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巧借网络信息助力道德与法治课堂论文_刘亚莉

引导学生巧借网络信息助力道德与法治课堂论文_刘亚莉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西机学校 722400

摘 要:如果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信息(如时政要闻、纪录片、宣传片等视频资料)助力道法课堂,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减少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信息 分辨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堂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与之相应的国家政策、举措,做新时期明礼守信守法的合格公民。今天的初中生,由于种种原因,学习压力很大,使他们无暇顾及课外知识,许多同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是近年的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呈现出以时政热点为载体,以课程内容为依托,以全面考查学生能力为手段,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的特点。因此把时事政治有效引入课堂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真正让道法课活起来。

为了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成为有思想、有责任、有创新、有远大理想的现代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活力,同时利用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和兴趣,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微型学习媒体,如手机、iPad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网络微内容,正确利用网络信息并应用于学习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弥补日常教学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借助网络信息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将时政热点巧妙地渗透在道法课堂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新闻播报”,激趣、丰富课堂教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创新性的导课方式能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用网络信息中的时政要闻导入新课,不失为一种新颖独特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每节课都保持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堂课前5分钟我都留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所搜集的新闻做播报,学生分析、点评,老师适时点拨。

课前5分钟做新闻播报的活动贯穿学生的整个九年级,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内向、胆小、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我要求他们“敢说”。这类学生的特点是:由于自身阅历较少,学习的基础较差,接受新知识较慢,所以比较自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激发学生“说”的兴趣,点燃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锻炼他们的胆量,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这一阶段,我会在每节课前布置1-2个同学通过网络搜集新闻,根据自己的理解播报出来。课堂上只要学生敢于站上讲台,敢于播报,我都会给予最大的鼓励。对于涉猎广泛、好奇心强的学生,要求他们“会说”。这类学生兴趣广泛,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但自控力差,容易盲目从众。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锻炼和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搜集的新闻导向正确,我会自己做一期新闻播报,让学生明白我们关注的内容应该是什么。这样做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减少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我把每期做新闻播报的人数固定为2人,一起搜集资料并筛选,合作完成。对于能明辨是非、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巧说”。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更需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多层次分析问题、多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阶段,我要求学生所做的新闻播报要和教材内容联系起来,能够学以致用,做到精准分析。例如:学生通过播报孟晚舟被加政府非法逮捕事件,引发学生对中美贸易战的深层关注和思考,及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通过播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并拍下照片,使学生在为我国科技成就骄傲自豪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奋学习提高自身创新能力;通过播报朝鲜总统金正恩访华,联系和平与发展、国际合作及大国责任等知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明显拓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他们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将课本上原本冷冰冰的知识与当下的时政热点融合在一起的,这样的道法课堂将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得以接受,课堂教学更高效。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成为网络的主人,真正让信息技术媒介为学生所用,让有益的网络信息服务于教与学。

二、利用“新闻在线”,拓展、升华道法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我经常在知识讲解中贯穿时政热点,引发学生思考,唤起他们的认知欲望。如:在讲《价值在于奉献》这一课时,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空洞,因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错误思想,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着学生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正确认识。在教学中,我通过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代先锋”等模范人物视频资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组织学生谈感想、说打算,培养学生奉献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

总之,在现代“互联网+”教育背景和新课改的要求下,要充分利用学生上网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关注、正确利用有益的网络信息,如解读时政热点、将时政热点融入课堂、用时事政治作为说明书中理论知识的例证、利用时事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时事进行评论,也融入学生的生活。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更调动了道法课的活力,让学生在关注时政热点中提高、在分析时政热点中明理、在解决问题中成长,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论文作者:刘亚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引导学生巧借网络信息助力道德与法治课堂论文_刘亚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