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教学活动开始部分的程序设计策略论文_张红

新歌教学活动开始部分的程序设计策略论文_张红

中南大学铁道幼儿园 湖南 长沙 410075

摘 要:从把握歌词内容分析,曲调风格揣摩,音乐节奏练习几个不同的方向,进行新歌教学活动开始部分的程序设计,旨在帮助教师解决以下所面临的困惑而采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歌教学 歌词内容 程序设计

一、由分析歌词内容开始的设计策略

歌词是歌曲结构中文字化的基本元素,怎样帮助孩子快速地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文学内涵和曲调有机地结合,分散词曲同时学习的困难,提高歌唱活动的情趣,分析歌词的内容,找到设计切合口,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分析歌词,巧用绘画脱困境。范例:《毕业歌》(大班)。原歌词:A段时间时间像飞鸟,滴答滴答向前跑,今天我们毕业了,明天就要上学校。B段忘不了,幼儿园的愉快欢笑,忘不了,老师们的亲切教导,A段老师老师再见了,幼儿园幼儿园再见了,等我带上红领巾,再向您们来问好。程序设计:首先教师一一按顺序呈现图谱:

(1)一只画了翅膀滴答作响、展翅欲飞的拟人闹钟,(2)一个小男孩背着书包向写有小学的大门跑去,(3)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在愉快地跳舞,(4)一位老师蹲下来抚摸小朋友的头,做亲切交谈状,(5)幼儿园老师和一群孩子挥手告别,(6)一群孩子在幼儿园大门挥手再见,(7)画面中的男孩带着红领巾回来向老师行少先队队礼。接着老师范唱,特别注意指点第三、四和第五、六容易模糊不清的形象,幼儿学唱部分也用同样的方法。

2.分析歌词,欣赏表演助记忆。范例:《八只小狗抬花轿》(大班)。原歌词: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把扇摇,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狠狠踢一脚,小狗疼得汪汪叫,老虎却在睡大觉,花轿抬到半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一二三,向上抛,老虎跌了个大老跤。程序设计:教师和八个孩子一起用象征性的角色模仿动作,表述全部的歌词内容,“八只小狗抬花轿(小朋友一起做轿子上下晃动的样子),老虎坐轿把扇摇(老师表现老虎得意洋洋的样子)……请小朋友说说表演的是一件什么事情,根据幼儿的猜想组织歌词,重新表演并演唱歌曲给幼儿听,最后邀请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这样一首诙谐幽默的歌曲,应用情境表演的方式,能在时空上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师幼相互地吸引交流,孩子们也很容易观察到表演的细节,更进一步体会了歌曲情感,丰富了学习体验。可以看到,能用该方法的歌曲应该是:歌词内容所反映的是一些简单的,孩子可以显而易见的情境或事件,同时又是他们生活经验所拥有的,并且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的。

3.分析歌词,用故事表现音乐。范例:《小鱼的梦》(大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程序设计: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幼儿欣赏,并用小手在膝盖上轻轻敲打,为音乐伴奏,接着引出歌曲,讲述故事: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乐地玩了一天,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像给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

风儿轻轻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妈妈在亲自己的嘴呢!接着,教师范唱歌曲,问:歌里是怎么说这个故事的?我们看到,在这首歌曲里,歌词中有难以用动作来表达的时间地点、环境、情节和人物对话,但它却包含有完整的故事内容,我们就能采用上述的方法,在声情并茂的故事讲述中,将歌词完整地呈现,为歌词的学习做一个合适的铺垫。同时,我们也要切记,故事情景气氛、趣味的渲染,主要是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理解语法以及内容的逻辑关系等,千万不要搞得本末倒置。

二、由把握音乐曲调风格开始的设计

范例:《西湖》大班。原歌词:〈作者—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程序设计:幼儿欣赏黄梅戏女驸马选段,熟悉旋律,在教师的启发下探讨黄梅戏的曲调特点,进一步感知新旋律,哼唱曲调;接着,幼儿完整地欣赏教师用黄梅戏演唱的七言诗;最后,幼儿随教师完整地演唱和用花旦的动作表现歌曲独特的曲调风格。准确地把握音乐曲调,是幼儿了解歌曲演唱精髓的最有效的途径,音乐的体验能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音乐表达语汇,理解和把握歌曲的内容,同时能够培养孩子听,哼唱,迁移理解,演唱各个环节的基本学习能力。

三、由练习音乐节奏开始的设计

范例:《小鼓手》大班。原歌曲节奏:程序设计: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敲击大鼓和用声音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的办法,训练幼儿节奏。接着教师演唱歌曲副歌部分,幼儿倾听歌曲副歌部分中的鼓声节奏,同时鼓励孩子在周围寻找可以当鼓的替代品(例如椅子,地板,桌子等等)练习敲击副歌节奏,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随琴声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最后幼儿边敲边唱出副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表现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达到进入歌曲学习的阶段。

通过上面的方法,我们可以了解,节奏的训练和打磨是让幼儿找到直接把握歌曲鲜明节奏特点的最佳途径,从最基本的击鼓训练到模仿练习,歌曲的脉络也非常的分明了,通常能使用这种方法的音乐作品,所包含的节奏性是非常突出的、有特点的、比较单纯的、节奏难度也是不大的。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J].华东师范大学,2002:8-23。

[2]张博 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J].学前教育,1996,(4)。

论文作者:张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新歌教学活动开始部分的程序设计策略论文_张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