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做”字上下功夫论文

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做”字上下功夫论文

坚持“教学做合一” 在“做”字上下功夫

王艳莲

摘 要: 本文以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为依据,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概括,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想法: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做”字上下功夫。要“做”,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经历“做”的过程;(2)学会“做”中解决问题;(3)改变传统“做”的模式。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做”;幼儿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解读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早形成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教学做合一”,是整个教育理论中的核心,也是“生活教育”理论中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思想。“教学做合一”在现如今的教育中也贯彻始终,不仅仅是生活法,同样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老师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生学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要根据自己最终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学生怎样学老师便怎样教。陶行知先生还阐释了这个思想:在做的基础上来教,乃是真教;学生在做的基础上来学,方是实学。不论什么生活的教学,都要如此,一以贯之。否则教白教,学白学,连做也是白做了。所以做才是学的中心,做才是教的中心。先生甚至还提出“教学做合一”本质上可以调换顺序,称为“做学教合一”才符合实际教学。

对于一个问题来说,老师如果用现成的解决方法直接传授给孩子,那填鸭式的教育必定是失败的,问题也并非完全解决了,真正的解决问题是要把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来。孩子通过做,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获得的经验类化,迁移经验,找寻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获得经验后,孩子才能带着经验去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教的方法、学习新的理论,学生才能获得人生需要的经验;只有引导孩子做,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做”是“教学做合一”的根本,也就是注重教育中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实施“教学做合一”,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把陶行知先生的理论思想真正融合进幼儿的日常教育中。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布局的主体应该是交通功能,其布置方式是根据主要客流换乘的便捷方式进行的,能够实现客流出城距离的最小化。乘客普遍存在趋近心理,在换乘条件便捷性、舒适性差的情况下,会出现混乱问题。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应该针对枢纽区域的实际情况,树立无缝换乘和零换乘的理念,在客流相互换乘较大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客流的有效疏散,应该留出足够的空间。

二、如何在“做”字上下功夫

(一)经历“做”的过程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幼儿教学也是如此。幼儿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某个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联系”的过程。让幼儿经历这种“做”的过程,不仅仅能获得知识,而且逐步能获得理解并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探索与创造的经验价值,从而逐步形成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一次在主题教学活动“元宵节”时,课前要求幼儿回家搜集有关元宵节的知识,然后要在课上进行交流。我们的小朋友非常认真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他们有的带来了图片,有的准备了小故事,有的学会了儿歌和歌曲。我组织了一个元宵喜乐会,以幼儿喜欢的形式开展。孩子们跟同伴分享了自己了解到的元宵节由来和一些民间故事,故事讲得生动有趣,用孩子们自己理解的语言去讲述,稚嫩的语气中透露着小骄傲;有的小朋友准备了歌曲《大家一起看花灯》和儿歌《花灯谣》,有兔子灯、金鱼灯、绣球灯等,这是元宵节的花灯传统,歌曲和儿歌中的花灯造型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兴趣;有的小朋友带来了灯谜,一个念,一群人猜,好不热闹。孩子们通过“幼儿与幼儿”之间交流的方式,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整个活动中我只负责了帮幼儿看不懂的灯谜进行复述。幼儿用他们之间独有的方式学习新知,最主要的是学会了主动学习,改变了传统“做”的模式,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最理想的。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无论什么事情他们都喜欢动手去做一做,而且幼儿阶段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动手“做”能让孩子的思维建立清晰的表象,因此“做”是幼儿获取新知、找到学习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提倡动手做,为孩子提供大量的操作机会,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我咋流氓了。你不要听外人瞎戳哄,他们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那种人。他们盼着你把事情做大,你杀了我,然后吃枪子,你老婆不又成了别人的老婆吗?自己的老婆成了别人的老婆,让别人天天搂着睡,天天弄那事,你在九泉之下做鬼也不踏实哩。

(二)学会“做”中解决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电路,利用蒙特卡罗算法模拟采样决定可配置缓冲器的位置和数量,最终提高芯片良率的时序电路缓冲器插入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提高芯片良率,而插入的缓冲器数量非常少.未来的工作将包括流片后的测试和配置.

活动表明:幼儿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不仅能更快进入游戏,而且对于游戏方法的进一步解锁有了质的帮助,使这种直观操作建立起的丰富表象为幼儿体会理解抽象的“游戏方法多元化”奠定了基础。可见,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经历“做”的过程,为孩子的经验积累提供了帮助,动手去“做”是孩子进行抽象思维的根源。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在年龄包括生理和认知上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在其认知过程中,动手操作起了重要作用。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幼儿的“做”,使幼儿在主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适应幼儿发展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活动“大象的鼻子”一课中,我把整个活动都安排了幼儿动手操作。活动一开始,我便让幼儿摸一摸活动的器材,让幼儿感知器材的特性,像长长细细的吸管、高高的瓶子、会流动的水,一下子变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也能让幼儿更充分了解科学小实验的材料。接着让幼儿自由探索,把水倒入瓶中,发现水并没有随着吸管流出来,幼儿在操作中就会产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明明水很多为什么没有流出来呢?有操作便会有疑问,有疑问便会有思考,有思考便会有成长。紧接着有的幼儿便会把盖子盖上试一试,果然,幼儿惊奇地发现,水随着吸管流了出来。那盖上盖子和不盖盖子有什么区别呢?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了解了科学实验的小奥秘,让枯燥的课堂“活”了起来,对科学活动也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幼儿探索之路铺上了一条路。

(三)改变传统“做”的模式

传统教育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所以经常出现“填鸭式”的教学。陶行知先生对此提出了意见并发表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因此,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同样,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对幼儿的教学过程中,我也经常反思,平时的教学方法幼儿是否适用?对于我讲解的内容幼儿是否能理解?如果仅仅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多操作,这样幼儿又能接受的了多少知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让幼儿也来做做小老师,讲讲自己的理解方法,是不是会有更多的孩子喜欢这样的方式呢?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努力在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情况下,在“做”字上下功夫。如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根据我的示范操作进行游戏,在纸杯顶端我画上了两两相同的简笔画,棋盘上也贴上了两两相同的水果图片。游戏属于比赛性质,在我跟幼儿介绍游戏方法时,我让他们先动手把相同颜色的纸杯放在了自己的所属棋盘上,如选择蓝色,便把所有蓝色的纸杯放在自己前面的所属棋盘上,一个纸杯一个空格。第一种游戏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对对碰,如选择蓝色,便把蓝色纸杯顶端的图案两两相同的叠在一起,用时较少的即为胜利。幼儿在动手操作时发现自己与对方的棋图案是一样的,既然可以自己的棋对对碰,是不是也可以跟对方的棋对对碰呢?孩子们在游戏中慢慢发现了规律,于是我引导他们动手与对方的棋对对碰,看谁吃掉对方的棋更快。善于观察的幼儿在动手游戏中一下便能发现游戏的方法。顺着幼儿的思路,我又让他们仔细看看棋盘上的图案,原来也有两两相同的,怎样才能让两两相同的棋一起被找到呢?孩子们经过了两轮的动手游戏,一下便被他们找到了方法,只要记住相同图案的棋在什么位置便好了。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为了使别人明白,对自己所教内容便自然而然地格外明白了。”幼儿为了教给同伴知识,自己首先要把内容吃透,在一个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中,幼儿自己便已牢牢掌握了知识。这种新奇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有了展现自己的舞台,同时也大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式中:p1为先导阀前腔压力;A1为先导阀阀座孔受力面积;m1为先导阀芯当量质量;B1为先导阀芯黏性阻尼系数;K1为调压弹簧刚度;x0为调压弹簧预压缩量;x为先导阀芯位移;D1为先导阀阀座孔直径;β为先导阀芯半锥角;Cp为阀口流量系数。

三、结论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强调以做为中心,在“做”字上下功夫。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断践行,在教学过程渗透“教学做合一”思想。教师调动幼儿“做”的兴趣,幼儿在“做中学”,这样的教学过程也会是一个愉快的知识积累过程,才能使“教学做”产生最大的效益。

作者简介:

王艳莲,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千灯美景幼儿园。

标签:;  ;  ;  ;  

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做”字上下功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