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谢与“福庄今乐福轩”_姚燮论文

姚燮与《复庄今乐府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乐府论文,复庄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们对姚燮的名字并不陌生,他的《今乐考证》由于《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的刊行而成为戏曲研究者必备的参考书。然而,姚燮生前还曾编有一部大型的历代戏曲选集《复庄今乐府选》传世,则未必尽人皆知,笔者因在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工作,得近水楼台之便,有幸获睹此书之大半,故就所知将其人及是书作一介绍。

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疏影词史等,宁波镇海人。清道光十四(1834)年举人,博学多才,兼长书、画、诗、词、骈文,晚年致力于戏曲、小说研究。生平著述甚多,据《今乐考证》马裕藻跋所引蔡鸿鉴《文榷二编序》,姚燮之著述有《散体文酌》十二卷、《疏影楼词续抄》四卷、《玉邃楼词》二卷、《瑶想集诗》一卷、《西沪棹歌》八卷、《蚶城游览倡和诗》一卷、《息游园杂纂》八卷、《课见四子书琐义》一卷、《胡氏禹贡锥指勘补》十二卷、《夏小正求是》四卷、《汉书日杂》四卷、《四明它山图经》十二卷、《蛟川耆旧诗系》三十二卷、《今乐考证》十卷、《玉邃楼词学标准》八卷、《苦海航乐府》一卷、《琴谱雅音》一卷、《拇茧录》一卷、《洋烟述考》八卷、《狙史》八卷、《退红衫传奇》八卷、《梅心雪传奇》八卷及所编《今乐府选》五百卷等,又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条目《今乐考证》介绍,姚燮尚作有《评红楼梦》、《红楼梦类索》等书。今笔者将《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及本馆所藏姚氏现存著述列表如下:

姚燮的藏书颇丰,据其藏于本馆的《大梅山馆藏书目》统计,其藏书有3千余部。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军入侵镇海,姚燮举家避地鄞西,生活困顿,藏书也因此渐渐流散。其后姚氏藏书有不少归于宁波蔡鸿鉴所创之墨海楼,而墨海楼之藏书此后又归于宁波李氏(庆城)之萱荫楼。1951年,郑振铎南下杭州、宁波视察文物保管情况,得知萱荫楼之藏书后,亲自找到楼主李庆城,劝其将藏书捐献给国家,李庆城与其母方夫人同意捐出,于是,历经几代的私家藏书成为公有。根据郑振铎的指示,有极少量的萱荫楼藏书,移送北京,后入藏北图,而大部分的书则由浙图派员接收,据当时的一份报告表明,接收的书共有236箱,分装卡车三辆由宁波运回。这是浙图何以有姚氏手稿及其藏书的一个主要原因。然而,姚燮的《复庄今乐府选》并非于1951年的接收中所得,据馆人毛春翔所编的《浙江图书馆乙种善本登记簿》记载,此书是从一个名叫“俞子良”的人处购得。购书的时间在1954年夏,当时的馆长张宗祥在其所编《复庄今乐府选详目》最后云:“一九五四年夏,购得姚梅伯选抄乐府一百一十本,苦无细目,因为录此。原书凡百九十二册,今逸八十二册,不知是否尚在人间,真使人怅怅。海宁张宗祥记,时年七十三。”

因《复庄今乐府选》每册书根下标明册数序号及所选之曲名,且首册与末册均在浙图,故能知是书之总册数及所逸之册数。所幸的是,所逸的82册《复庄今乐府》尚有58册尚在人间,即天一阁藏有56册,北图藏有2册。尚有24册不知下落,犹“使人怅怅”。现将所逸的24册计45种(其中35种之全卷、10种之部分)的子目名称列之如下,以供有心者访求。

玉玦记、绣襦记(□□册)

桃符记、钗钏记(□□册)

琴心记65册

白兔记下、杀狗记、霞笺记、飞丸记、玉环记、赠书记、寻亲记、金雀记(75-77册)

玉合记下、四贤记一、二、三(80册)

麒麟阁、清忠谱、风云会、万事足、女丈夫、双雄记、琥珀匙、九莲灯(89-92册)

奈何天、凤求凰、巧团圆、满床笏、玉搔头上(129-131册)

风筝误下、比目鱼、慎鸾交、蜃中楼、意中缘、怜香伴、富贵仙、双错卺、合欢锤、雁翎甲(133-137册)

空谷香、临川梦上(139册)

双报应下、文星榜、报恩缘上(145-146册)

地行仙一二(149册)

金钿盒(176册)

《复庄今乐府》由墨笔抄成,楷体,非一手抄成。所用的纸张为姚燮自制的蓝格稿纸,单鱼尾,版心下有“大梅山馆集”五字。左右双边,除第一册原目录为半页十行,其余正文均半页十一行。是书第一册目录尾及各册最后一页左下角钤有“集虚林印”印(阴文)。是书大部分子目经过姚燮的亲自批校,每校一种戏,则在第一行右框外署上校勘年月,如“辛亥五月十六日灯下校”等字样,年款后钤有“复庄”(阳文)或“复庄校读”(阴文)印。从各册所标的校勘年月来看,是书之校勘(或抄写)经历了辛亥、壬子、癸丑三年的时间。辛亥年(1851)为咸丰元年,时姚燮46岁,则知是书估计在姚燮48岁时已全部完成。由于姚燮原目只有子目书名和作者,对所选每种戏不标所选之折(出)数及细目,故张宗祥在购得此书时,重新做了个《复庄今乐府选详目》附入。张目标明子目的名称、作者及所选折子的序号和名称。对于每册后的最后一种戏曲细目末尾,用小字标明“以上第××册”或“以上第××册至第××册凡××册逸”,对于逸的子目,用朱笔在其上方打一个直角,便于辨认。张目所用的纸张为浙江图书馆自制的蓝格稿纸,半页十行,单鱼尾,版心下方为“浙江省立图书馆”七字。张宗祥对入藏浙图的110册《复庄今乐府选》,也经过认真的校勘,匡姚氏所不逮。张氏之校勘用朱笔出校,每校一种戏,则在其末尾署上年款如“甲午五月初十校冷僧”等字样。浙图所藏之《复庄今乐府选》经过姚、张二人之校勘,堪为精善之本子。

是书之体例分衢歌、弦索、杂剧、院本、散曲、耍词六大类。衢歌下列厉鹗的《迎銮新曲》、吕星垣的《康衢新乐府》、梁廷柟(《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作王文治)的《浙江迎銮词》、柳山居士(《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改作曹寅)的《太平乐事》、无名氏的《万寿图》五种。弦索下列董解元的《西厢记》一种。杂剧选元明清的杂剧157种,院本包括元明清共247种。散曲包括元明清共18种,耍词2种,即冯梦龙的《夹竹桃》、《挂枝儿》。现将具体分类及种数列表如下:

与《今乐考证》一样,是书在体例和分类上也存在不当之处,如将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称为院本类已不妥切,王实甫的《西厢记》和吴昌龄的《西游记》为杂剧,不应归入院本类。陈与郊的《樱桃梦》、《灵宝刀》、沈嵊的《绾春园》、《息宰河》及黄周星的《人天乐》为明人的作品不应入清人院本中。此外姚氏还有失校处,其《今乐考证》已将《玉簪记》和《节孝记》冠于高濂的名下,且著录仁和人程文修的作品为《玉香》和《望云》两种,然此处却将《玉簪记》和《节孝记》隶于程文修的名下(《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已改正之)。另外,作者著录也很不统一,有时称字,有的用名,有的用号,此固然由于一些作家姓名无考不得不如此,但对于可考的作家应尽量统一。对于所选之作品,有全文照录的,有录其中几折(出)的。全录的为一些杂剧,因为杂剧较短,选录的几折,编者自认为是精彩的,有代表性的。

《复庄今乐府选》作为一部大型的戏曲选集,且经过姚燮本人和著名学者张宗祥的批校,有其不能被忽视的文献价值,具体说明如下:

其一,姚燮的校记、题识、评语是研究姚燮本人及所选作者作品的重要史料。姚燮所署的校勘年款并非千篇一律,有时会附带记上他当日的活动情况,这对于了解其生平事迹是有帮助的。如:“癸丑二月朔日,校于昙花楼,绣云侍。”“壬子腊月十六夕,雨。招绣芸、霞仙二姬侍研,校此已达旦。”“辛亥九月十九日,吴门寓楼雨窗校。”“辛亥十月廿一日校,时帆初子青啸庵涧南来。”“辛亥十月二十日灯下校,时从湘霞醉归。”“辛亥四月二十五日,病起遣闷校。”等等,这些一鳞半爪的记载对于了解作者的活动和交友不无裨益。有些戏曲后附有姚燮简短的题识,这些题识,或曲家的生平介绍,或对作品的简单评论,或过录人家的评论,有助于我们对曲家的了解和作品的理解。如:《康衢新乐府》末题识云:“赞皇令吕叔讷,阳湖人。其诗古文辞弁冕海内,著有《白公草堂集》。是剧为嘉庆己卯恭遇万寿昌辰,承直隶制府方公命所作。气息醰厚,洵足以揄扬休美,歌咏升平。”《艳禅》末题识云:“彦卿少年是美才,余因玉溪生得与之交。此折颠僧,盖彦卿为玉溪写照也。彦卿,吴门人,名复,并工医,曾为余题《忏骑图》。”《列子御风》末题识云:“此本从彦卿借抄,为瓶水斋旧藏写本。曲甚奇崛新炼,可以独树一帜者。”《芙蓉峡》末题识云:“此卷从张春水徵君夙雨茅堂书架检借,惜仅下半卷,未睹其全,《曲目新编》署林夫人作,误。”《牡丹图》末题识云:“朱君为乐府作手,其所著有《太极奏》、《玉素珠》、《轩辕镜》、《莲花筏》、《吉庆图》、《飞龙凤》、《锦云裘》、《瑞霓罗》、《御雪豹》、《石麟镜》、《缨络会》等约三十种,惜无传本。此从吴局写本录出,为俗伶改易,几乎亥豕不辨,姑存之以备一种。”吴昌龄《风声雪月》末题识云:“笔下澄秀如晓翠横江,是不食人间烟火者。梁子章云:‘此剧雅驯中饶有韵致,吐属亦清和婉约,带白能使上下串连无一渗漏,布局排场更浓淡疏密相间,洵不多觏之文。’”《簪花髻》末题识云:“君庸,松陵人,一本作君甫,名自徵。别有《霸亭秋》、《鞭歌妓》杂剧,俱未见。此折饶有浩瀚奇崛气。”等等。此外,姚燮对一些戏曲作简明扼要的点评,以眉批的形式出现,也有助于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如:《梅香》有眉批云:“《西厢》听琴形容在声上,此折形容在景上,所以较彼绝胜。”《岳阳楼》第二折有眉批云:“此调三排句最宜整炼,又宜一气呵成,似此方不愧冷隽。”《有情痴》眉批云:“提出老婆心是哭世,是骂世,愤激一时,畅快千古。”等等。

其二,《复庄今乐府选》收有大量的明清戏曲,由于各种原因,其中有一些明清戏曲已难觅传本,故是书所选的一些戏曲很可能已成为孤本。虽然这些选曲已非全本,但对于研究明清的戏曲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史槃有《双缘舫》传奇(即《合纱》),《复庄今乐府选》选有“投纱”、“惊噩”、“争婚”三出戏,徐朔方师《史槃行实系年》(见《晚明曲家年谱》)未曾述及这现存的三出戏。袁晋的传奇,《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认为其仅存《西楼记》和《鹔鹴裘》两种(见“袁晋”条目),然《复庄今乐府选》却收有其传奇《珍珠衫》的“哭花”、“歆动”二出戏。笔者将《复庄今乐府选》现存的子目与《中国丛书综录》(著录中国大陆各大图书馆现存的丛书及其子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主要著录中国大陆各大图书馆现存乾隆以前刊行的古书)、《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李修生师主编)及本馆的馆藏目录勘对,发现共有37种子目(清人杂剧6种、明人传奇2种、清人传奇28种、清人散曲1种)为上述的目录所不载,由于《中国古籍总目》尚未出世,海外的中国古籍书目也不能一览无遗,故上述37种《复庄今乐府选》的子目是否能称得上是孤本还很难说,笔者姑且将这37种子目列表如下,以俟有心人访其别本之有无。

《复庄今乐府选》中孤本子目表

标签:;  ;  ;  ;  

姚谢与“福庄今乐福轩”_姚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