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根本——诵读论文_韩春平

语文教学的根本——诵读论文_韩春平

韩春平

摘要:如今的高中语文课堂,很难听到“书声朗朗”。语文教师忽视正课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诵读。更有少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连学校安排给学生进行课文诵读的早读课时间也经常用来进行课文讲解、题目分析等教学活动。学生没有诵读的时间,学生更没有学习语文的热情,在诵读教学不尽如人意的今天,我们有责任让朗朗的读书声重回高中语文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充满生命和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根本;诵读;诵读时间;诵读方式;兴趣;课型

一、语文课堂现状

诵读就是诵读和背诵。诵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这是一种眼、口、耳、脑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阅读,它能训练语音,再现课文情境,加深理解,培养记忆力、语言感受力、口头表达力,增强语感。背诵是指凭借记忆念出读过的文章词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而成。背诵有助于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记忆力体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进行长期适度训练。

诵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是我们祖先一种明智而主要的教学手段。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从蒙学教育到经学教育都特别重视讽诵,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整体地感受、品味文章。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学者学习语文都经历了熟读、熟记乃至苦读苦记的历程,记忆力也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唐代韩愈自幼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言,他自叙“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如此“兀兀以穷年”。白居易达到了苦读苦记的程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读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领略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然而教学实践中的诵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反观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诵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的被弱化,学生诵读水平每况愈下。尤其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诵读的现象。现在的语文教学,走向“只讲不读”,“思而不读”的畸型之路。走进高中校园,很难听到“书声朗朗”。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忽视了正课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诵读。这些教师的理由是: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进行了大量的诵读训练,已经具备了诵读的能力,而高中语文教学时数有限,大多数课文篇幅又较长,因此就用不着在正课课堂上让学生来诵读课文,只要训练好他们的略读、速读等能力就行了。更有少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连学校安排给学生进行课文诵读的早读课时间也经常用来进行课文讲解、题目分析等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校就很少有时间甚至几乎没有时间来诵读课文了。但是到了高三复习时我们就会发现,不少学生对语文新教材所选文章内容还相当不熟悉,更有甚者,对于教师复习时提到的文章是否上过都不清楚。一旦遇到文言文经典篇目,学生只能说出少部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翻译部分特殊句式,对文章内容也很陌生。特别是在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上,学生对于高中课文的记忆不深刻,一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今天背了,明天就忘了。但是对于初中的却不然,只要稍加复习,学生就能掌握得很好。究其原因与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课文的诵读,有直接关系。

二、反思

语文是一门情感教育学科。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史,我国的语文教学都十分重视诵读。诵读是字音清楚,声音响亮地读。它是将书面语言再现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诵读,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把作家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

美国教师认为,大声诵读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有着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效果。记得“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老先生也大声诵读着,他“微笑起来,而且把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读。那鼎沸的读书声和先生投入的诵读情境是令人神往的。再有古今中外的名人们对“读”有不少精当的论述,广为人们所引用,为当前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作注脚。如我国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都强调“读”收到好的效果。可见古人语文教学的成就不得不归功于诵读的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优秀诗文”。无论是古人的经验,今人的实践,还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无不在昭示着我们:应该重视诵读。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传家宝”。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强调了学生“读”的功效。在新课程理念基础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古人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但这并非是要彻底地“返朴归真”,回到那种私塾式的教学方式,而是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从语言文字入手,以“读”为中心,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认真读书,启发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达到感情的升华。

三、笔者的做法

1.保证学生诵读时间和切实的指导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诵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诵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注重于形式。如预习性的诵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就被老师事先设计好的一个精彩小结而轻率的打断了,诵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可见,学生的诵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积累、感悟、熏陶、感染,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因此,语文教学要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我们语文教师可利用早读、课堂以及晚读的时间,来保语学生的诵读时间。可如今的现状是早读及晚读课的形式和质量都还不尽如人意。早读时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搞卫生,其他任课教师检查作业,学生出墙报、做练习,只是齐读或刚开始大声、渐渐小声以致最后无声,只读课文、只读背诵文段等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和部分教师不清楚早读和晚读课的目的、作用、形式及该选用哪些材料,以致于出现早读、晚读目的不明、形式单一、材料贫乏的局面。为了更有效的开展早读和晚读课,笔者精心准备早读和晚读的内容,使之丰富多彩而不单调,笔者还规定当天早读和晚读的诵读任务,跟学生讲明要进行反馈的。因此,学生喜欢早读,也十分重视早读,这样的早读和晚读才是高效的。

要有好的诵读效果,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文贵自得”,“自得”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但多读并非是取消教师的讲,让学生一味地多读,相反,却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在保证学生充分的诵读时间的同时,还要给予切实的指导。指导学生诵读时首先应让学生养成准确诵读的好习惯,做到不漏字、不加字、不错字、不倒字、不改字,通过多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巡回指导,通过生生对读,师生评读等方法加以辅导,特别应重视中下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这样的诵读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读中有导,导中有读,真正把诵读指导落到实处。

2.注重诵读的方式

单一的诵读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诵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既可教师范读,配乐诵读,也可全班齐读,学生分角色读等等。而选择与变换诵读方式,应该考虑到文章的体裁、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具体特点,比如说,戏剧或小说,带有多个人物角色且多有人物对话描写的,可以采用分角色诵读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形象的感知与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在教曹禺的《雷雨》一文,就采用了分角色读这一方式,通过读,周朴园、鲁侍萍鲜明的个性特征,就生动地展现出来了。而笔者在教近体诗,如绝句、律诗等,则采用个别读或齐读的方式,这样有利于体悟作品的情感。比如,婉约词,情感细腻,李清照的《声声慢》,笔者选择个别女生读;豪放词,境界奔放粗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笔者选择个别男生读或齐读。再比如:《纪念刘和珍君》先范读出义愤、沉痛之情,再让学生读。《荷塘月色》采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一种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氛围,让学生轻声齐读。

经过反复的诵读,一方面可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达到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熟练运用普通话表达之功效,可谓一举多得。学生诵读完后,笔者适当点评,也可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还要鼓励同伴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从而通过评价,强化对诵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发展功能。但评价要“因人而异”,如平时胆小害羞的人终于“登台亮相”了,应迅速给予鼓励性评价,而诵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应在指出其优点的同时也指出其不足之处。交错运用多种诵读方式,可提高学生诵读兴趣,也可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

3.创设情境,激发诵读兴趣

兴趣,是指良好的情绪,人们对周围一定对象和现象的积极的特殊倾向,心理学称为“兴趣”。高中学生由于课业紧,学习压力大,对诵读重视不够等原因,对诵读,对学习无兴趣可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在诵读方面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教师或多媒体的示范性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有人说:“一次成功的诵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一堂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诵读课,能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充满情趣,给人一种艺术的氛围。

例如:笔者在讲《陈情表》一文时,不是用太多的讲解,而是身穿肃装,表情严肃,用低缓而常常的中音,饱含深情的诵读,来表达对亲人深切的怀念之情。音色深沉,苍劲,课堂沉浸在悲怆的氛围中。老师率先垂范,先声夺人,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诵读和学习的欲望就能被激发出来。

诵读录音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诵读录音教材是诵读大师经过认真揣摩制作的优秀作品。它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调等方面的示范,使学生学有标准,学有兴趣,能够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高诵读水平。例如,在讲《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时,笔者利用录音教材,录音一播放,先声夺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今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如果到诵读课文的第二阶段时,再让学生一味机械的诵读课文,学生就会昏昏欲睡。这时教师要交给学生诵读选择权,诵读创造权,并应变着法子让学生深入细读课文,强化对诵读的激励功能。笔者对这一点应该说是很注意的,经常通过设计“课文诵读会”“诵读表演会”等诵读比赛,强化对学生诵读能力的隐性测试,这样就大大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都有“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在教师范读的影响下,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了,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孩子们听老师读得很美,但自己却读不出味来,找不着美的感觉。此时,教师就必须趁热打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感知文字内容,扫除知识障碍(如读准字音,不丢字添字、不重复、不断句,理解文中关键词句),接着浮现形象,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再通过画面品味语言,然后把握好语调、语气、语速,边想象边领悟边吟诵。这样反复启发引导,反复吟读,学生最终领悟文章,找到美的感觉。最后达到清人唐彪说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那该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语文课堂啊!对于一些思想感情浓厚的文章,老师滔滔不绝的分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诵读,因为情感绝不是灌输讲解得来的。只有通过学生用心去读,用情去读,带着兴趣去读,他们才能真真正正地理解文章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4.教师设计诵读课型

其实诵读教学有着更为高远的创新境界。如:我们可将诵读作为一种课型来设计,可将诵读作为一种教学线索来设计,可将诵读作为一种欣赏过程来设计,可将诵读作为一种教材处理的手法来设计,可将诵读作为一种信息提取的活动来设计等等。

所谓课型,就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对“课型”的最为简单的解释是: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所以,诵读课型的主要活动方式就是诵读,兼以品析、讨论、讲解等等。这种课型适用于诗歌、文言文教学,也适用于精短的散文教学。比如,笔者在教《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时,就设计了这样的课型。

第一步粗读。课前提出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要能读通课文,这时的诵读要求可以放低,以不读错读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看上去这个任务不难完成,但是却需要做很多细致工作,为了不读错音,学生们课前进行了积极的预习,碰到一些不会读的生字都主动去查,把读音认真的写在课本上,因为这一课生字较多,笔者提示他们可多写几遍记在脑海中,比写在课本上看上看下的轻松。想知道句中怎么停顿,就必须清楚这一句说什么,课下注释就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翻译书工具书也派上了用场,让笔者高兴的是几位同学到办公室找到笔者自己,探讨“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如何停顿,这使笔者窃喜:不怕有问题,就怕不读啊!正式上课时分段抽几个学生来读,读音上都没有什么问题,停顿的把握也比笔者预期的要好。

通过这一遍诵读,字音字形解决了,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对于文章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

第二步精读。在《阿房宫赋》的课堂阅读环节,笔者首先拿出了一、二两段,要求男生和女生作为两个团体各选一段分别诵读,在选哪那一段的问题上学生们有了一点小小的分歧,但很快便亮出了结果:男生读第一段,女生第二段,并给出了理由:恢宏巍峨适合男生,脂粉香气适合女生。这表明学生们对于文中的传神描绘已经在脑海中有了感官的印象,于是笔者顺势提出了这次诵读的要求:不仅要动嘴,流畅无误的读,还要动脑,在脑海中建起一座巍峨的宫殿,画出如云的宫女,带着感觉带着画面去读。这一次诵读比第一次的粗读进步不少,同学们明显地读出了一定的节奏和感情。然后笔者要求男女生互换段落诵读,大家兴致盎然,读的居然更好了。一位学声乐的女生被大家推荐起来进行了精彩的范读,赢得了满堂的掌声。第三段稍长,笔者进行了范读,然后鼓励几个学生起来大声诵读,最后进行了齐读,在齐读时注意到有的学生已经不用看课本,从头到尾背下来,着实让笔者有些兴奋。

反复的诵读中,琅琅的书声中,课文的传神描绘、情调韵味,不用老师多讲,已慢慢跃出纸面渗入心田。

第三步烂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文言文要想读通读透,只靠课堂上两三遍的诵读几遍是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多花时间反复吟诵并配以同步或不同步的默写,以读助写,以写促读,建立读写一体化的学习流程。在《阿房宫赋》的学习告一段落之后,笔者和其他几个语文老师共同商量并决定:几个班联合举办了一次诗歌诵读比赛和书法比赛,这对鼓励学生诵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之后考查这一课的知识点时,发现学生们记得比较牢固,极少丢分。

四、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中,我国的传统方法是:多读,多背,熟能成诵,烂熟于心。荀子在《论学》中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采用反复诵读把所学的东西贯穿起来记忆,用深入思考把所学的东西贯通起来理解。北宋教育家张载也说过:“书须成诵,则学进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名言都点明了熟读,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的大量出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解,默记来背诵还是远远不够的。经验证明,我们记忆知识,诵读,吟咏的效果远比默记,理解要好。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博览强识的好阶段。多读多背,反复诵读,刺激大脑,加深记忆,读得多了,积累声音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文章背熟了便于理解,记得牢固了便于吸收利用。如果把高中语文课本中(包括课外)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尽可能多地贮存于大脑的记忆仓库里,那么,高考作文时也会文思泉涌,运用自如。

总之,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根本任务在于获得语感,而语感获得的方法就是读。诵读教学作为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大凡有建树成材者都有惊人的诵读功夫,更多地将经典作品背诵、积累。提倡诵读,重视诵读,加强诵读,是不可避免的话题。在诵读教学不尽如人意的今天,提出这一话题,希望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添加新鲜的营养和血液,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和活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诵读。

作者单位:

邮政编码:

论文作者:韩春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4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4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的根本——诵读论文_韩春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