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朗读能力的指导策略论文_万行行

发展学生朗读能力的指导策略论文_万行行

万行行(四川省宣汉县东乡镇西北中心校 四川 宣汉 636150)

中图分类号:G68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36(2018)01-0113-01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课后还是课上,朗读对于加深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写作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在各学段分别就“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了相应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小学阶段朗读训练的中心要求,可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朗读出现了种种错误,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的朗读情况,针对学生朗读中普遍存在的错误或误区,从指导学生学习朗读技巧着手,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一、小学生朗读现状分析,普遍存在几种错误

第一,一字一顿,速度极慢。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知识面窄,加上刚进校不久,受到的朗读训练不多,读起书来显得很吃力。通常他们会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这样难免会读得很慢,这在一年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老师不重视这种现象,不采取措施进行纠正、训练,任其发展,那学生就会形成这样的朗读习惯,并会将这样的读书习惯带到中高年级,形成现在学生常见的一字一顿、朗读速度极慢、不流利的现象。

第二,两字一顿,读破词组。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错误,主要形成原因是学生朗读时朗读节奏掌握不好。以两字一停顿,而不管这两字是不是一个意群,这样读起来似乎很有节奏、也很流利,不少同学自己也觉得读起来有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良好感觉,却不知道这样读起来破坏了原文的意境,影响了听者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第三,拖腔拉调,没有感情。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读法,学生在朗读时以自己最上口的一种节奏进行唱读,在练读多次以后,虽能较熟练地把课文读下来,但由于是一种唱读,全文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是一个腔调,一种节奏,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根本读不出文章内容所表达的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从指导学生学习朗读技巧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第一,朗读训练前,提示学生做好朗读的准备,包括端正坐姿、酝酿情感等。良好的坐姿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发音,因而朗读开始前,一定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坐端正,使发音器官保持良好的发音状态。通常学生在浏览文章一两遍后,即能大概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对文章的情感基调,虽然大部分学生并不一定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但他们心中一定都会有所感悟。所以,在朗读训练前有必要进行适当提示,以让学生在朗读前能有意识地酝酿好情感。当然,对学生的提示方式有很多,如教师的语言、手势、眼神等。

第二,多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和教师的范读,让学生在欣赏中不断增强语感,提高自己的朗读素养。通过课文朗读录音和教师的范读为学生练习朗读构建正确的导向和参照的标准,使学生练习朗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三,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朗读的技巧:

1.轻声。这是一种用以突出某些字、词或词组的技巧方式。作轻读处理的音节不改变原有的声调。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要指导学生掌握“的、地、得、啊、吗、吧、呢、这、了、过”等助词的轻声读法。

2.重音。重音的读法主要是加大音程,常用的方法有加强音量法,一般用于表达明朗的态度、观点和形象鲜明的事物;加长音节法,一般用于启发思考或表达深挚的情谊;一字一顿法,用时间顿歇来突出重音,铿锵而有力,或者运用控制音量的一字一顿方式,显示深切、沉重的心情。当然,以上这些方法只能在感情十分需要的情况下使用,否则就不能突出重音的重读。有时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学生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踩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小金花内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感染力。

3.停顿。在掌握好轻声、重音的基础上读出停顿就比较容易,只要引导学生根据人的气息,把握好词组,在停顿时注意不要把词组断开就行了。如《丰碑》一文中“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通过庄重语气和稍短的停顿,突出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

4.语速。语速的快慢是语言节奏的主要标志。朗读时,音节相连有长有短,有快有慢,有强有弱。语速的疾缓与长短、强弱的反复交替,便形成一种自然节奏,造成语言的音乐性,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欢快、悲壮、抒情等不同情感,选用不同的语速,准确地表达出情感。

当然,对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要老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示范,使学生在具体的朗读训练中掌握这些方法就行了,而不需要提及以上朗读专业术语,更没有必要向学生讲授这些专业理论知识。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必能在小语教学中.

论文作者:万行行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发展学生朗读能力的指导策略论文_万行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