匀,见一巨大薄壁空洞,内未见气液平面,未见偏心小斑点钙化影;(3)空洞内外壁可见结节;(4)肿块累及相邻胸膜,右侧第2、3前肋受累。上述征象提示肿块虽然没有分叶及毛刺等典型周围型肺癌征象,但该肿块出现的大于2.00cm大空洞、局限性壁结节、累及相邻胸膜、右侧第2、3前肋受累等特征,还是要考虑恶性占位性病变,故首先诊断为“右肺上叶周围型肺癌,累及右前外侧胸壁、第2、3前肋可能性大。”病理诊断为“(右上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物大小6.0cm×6.0cm×2.5cm,侵犯胸膜及胸壁横纹肌,支气管残端无癌残留”。

四、讨论

(1)空洞型肺癌又叫肺癌空洞,是周围型肺癌的一个特殊类型,发病年龄多较大,一般为45岁左右,鳞癌多见,临床多以咳嗽、咳痰作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例可有间断性咯血或发热病史。空洞型肺癌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癌细胞沿肺泡或肺泡间隔不规则生长,形成肿块。不规则生长的癌性肿块内常供血不足,易产生缺血坏死,当肿瘤细胞侵犯相邻支气管,引流出坏死物质,形成空洞,也有学者认为,癌性空洞的形成可能与病变生长方式及病变内不断生长的溶酶有关。[1]

(2)周围型肺癌指肺癌发生于肺段或肺段以下支气管的肺癌,可见于多种组织类型肺癌,以细支气管肺泡癌和鳞癌多见,也可见于鳞癌和小细胞癌等类型肺癌。周围型肺癌以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结节或肿块,绝大多数成分叶状,周围可见短毛刺,棘状突起,肿块内可见空泡征,有时可以见到支气管截断征象。周围型肺癌中,空洞发生率并不是太高,有学者统计,周围型肺癌空洞发生率为2%~16%,其中鳞癌占80%,腺癌和大细胞癌占20%。[2]周围型肺癌空洞多为偏心后壁小空洞,一般来说,周围型肺癌直径小于2.0cm者很少发生空洞,肿瘤直径越大,空洞发生率相对提高,这可能与肿瘤坏死液化有一定关系。癌性空洞壁较厚。壁内缘凹凸不平,可见壁结节,一般壁厚超过16mm者多为恶性,小于4mm者则多为良性。[3]壁结节对于空洞型肺癌诊断具有较大特征性表现;也有少数肿瘤可液化可形成薄壁,此种空洞型肺癌与结核在影像表现上较难鉴别。

(3)肺癌空洞壁强化明显,肺癌强化净增30.45 ±12.15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14.57±11.43Hu恶性结节增强后CT值升高呈速生速降型,大约2min形成强化高峰,然后迅速下降,而良性结节特别是结核球增强后CT值缓慢上升,无明显峰值出现。有文献报到,认为强化值≤15Hu作为判断良性结节的阈值[4],高于15HU则为恶性结节,对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强化值15HU作为鉴别良、恶性结节的阈值,从理论上讲,空洞型肺癌结节的强化程度取决于肿瘤供血血管,造影剂进入血管外间隙的数量及结节的富血管度。空洞型肺癌的富血管度明显高于良性结节。螺旋CT增强动态扫描中,时间-密度曲线对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二)鉴别诊断:空洞是肺内组织病变坏死液化后,与支气管相通,坏死物经引流支气管排出,空气进入形成,病变常见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及真菌病,少数肺梗死、肺转移瘤、炎性假瘤、坏死性肉芽肿及寄生虫也可形成空洞。[5]

1、肺结核空洞:肺结核空洞是由结核杆菌引起肺部特异性慢性炎症,肺结核多发于年轻人,常有午后低热及夜间盗汗等结核典型征象,病变有特定好发部位,易发生于两肺上叶尖后段及上叶背段,病灶特点较为分散,密度不均匀,空洞多为薄壁空洞,内壁光滑,周围可见多发索条状及卫星病灶影。 结合临床痰检可确诊。

2、肺脓肿空洞:肺脓肿是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实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化脓性肺炎。继而发生液化、坏死和脓肿形成。临床起病急,多有高热、咳嗽、胸痛等临床症状,脓肿破溃进入支气管则咳出大量脓臭痰,影像表现上含有气液平面的空洞是其特征。病变发展初期病灶呈较大区域内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病灶一侧常紧贴胸膜,随着疾病发展,逐渐融合呈大片状,进而大片状阴影中出现多发低密度灶,再液化呈多个小透亮区,最后融合呈一个大空洞,急性肺脓肿内壁通常是光滑的,也有部分病灶空洞内壁也可凹凸不平;肺脓肿空洞内常可见气液平面,可伴有少量胸腔积液,或者相邻胸膜增厚,少数肺脓肿治疗不彻底,可破溃进入胸膜腔,形成脓胸或局限性脓气胸,病变好转,影像表现为周围渗出性病变吸收,病变范围缩小,空洞缩小、消失。如治疗不及时,病变迁延,可发展成慢性肺脓肿,典型表现为多房空洞,多支相通,多叶受侵等“三多”表现。并发脓胸及胸膜肥厚时,则肋膈角消失,肋间隙变窄,并可有肋骨骨膜增生。

3、真菌性肺炎空洞。在临床上,真菌性肺炎并不少见。某些全身性疾病,如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及器官移植患者,因为长期使用光谱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导致体内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力减低叶可引发真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种类繁多,多可引起空洞性病变。比较典型的是曲霉菌感染。曲霉菌寄生于肺结核空洞、囊状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或肺囊肿内,形成具有特征性的曲菌球。曲霉菌空洞大小不一,可多发,曲菌球也可以大小不一,呈球形或者类圆形,曲菌球可随着身体体位变化而移动。早期曲霉菌病CT表现曲菌球与空洞壁之间可见“新月状”或“日晕状”稍低密度影,它的密度低于中间曲菌球密度而高于周围肺组织。有报道认为早期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与肺结核、过敏性肺炎、肺脓肿鉴别较困难,在急性肺霉菌病期,CT表现晕征及新月征较特异,可作诊断的主要证据[6]。

本例空洞型肺癌影像表现上较为典型,具有空洞型肺癌特征表现,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分析复习其影像表现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今后影像诊断空洞型肺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武乐斌,崔允峰,柳 澄,等.胸部疾病影像学图鉴[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3.

[2]孟庆学等主编《实用CT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7ISBN978-7-5023-6315-4。

[3]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ISBN7-5046-1778-4

[4].Swensen SJ, Viggiano RW, Midthun DE, et al. Lung nodule enhancement at CT: multicenter study. Radiology.2000, 214:73-80.

[5]李铁一,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5-55

[6]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87-700;788-789.

简介及联系方式:韦金强,主治医师 ,从事CT诊断17年 ,研究方向:胸部CT诊段。地址:广西南宁市银海大道88号(530219),电话:18277102797,电子邮箱:328958221@qq.com

及产科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初产妇的心理护理,减少产妇的不良情绪,能有效减少剖宫产几率。

【参考文献】:

[1]陈伶俐, 钟平, 周青霞,等. 孕妇学校干预对初产妇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 中国健康教育, 2016, 32(10):896-899.

[2]王燕, 张佩英. 产前焦虑与分娩方式选择意愿的相关因素分析[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5(4):288-291.

[3]张红宁. 初产妇产前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6):899-902.

论文作者:韦金强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空洞型肺癌影像诊断一例论文_韦金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