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本教育之花在道法课堂绽放论文_郑军

让生本教育之花在道法课堂绽放论文_郑军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中心学校 443509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传统“师本”教育课堂会严重束缚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课堂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而生本教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和合作者,学生是教学中的真正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亲力亲为、扩充知识,提升能力,从而形成积极的、创造性的、良性互动的高效课堂。

那么,道法课堂如何实施生本课堂呢?结合学校“三放三收三关注”教学模式和我上过的一节道法课,谈谈我的尝试。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愿意去分享

新课程理念要求老师眼里有学生,做到“以学定教”,生本课堂是离不开生活的,我们的素材选择一定要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作为教学的起点,也要作为回归点,要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问题、毛病,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正能量,解决实际问题,不是照本宣科,学生也愿意开口分享。

笔者在执教《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一课时,在课前准备时,就在班上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当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当朋友身体不适需要你帮助时,当在路上遇到摔倒的老奶奶时,你会做怎样的选择,之后老师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统计。

面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选择逃避的5个,占23%;选择求助他人的7个,占33%;选择坦然面对的9个,占43%。面对朋友需要帮助时,不会帮助的2个,占9%;考虑可能给自己带来益处才选择帮助的9个,占43%;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去帮助的10个,占48%。面对陌生人需要帮助时,想着有人去做不需要自己的5个,占24%;顾虑很多犹豫不决的11人,占52%;主动去帮助的5个,占24%。

这个调查表明学生对自己应该要承担的责任不是很清楚,这样课堂针对性就很强了,做到了“以学定教”,学生课堂上也很活跃,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其次我制作的《励志的老师们》视频和《心里老师的讲话》就是我校的老师,这贴近了学生生活,学生感觉到了亲切感,促进了学生的理解。

二、课堂氛围的营造要有开放性,让学生有机会去创造

“开放性”是生本课堂的基本特征,它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我校力推的“三放”课堂模式就能有效达到开放的目的。即在课堂上要放手让思考,放手让学生交流,放手让学生分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能克服老师一言堂,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参与进来;其次根据道法课堂特点,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开放性,比如谈谈看法、启示,说一说你的理解、认识,提提建议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创造潜力被充分挖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生本教师的讲解要有精炼性,让学生困顿有解决

生本教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我校“三收”课堂模式即学生有困顿时要收,学生交流有偏差时要收,学生展示有问题时要收,就是引导大家要少讲精讲,在这种课堂模式下,教师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最终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行为,坚信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必要技巧,相信学生有能力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和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课堂活动操作的主要环节就是“导、引”两个字,具体操作时引导学生进行“读、议、练、结”。

笔者在执教《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一课时, 在进行第三关时我播放了《砺志的老师们》视频。思考:我们的老师每天在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按我课前预设的答案是老师们在尽心尽责地承担自己应付的责任,从而让学生理解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在为我们负责。但一学生在回答时说因为他是我们的老师。显然学生理解很有狭隘性。根据“三收”原则,这时老师要引导、要停顿。这时,我反问他:“他是因为老师这个身份才才对你负责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进行了讨论,最后同学们得出结论:并不是与我们有联系的人才对我们负责,达到了理想效果,这也是一种新的课堂生成。

四、课堂教学的评价要有激励性,让学生学习有动力

生本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充满人性化的,评价方式有很多,但要保住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能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敏于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一种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

笔者在执教《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一课时,我设计了四个通关任务,每个通关任务中有若干小任务,六个小组如果能基本完成五个小任务就算通关成功,课后有小奖励。任务布置以后教室里炸开了锅,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课堂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活动开展以后,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我都及时鼓励,马卡连柯说:“教育的技巧就在于随机应变。”有时学生的回答背道而驰,我一般不否定,而是引导,让学生的自尊得到维护,始终维持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落实生本教育理念,老师和学生都是受益者,角色的转变,老师课堂上讲得少了,对嗓子是个保护,当然对老师的要求更高,老师必须具备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当然学生收获更大,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一起努力吧,让道法生本课堂开出绚烂的花朵!

论文作者:郑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让生本教育之花在道法课堂绽放论文_郑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