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儿歌的运用论文_王丽丽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儿歌的运用论文_王丽丽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淮海小学 046012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变枯燥乏味的课堂为形象性强、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巧妙编制一些数学儿歌,能很好地突破这个难题,让学生备感亲切、生动、易学、易记。把儿歌引进课堂要做到适度而有效、严密而科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突破学习重点、解决学习难点。

关键词:激发兴趣 儿歌进课堂 高效

加强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觉得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和掌握。那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解决数学学科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巧妙编制一些数学儿歌,能很好地突破这个难题。因为儿歌往往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读起来又琅琅上口,让学生备感亲切生动,易学易记。因此,一些脍炙人口的数学儿歌更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份智慧快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尝试用儿歌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低年级学生在刚接触数学时心中一片茫然,焦躁不安,充满了陌生感和畏惧感,显得非常紧张。教师适时运用儿歌教学,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想象,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兴趣。如在一年级新学期的第一堂数学课,我走进了课堂。望着下面一双双幼稚而紧张的眼睛,我用亲切的面容对着学生,用和蔼的声音引导学生说:“同学们,学习数学很重要,大家知道吗?”“我们先来一起朗读一首儿歌:学数学,很重要,工作生活处处要;学数学,作用大,建设祖国现代化;学数学,只要勤,我肯努力我就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阵朗读以后,学生的紧张情绪明显放松下来,课堂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为了培养学生正确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我还常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这样一首儿歌:“眼不离老师,脑不离问题;勤动脑多开口,聪明智慧属于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激励下,学习态度得到了端正,学习情绪慢慢稳定,课堂教学步入了正轨。

二、通过儿歌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和缺乏学习方法是教师常常遇到的棘手问题。教师经常运用儿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习潜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如在平时我经常引导学生背诵“五心”歌:“小朋友,要记清,上课千万要专心,作业千万靠细心,考试千万防粗心,纠错千万有耐心,补差千万别灰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和鼓舞,对学习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应用题时,我发现学生对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比较难掌握,就自编了一首儿歌教给学生:“谁和谁比,谁多谁少;知少求多用加法,知多求少用减法。”通过我的教学引导,学生经过理解和练习,较好地掌握了此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儿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点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学重点的传授是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如何把教学重点讲深讲透讲活讲懂,是任教者努力追求的至高境界。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巧妙运用儿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抓实质,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时,针对时间单位比较抽象、钟面比较复杂的特点,我设计穿插了这样一首儿歌:“小朋友,请记住,钟面数字十二个;两字之间有五格,一圈共有六十格;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我把儿歌的意思一讲解,配合利用电脑演示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边操作边讲解边练习,使学生很快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了问题的要害,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重点,既掌握了钟表知识,又培养了应用能力,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实在。

四、运用儿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交汇处和新旧认知矛盾的结合点。传统的难点教学,教师常用“授予式”和“告诉式”的教学方法,过于平铺直叙,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牢,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教师灵活运用儿歌教学,能够从最佳的角度切入难点,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明晰,识记更加牢固,眼前豁然开朗,收到“快刀斩乱麻”的效果。如在教学“比较两数大和小”时,我编了这样一首儿歌:“比较两数大和小,要用大于、小于号。尖尖脑袋对小数,开口望着大数笑。”从课堂实践来看,学生在第一课时就掌握得非常好,而且在以后很长时间不容易忘记。在教学“混合运算”一课时,针对学生由于较长时间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开始时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这一实际情况,我又引用了下面一首儿歌:“加减乘除是一家,我们学习要用它。加和减是弟弟,乘和除是哥哥;两个弟弟一样大,两个哥哥一样大,哪个在前先算谁。哥哥走在前,弟弟走在后,先算乘和除,后算加和减。妈妈的怀抱是括号,括号里是谁先算谁。”在我的课堂引入下,结合转化与应用,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争先发言,学习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被慢慢化解了,效果很好。

把儿歌引进课堂要做到适度而有效,儿歌也要做到严密而科学,使儿歌发挥真正的作用,让学生学得扎实而又灵活、轻松而又愉快,使学生爱学数学,达到教学的目的。

论文作者:王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儿歌的运用论文_王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