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张孝龙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张孝龙

张孝龙(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五境乡小学 云南 香格里拉 6744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一直是再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其作用不仅仅是实现灵活的“小班”教学,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他们学习主动性。小学数学课堂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数学推理过程,完成数学任务,或是进行小组课外活动等,不仅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也有助于数学走进行学生的生活。本文笔者依据实际的教学经验,列举实例,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003-01

前言:目前在数学教学中存在效率低、缺乏活动性、学生积极性低等特点,严重阻碍了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再者教学三维目标的提出,也需要各位老师加强“认识、方法和情感”三个方面的教学,仅仅传授知识的方式已经不满足现代人的求知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凭借团队力量,共同解决问题,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又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应用知识,学习方法,培养情感,从多角度展现数学的魅力。通过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接受程度、课堂氛围以及实践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部分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也得到改善,班内的整体学习水平有所提高,具体小组合作学习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作为课堂导入方式,提高问题导入的效率。

问题导入是比较传统的方法,其结果和学生的积极性是成正比的,如果学生不能积极地思考问题,得到结果,那么过程就是徒劳的,没有收获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导入往往会遇到“尴尬”,学生都在等着别人或是老师去回答问题,而自己动脑比较少,最后只得是教师自己说出答案,这就失去了课堂导入的意义。

与小组合作结合,问题从个人思考,到集体思考,集体中活跃分子会带动氛围,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会参与进去,不论贡献大小,都会做出一定的思考。而有思必有所得,即便是没有结果,也能够因为过程而有所收获。小组合作学习会让每个学生对问题更加重视,而学生在别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受到好的思路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就养成比较高效的思维习惯。特别是教师可以让小组进行“头脑风暴”的思考活动,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作为思维的引导者,或是评判者,又或是鼓励者,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安心的感觉,更加可以畅所欲言。作为课堂导入方式,改变了学生单独思考的局面,用热烈的气氛打开学生的学习心态,进而铺垫良好的学习心理,比较容易进入高效思考,从而为课堂开始做好基础。

二、作为课堂学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比较强,这一点在高年级会更加明显。所以好的学习理念和技巧需要从小培养,教师不能以“学生太小”为借口而不让他们自主思考,必须要从认识上去除这一点“偏见”。每个年龄段都会有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是或大或小,或对应的事物不同等。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的学习过程,例如在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去尝试理顺思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完整的理解。一些较难的推导,教师可以进行说明,使得每个小组中都有一到两个同学能够明白,这样他们可以作为主要教学者,在小组中发挥作用。有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羞于去问老师,但是对于自己的同学却没有这层心理防备,往往问题会更多,而这也正是一种进步。在笔者未采用小组合作方法之前,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比较少,感觉是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学习清楚,但是在习题检测中,却会犯一些比较简单的错误。而且预习效果也比较差,都依赖教师的讲解。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组内的讨论明显要更加激烈,虽然会有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但是整体的学习效率是提高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学生的进步也比较明显,特别是都想争当组内的“小老师”,大家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预习,学习能力提高不少。一些比较新的知识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涉及到,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得一些基础知识更加牢固。

三、作为课外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未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数学活动,总是容易不了了之,或是由父母代劳完成任务。这样就违背了活动本身的初衷,无法体现数学活动教学的意义。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课外活动的形式,能有效充实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会因为有小伙伴的陪伴而愿意去自己动手完成任务。数学课外活动有比较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动手能力和思考的结合,不是只完成表面的任务即可,而必须要思考是为什么。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安排学生观察哪里会有三角形,为什么这些地方会用到“三角形”,有些可能是为了美观,而有些却有实际的作用,最后学生通过活动总结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如果这个结论是教师告诉学生的,学生只是记住了,可能并不了解它应用的广泛性;如果这个活动不是小组共同去调查的,可能家长就告诉学生,学生也无法有真实的感受。再比如学习“简单加减法”时,安排学生完成超市购物,并且要购买不能超过十块钱的东西,而且是不同种类,越多越好。如果学生自己去完成,可能会比较羞涩,会依赖父母的帮助。但若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会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在超市选择物品时,也会产生较为激烈的讨论,每个人都能够从这个活动中收获知识和能力。

四、作为课堂教学辅助,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三维目标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比较重要的,而小组合作学习,最明显的,就是能帮助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目前较多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一些行为和处事的方法上会表现出一定的“自私”,这一点在学习中也有所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态度”,不仅仅是对数学的学习态度,还有其内在的精神,身为人本质的一些特点等。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的同时,也带给学生学生心理上的影响。在小组合作之前,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比较少,缺乏学习交流的能力,只是在课下进行玩乐。采用小组合作方法之后,学生之间有更多知识上的沟通,看到他们“一本正经”的样子,也是非常有趣的。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认识到了与他人分享知识的快乐,也了解到更多他人身上的优点,这对于自己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在融洽的氛围中学习,总是能够带给学生快乐的感受,枯燥、晦涩的知识也会变得很可爱。

五、作为后进生的帮助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信心。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在小学阶段也总会出现学困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个人学习习惯,或是因为学习态度,又或是因为学习能力和技巧等。教师对后进生的帮助总会带来一种“压迫感”,学生也偶尔会有逆反心理,这就适得其反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后进生进步,以非常“温和”的方式。为了集体荣誉,他们也会更加卖力地学习,起码可以排除学习态度造成的问题。而其他原因,也会因为受到学优生的影响,潜移默化掉自己身上不好的学习习惯。而且问问题也更加方便,在保护个人自尊心的情况下,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获得答案。教师需要做的是培养良好的小组组长,能够担当其小组合作学习的重任,或是轮流当小组长,体验主导学习的困难与快乐。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让课堂焕发光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意识,可以延伸到课下,作用到每个学生的内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常守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2)

[2] 贾二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30)

[3] 张元忠.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16)

论文作者:张孝龙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张孝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