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优化小学低段儿童诗歌教学初探论文_张帮琼

信息技术优化小学低段儿童诗歌教学初探论文_张帮琼

张帮琼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一小A区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且为工作与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样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接受与认可,并为教学提供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诗歌作为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其语言形象、节奏明快,方便学生理解与背诵,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其审美能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带动学生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更能够将学生带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使其深刻感受诗歌的意境,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低段;诗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120-01

前言: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带动下,传统教学模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不仅拓展了课堂的宽度,使学生能够在方寸间领略到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变迁,弥补想象所无法达到的精度和细节,同时更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带给学生视觉享受,实现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实现的教学效果。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低年段学生要通过诵读浅显的儿歌、古诗以及童谣等,在展开想象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体会优美的语言。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弥补低年段学生语言理解能力不强的问题,教师必须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将诗歌与生动的图像、声音、视频等内容结合在一起,以此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其学习兴趣。

一、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常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是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原动力。由于处在小学低年段的学生通常缺乏良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因此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必须要保障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此有效吸引学生,带动起学生热情[1]。在小学语文低段诗歌教学中,如何构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教师安排教学活动的难点。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上,正好能够将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形象、生动的情境,构建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同时带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强化学生对诗歌的听觉感和视觉感,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二、通过图文对应,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的难重点

在小学语文低段诗歌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都十分有限,因此常常无法把握诗歌的关键词句,致使对诗歌的整理理解受到影响[2]。对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诗歌中描写的场景通过图片呈现出来,一一对应的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的难重点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关于《小小的船》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通篇语言生动简练,句式整齐且由韵律,学生大致能够自主理解其中的意思,然而对诗歌营造出的气氛却没有较深的体会。“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月儿、船、星星、天”,在这些简单词汇的背后藏着的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的考验。然而,对于低年段的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这一不足得到弥补,通过展现图片展示,学生就能够直观的体会到为什么说弯弯的月儿就像一只小小的船,借助视频,学生更犹如亲自坐在月亮上面,抬头遥看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和蓝蓝的天空。通过多媒体展示之后再进行阅读学习,学生就会形成一定的画面感,从而更好的理解所学的内容。

三、积极拓展与延伸,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中均存在着一种需要,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探索者、研究者与发现者,而这种需要对小学生的尤为重要[3]。诗歌在小学低年段教材中的存在比例较高,但对学生而言仍然是不够的。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给予其足够的积累。适当的拓展诗歌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就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拓展学生,与诗歌文本相呼应,同时放大并迁移,让文本价值得到极大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对诗歌的特点形成再记忆,从而拓展、组合,对诗歌形成感性认识,得到阅读视野的拓展。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关于《一株紫丁香》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这是一首站在学生角度描写教师牵挂学生、工作辛勤的诗歌,在理解诗歌的时候,学生存在着一些能意会却不能言表的内容。这是,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为学生展示教学PPT,把《老师我想对您说》当作诗歌拓展。学生在朗读的同时,就能够具体感受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可见,信息技术与小学低段诗歌教学的结合,使课堂教学变的更加生动、形象,更爱圆满、高效。

结论: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低段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内心发展规律,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到诗歌教学中,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图文对应,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的难重点;积极拓展与延伸,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将静态的文本内容转化成动态的图像、视频等,深化学生学习体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淑红.信息技术与幼儿诗歌教学的融合途径研究——课件《大自然的语言》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5):62-63.

[2]李春霞.信息技术展诗韵 学科融合提素养——信息技术助力小学诗歌教学语用能力培养教学谈[J].名师在线,2019(08):4-5.

[3]詹潇潇.在诗情画意中快乐学习“信息技术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55-56.

论文作者:张帮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优化小学低段儿童诗歌教学初探论文_张帮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