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视频压缩运动估计算法研究

高效的视频压缩运动估计算法研究

田传艳[1]2004年在《高效的视频压缩运动估计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多媒体数据业务已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期望越来越多的面向网络的多媒体应用服务,如无线通信、网络流媒体、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等。这些多媒体应用服务对数据传输带宽及数据实时性传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视频数据,这种要求更高。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高质量、高效率的面向网络应用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影响视频压缩编码质量和效率的因素很多,运动估计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运动估计的越准确,视频压缩编码的效率就越高,解码出来的视频图像质量越好;而且,运动估计在整个视频压缩编码系统中的计算复杂度最大。因此,快速、高效的运动估计算法是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研究重点。 本文研究视频压缩编码,分析了已有视频压缩编码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帧间压缩编码方法中的运动估计技术,并主要在运动估计算法的搜索模式、运动估计算法的搜索策略,运动估计算法设计实现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1).提出了平行四边形搜索(Parallelogram Search,PS)模式。搜索模式决定运动估计中每次搜索的探测点个数,因此运动估计的效率部分取决于运动估计算法的搜索模式。现有的运动估计算法大多都存在搜索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搜索冗余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PS搜索模式,该搜索模式包含叁种PS搜索模型和一种扩展的PS搜索模型,每种PS搜索模型对应一个搜索方向区间。当搜索方向在某一方向区间内时,运动估计使用相应的搜索模型,当超越这个方向区间,进入到另一个方向区间时,运动估计更换搜索模型,使用与当前方向区间对应的搜索模型。与其他搜索模式相比,该搜索模式避免了搜索的盲目性并减少了搜索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 2).提出了一种搜索模式与搜索方向基于上下文自适应的搜索策略和基于该策略的快速自适应运动估计算法—CAPS算法。搜索模式和搜索方向基于上下文自适应的搜索策略能够使算法根据已有的搜索结果,确定下一步的搜索方向,也即目标物体运动的方向区间,然后根据此搜索方向所在的搜索方向区间选择相应的搜索模型进行下一步搜索。因此,基于该搜索策略的CAPS算法在搜索过程中搜索方向与搜索模式基于上下文自适应,能准确、快速的搜索到最优解。CAPS算法使用了PS搜索模式,以较大步长进行搜索,因此CAPS算法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搜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并降低了搜索点冗余。实验结果表明,在取得相同的视频率失真条件下,CAPS算法在运动估计速率上比国际先进的UMHexagonS算法提高约50%,比搜索精度最高的FS算法提高约92%。并且运动越剧烈的视频序列,CAPS算法的速率提高越明显。 3).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运动估计方法(Motion Estimatiohagnn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MEBGA)。现有的绝大多数快速运动估计算法存在搜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从而导致搜索精确不高,视频编解码质量下降幅度较大。因此,本文设计MEBGA运动估计方法,目标是利用了遗传算法在全局优化方面的优势,在实现快速运动估计的情况下,提高搜索精度,进而提高视频编解码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运动估计方法取得了非常接近于FS算法的PSNR值,并且极大降低了搜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高了视频编解码质量;另外运动估计时间统计也表明MEBGA方法极大的节约了运动估计时间,提高了视频压缩编码速率。

邓斌攸[2]2014年在《基于弹性运动模型的视频压缩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随着高清、超高清视频以及3D电影的快速普及,视频应用向着高清晰度、高帧率的方向发展。在有限的传输带宽及存储空间中,对视频信息进行高效压缩成为了关键技术。在新的应用背景下,新一代高性能视频编码标准(High Efficient Video Coding, HEVC)把视频标准化进程推到了新的高度,在达到上一代视频标准H.264/AVC相同主观效果时,HEVC能节省30-50%码率。然而,HEVC仍旧采用了以前视频标准中的混合编码框架。特别是在帧间预测中,HEVC仍然采用基于刚性平移运动模型的块匹配算法(Block Matching Algorithm, BMA),该算法从第一代视频编码标准一直沿用至今。传统的BMA算法具有以下叁点局限:第一,恒定的运动矢量场,也就是对于同一匹配块中的所有像素点均赋予相同的运动矢量;第二,平移运动模型无法有效地表述摄像头缩放、旋转和物体形变等复杂运动;第叁,BMA运动模型对于具有复杂矢量场的块采用更小块分层近似方法,它会带来更多的运动矢量比特开销。从率失真的角度看,传统BMA算法的局限性直接阻碍视频压缩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研究高效的非平移运动模型,是今后视频发展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一种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基函数的弹性运动模型进行了研究,将其与传统块平移运动模型进行分析比较,验证其在帧间运动预测上的性能。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基函数的弹性运动模型能用较少的运动参数有效地拟合图像中缩放、旋转和形变等弹性运动矢量场。对弹性运动模型参数求解时,我们采用了迭代高斯=牛顿梯度非线性最优化算法。最后,本文将基于弹性运动模型的帧间预测模块应用于HEVC的编码模型HM12.0中。主客观实验结果表明,在中低码率,相对于HEVC,基于弹性运动模型算法的改进型HEVC在编码图像PSNR平均损失约1%前提下,码率平均节省3-12%,并且主观效果几乎不受影响。

杨晓珍[3]2007年在《视频压缩中运动估计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应用领域对视频图像的实时压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高效的压缩算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运动估计作为实现视频压缩的核心技术,也是压缩编码中运算最复杂、最耗时的环节,因此,快速运动估计算法一直是视频压缩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块匹配的运动估计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全搜索法和几种典型的块匹配运动估计快速算法,分析了它们各自的技术特点,通过实验数据定量地评价了各算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提高运动估计搜索效率的一般思路。然后重点介绍了本文提出的一种改进的运动矢量场自适应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基于MVFAST分级搜索的思想,优化了运动强度的划分方法,引入了相对运动类型的划分来对大运动块自适应地选择搜索模式,搜索中尽量使用简单策略,并自适应地提前结束搜索。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与MVFAST和PMVFAST算法相比,在图像质量稍有下降的前提下,具有搜索速度上的明显优势。最后,针对H.263编码器,研究了在软件实现时提高运动估计算法效率的一些优化技术,详细总结了一些经典的优化方案,给出了一种基于位标识的重复搜索点的识别方法,提出了根据运动矢量各向非均匀分布特性设置模板内各搜索点顺序的思想,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各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张晓星[4]2008年在《基于块匹配的运动估计算法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运动估计技术是视频压缩编码中的核心技术之一,采用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技术可以消除视频信号的时间冗余,从而提高编码效率。研究设计高效、快速、鲁棒的运动估计算法成为目前视频压缩技术中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各种运动估计方法中,块匹配法由于其原理简单、便于实现等优点得到了普遍应用,其相关快速算法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但是,传统的快速块匹配算法如叁步法、菱形法等虽然极大地提高了搜索速度却具有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固有缺陷,这对于运动估计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在分析和研究几种经典的运动估计算法的基础上,改进并实现一种更优的算法。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块匹配的运动估计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全搜索法和几种典型的块匹配运动估计快速算法,分析了它们各自的技术特点,通过实验数据定量地评价了各算法的优缺点。然后重点介绍了本文提出的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运动估计算法——基于起始搜索点预测的准十字菱形搜索算法。此算法根据序列图像中运动矢量的十字中心偏置分布特性和运动矢量间的时空相关性,设计了一种准十字菱形搜索模板,并对静止块设定阈值直接中止搜索;结合起始搜索点预测,并根据运动类型自适应选择搜索策略。以上技术使本文算法在保证了搜索准确性的同时,很大的提高了运动估计的速度。最后,进行了系统仿真实验,来论证论文中改进的算法。通过对实验数据列表分析、比较,发现改进后的算法均优于本文介绍的经典的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综合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本文算法对具有小运动、中等运动和大运动的视频序列图像均能在搜索速度和搜索精度两方面保持比较优异的性能,特别是对大运动视频序列,表现的尤为明显。所以本文算法无论在搜索准确性还是搜索速度方面,与以往的快速搜索算法相比,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由于本算法充分利用了向量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性来预测起始搜索点,从而使算法不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极大的避免了出现搜索错误的可能,提高了搜索效率。

王秀珍[5]2007年在《H.264算法优化及其在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平台上的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静止图像和视频序列图像的压缩编码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图像压缩技术己经成为视频监控、多媒体娱乐等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由ITU-TVCEG和ISO/IEC MPEG联合组成的JVT开发的H.264/MPEG 14496-10 AVC(文中后面将统一称其为H.264)是最新一代的视频压缩标准,也是目前图像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H.264标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结合当前各个平台上的H.264编码算法实现情况,提出了采用DSP平台实现H.264实时编码算法的优势所在。将两者结合,对于多媒体通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基于以上事实,课题设计方法采用基于DSP和uC/OS-II的嵌入式平台开发模式,提供最小的嵌入式系统内核功能。系统核心处理芯片采用TI公司的TMS320VC5509,并分析了DSP嵌入式软硬件系统的设计方法,选择RTOS-uC/OS-II实现嵌入式开发平台的建立。在系统平台的开发过程中,作者深入研究了uC/OS-II在DSP微处理器上的移植的关键技术,针对所选用的核心处理芯片TMS320VC5509 DSP,重设了INCLUDES.H中与处理器和编译器相关的代码;用C语言编写了6个OS相关的函数(OS_CPU_C.C);用汇编语言编写4个与处理器相关的函数(OS_CPU_A.ASM),并讨论了移植后的系统测试结论。作者通过研究H.264标准中的关键技术,对各种核心编码算法细节进行深入剖析,讨论了H.264视频编码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流程及H.264视频编码系统的软硬件实现和部分程序优化,并结合H.264编码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快速菱形运动估计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搜索速度,实现了在不明显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运算复杂度的目的。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作者讨论了H.264的软件开发流程及在基于DSP和uC/OS-II的嵌入式平台上的移植和优化。主要采用了消减冗余代码、合理有效地分配内存空间、重新定义数据类型、重新编写原程序的头文件等方法对改进的H.264算法进行了移植,以达到尽可能提高程序运行速度并有效减小代码量的目的。在课题研究所得到的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264算法的嵌入式视频系统平台DSP的软件实现方案。最后对课题作了客观的总结和展望。

李小凡[6]2016年在《基于分层表达的无人机视频压缩算法研究》文中指出无人机因其造价低、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的多个领域。视频作为最高效、直观的信息载体,在多种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有限的带宽和视频传输巨大的数据量一直是限制无人机应用的一个瓶颈问题,而当下成熟的标准压缩算法如MPEG-2、H.264等都无法在保证传输质量的同时克服以上困难。因此,针对无人机应用的视频压缩算法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层表达的无人机视频压缩算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提供更为灵活的压缩和表达方式,以适应复杂多样的应用需求。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利用无人机视频中背景平面性、运动一致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全局运动估计的运动目标分割算法,将视频中与背景运动不一致的目标快速、准确地分割出来;二、通过对无人机视频特点的分析和挖掘,提出基于运动目标分割的分层视频表达,该表达由背景层、目标层和增强层共同组成,每一层可独立编码。其中,背景层由视频中占较大面积的地面背景组成,其在视频中表现的运动主要由摄像机运动造成,采用基于六参数仿射模型的全局运动估计来实现高压缩比、低复杂度的压缩;目标层由视频中与背景运动不一致的独立目标组成,采用改进的H.264算法进行压缩;增强层主要由前两层压缩之后的残差组成,借鉴H.264的残差编码方法压缩,往往采用较小的量化参数以保证视频的高质量。本文分别利用仿真视频和实际航拍视频来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时性,并与H.264算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极低码率条件下,本文算法可以提供比H.264算法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视频传输;在较高码率条件下,本文算法可以提供与H.264算法相当的主观质量。另外,本文算法的优势还在于更加灵活的码率适应性。

李子印[7]2006年在《视频压缩中的运动估计和码率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动估计和码率控制是视频编码系统中的两大关键技术。运动估计算法被用来从已编码的参考帧得到当前编码帧的预测图像,去除视频序列中存在的时间冗余,其搜索速度和精度对于缩短编码时间、提高压缩比和提升图像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为了在信道上传输压缩视频,需要码率控制算法通过改变编码参数来控制输出码率。同时,码率控制算法对于编码器稳定性的提高和图像质量的提升都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的运动估计和码率控制算法大多存在复杂性过高或图像质量不佳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满足不同应用的要求,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 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 为了满足实时视频通信和嵌入式系统的要求,针对目前大多数运动估计快速算法没有较好地解决算法复杂度和图像质量之间矛盾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场预测的六边形块运动估计搜索算法。该算法结合“足够好就停止搜索”的思想和六边形搜索模式的高速特性,能快速找到匹配点。并且在块失真度量中使用改进的部分失真准则,进一步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和菱形算法(DS)、预测运动场自适应搜索算法(PMVFAST)相比,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搜索点数都有了明显下降;同时,它的图像质量要优于DS算法,和PMVFAST算法相比只有较小的下降。 为了满足对图像质量有高要求的场所的需要,针对大多数快速运动估计算法图像质量有较大下降且现有部分失真算法计算复杂度依然较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场预测的部分失真块运动估计搜索算法。该算法提出了一种可调的部分失真准则,并结合了运动场估计技术和中途停止技术,能快速找到匹配点。实验结果表明,它和正规化部分失真搜索算法(NPDS)、分级部分失真搜索算法(PPDS)相比,搜索速度分别加快了2~7倍和0.6~3倍,图像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另外,该算法的图像质量和搜索速度是可调节的。 为了满足低码率视频编码系统的需求,针对支持感兴趣区(ROI)优先编码的码率控制算法存在的ROI提取算法复杂、码流分配不够科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支持ROI优先编码策略的自适应码率控制算法。该算法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ROI提取方法,并根据图像复杂度和运动信息给ROI和非感兴趣区(NROI)分别分配码流;对于ROI的编码范畴,推导出了高低码率的判断准则,使算法可以自适应地

赵波[8]2006年在《基于VLSI实现的视频编码关键算法研究》文中指出多媒体通信尤其是视频通信由于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而成为当今最具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视频应用的平台由计算机和机顶盒扩展到手持设备,如个人数字助理和智能手机等,这对视频编码的VLSI实现提出了新的要求(低功耗和低成本)。国际视频编码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视频编码应用的普及,而国际视频编码标准中开放的关键算法决定了视频编码的性能。在当前的国际视频编码标准中,运动估计和码速率控制算法正是这些开放的关键算法。本文结合VLSI实现,对国际视频编码标准中的运动估计算法和码速率控制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实际应用于视频编解码芯片的设计中。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全搜索运动估计的一维阵列VLSI实现结构,提出了一种易于VLSI实现的低复杂度运动估计快速算法―分层准全搜索法。该算法在计算复杂度仅为全搜索四分之一时取得了和全搜索可比的性能。与其它快速搜索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该算法流程简单,数据流规则,适合VLSI实现。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层准全搜索对应的VLSI结构,并给出了实现结果。2.利用整像素搜索和亚像素搜索的联系,建立了二者之间的数学模型,从而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快速半像素级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根据3种不同数学模型,用整像素级运动估计的结果直接预测半像素运动估计的结果,并用民主集中制的投票来确定最终的半像素运动矢量。该算法避免了半像素插值和匹配过程,计算复杂度低,易于VLSI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3.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可编程运动估计处理器VLSI结构。设计的运动估计处理器支持多种高效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支持1MV、4MV、非限制性运动矢量和半像素精度运动估计。该处理器还能支持解码时的半像素插值功能。设计的运动估计处理器能为H.261/H.263,MPEG1/2/4中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实际的VLSI设计结果表明该处理器在运行PMVFAST算法时工作在40MHz就能支持CIF格式30帧/秒的MPEG4实时编码。4.在DCT域建立合理的率失真模型,应用于TMN8码速率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低时延视频编码码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不仅取得了同TMN8算法一致的性能,还具有计算复杂度低、鲁棒性好的优点。与TMN8算法相比,新算法能够应用到I帧编码和引入了帧内预测编码的MPEG4编码中。由于新算法在变换域建立的率失真模型,能够方便地应用到视频转码编码中。

薛冲冲[9]2011年在《视频压缩中运动估计算法及预测搜索起始点的研究》文中提出在分布式视频编码中,边信息是对当前WZ帧的预测,被用于Turbo解码和重建过程中。边信息预测精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编码率失真性能和重建帧质量的好坏。因此,边信息的获取是分布式视频编码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是利用时域相邻帧的高度相关性,通过对已解码重建帧运动估计进行时域内(外)插来取得。如何通过运动估计技术获取高质量的边信息已经成为分布式视频编码领域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运动估计技术也是传统的视频编码领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设计高效、快速的运动估计算法已经成为目前视频压缩技术中的重要方向。在各种运动估计算法中,由于块匹配算法思想简单且便于实现得到了广泛应用,被多个国际视频编码标准采用,其相关的快速算法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但是快速运动估计算法如叁步法因为其搜索模板的固有缺陷,使得算法存在着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不能兼顾运动类型不同的运动矢量,影响着运动估计算法的质量,是运动估计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预测搜索起始点是对初始搜索中心点的预测,其实质就是使初始搜索中心点尽可能的接近全局最优匹配点,可以有效的降低在搜索过程陷入局部最优匹配点的可能性。因此成为运动估计算法中研究的重要方向和热点问题,而准确的预测起始点能为后续的搜索提供良好的起点,再结合适当的中止准则和搜索策略,可以很快的找到全局最优匹配点,减少匹配计算量,加快算法的搜索速度和提高搜索精度。本论文,主要的任务是分析和验证了运动矢量的基本特性,在研究并实现常用的预测起始点方法的基础上,改进并实现一种预测效果更好的预测方法;然后在分析和研究经典的运动估计算法的基础上,改进并实现一种估计效果更好的算法。文章首先介绍了块匹配运动估计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然后详细的介绍了块匹配运动估计的主要技术,接着又仔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典型的块匹配运动估计快速算法,分析了它们各自的性能特点,通过实验数据定量地评价了对本论文重要的算法的优缺点。然后通过实验验证了SAD值分布的单极值和多极值特性、运动矢量的中心偏置和中心偏移分布特性,也证明了运动矢量的相关性。通过对均值,中值,SAD值比较法等常用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理论介绍和实验分析对比,并利用运动矢量的相关性及其中心偏置和中心偏移分布特性给相邻块分配不同的权重,从而改进得出一种新的基于固定权值的预测方法。实验结果发现:新预测方法在保持DS算法的精度下,搜索点数最少。接着在充分考虑运动矢量的统计和分布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第一步搜索的最小SAD值点的位置来自适应选择搜索模板、静止块判断技术再结合新的预测搜索起始点方法,从而改进得到一种基于预测搜索起始点的多模板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采用双十字形作为初始搜索模板,使其在第一步搜索时兼顾到了不同运动类型的宏块:选择大菱形模板进一步确定搜索方向;弧形模板是用来对大运动的矢量进行粗定值的;最后用小菱形模板进行精细定位搜索,找出最佳运动矢量。通过对静止块的双重判断来提前结束搜索,避免了对静止块进行不必要的搜索,加快了搜索速度;通过充分利用运动矢量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分布特性进行搜索起始点的预测,减小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增加了搜索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固定阀值判定静止块而的来搜索精度下降的影响,使得算法对不同运动类型的运动矢量有较强的适用性。通过与经典的运动估计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发现:该算法在搜索点数和搜索精度方面均取得最好的效果,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综合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本算法在搜索精度和搜索点数方面,与以往经典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相比,均取得了更好的估计效果。

亢龙杰[10]2013年在《基于H.264视频压缩编码运动估计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H.264作为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国际标准,不仅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同时还拥有高质量流畅的图像,正日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运动估计技术在视频压缩编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降低视频信号的冗余,而且能极大的提高编码效率。然而,该技术的实现需要大量的块匹配运算,同时也使编码器的计算复杂度大大增加。因此,针对运动估计技术的研究,就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课题。本论文通过对运动估计技术的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H.264中UMHexagonS算法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该算法运动估计实时性不足的缺点,采取了两方面的优化措施。一方面是初始点预测的优化,采用增加参考宏块数目的方式,提高了原中值预测模式对相对静止块的搜索匹配率。另一方面是对提前终止策略的优化,通过对已编码块的统计得出相对静止块的平均SAD值,并把它作为提前终止阈值的一个参数,提高了原阈值的精度和算法的搜索速度。最后,在JM10.1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优化后的算法在PSNR几乎不变的情况下,运动估计时间平均节省了10.87%,降低了搜索所需的计算复杂度,提高了视频编码效率。

参考文献:

[1]. 高效的视频压缩运动估计算法研究[D]. 田传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2]. 基于弹性运动模型的视频压缩算法研究[D]. 邓斌攸. 厦门大学. 2014

[3]. 视频压缩中运动估计算法的研究[D]. 杨晓珍. 西安科技大学. 2007

[4]. 基于块匹配的运动估计算法研究与实现[D]. 张晓星.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5]. H.264算法优化及其在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平台上的实现[D]. 王秀珍. 山东科技大学. 2007

[6]. 基于分层表达的无人机视频压缩算法研究[D]. 李小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7]. 视频压缩中的运动估计和码率控制算法研究[D]. 李子印. 浙江大学. 2006

[8]. 基于VLSI实现的视频编码关键算法研究[D]. 赵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9]. 视频压缩中运动估计算法及预测搜索起始点的研究[D]. 薛冲冲. 西南大学. 2011

[10]. 基于H.264视频压缩编码运动估计算法的研究[D]. 亢龙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高效的视频压缩运动估计算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