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栏间跑速度的因素和对策论文

探究影响栏间跑速度的因素和对策论文

探究影响栏间跑速度的因素和对策

浙江省长兴中学(310000) 傅辰杰

[摘 要] 栏间跑不仅要求跨栏者具有一定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素质,而且其跨栏动作必须协调有效。“快”是跨栏跑的核心所在,此处的“快”不单单指跑的速度快,而且还指能够快速完成一系列跨越栏架的动作。所以,该项运动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时间短、强度大。要求运动员能够在一个较快的频率以及特定幅度内保持流畅的动作来完成跨栏。虽然跨栏跑中栏架高低、距离长短以及栏间跑步数均不固定,实际运用到的技巧却大致相同。栏间跑是跨栏的重要部分,也是影响整个跨栏成绩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栏间跑;步长;步频;节奏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对栏间跑动作组成分析从而探究栏间跑速度的影响因素,寻找一些能够较为显著地提高栏间跑速度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运动员栏间跑的水平。

港口企业投资港口的效用可用利润衡量。XIAO等[7]认为港口企业的投资利润可表示为投资后的货运收入F减去港口变动成本V和固定成本D。

(二)研究对象

长兴中学田径队男生。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和电子资料,并按内容对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成文献综述。

2.专家访谈法

在理论基础上,笔者在田径项目培训中听取了有关专家的观点和意见,采用了专家访谈法进行研究。

二、影响栏间跑速度的因素

(一)下栏后的身体姿态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具有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社会监理单位很少,有不少监理单位依附于以水行政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勘察设计院等为母体的企事业单位中,缺乏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地位。此外,在工程建设活动中,项目法人对工程的建设管理与委托的工程建设监理共存,业主往往高度关注工程进度,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给监理施加过多压力,而由于监理处于业主委托的从属位置,在处理工程质量和进度矛盾关系方面,以及在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上造成较大的处理障碍,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监理单位在监理活动中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跨栏运动员的平跑速度是其获得良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前提。需要注意的是提升其平跑速度并非代表能够提高其跨栏跑的成绩。要想有效提升跨栏成绩,一个重要步骤在于有效把握栏间节奏以及提高栏上动作的稳定性。而运动员跨栏技巧的掌握、动作的稳定与否以及平跑速度能否有效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运动员核心力量大小的影响。在实际跨栏时,要求运动员能够有效转换身体重心的高低,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速度。教练要重视训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从而帮助其提高核心肌群的力量,改善肌体肌群间的协调程度,降低能量损耗,实现肌体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栏间三步的步长与步频

利用同步交流发电机仿真模型进行旋转整流器开路故障仿真,可以简单、有效地获取同步交流发电机三相输出电压信号的仿真结果,从而进一步对旋转整流器故障进行深入分析[13]。仿真结果显示:当旋转整流器正常工作时,同步交流发电机三相输出电压信号符合参数设定;当旋转整流器出现单管开路故障时,三相输出电压信号出现衰减,其有效值低于设定参数;当旋转整流器出现双管开路故障时,三相输出电压信号的衰减幅度更大。图2、图3和图4分别为旋转整流器正常工作、单管开路故障和双管开路故障3种情况下的三相输出电压信号波形。

三、提高栏间跑速度的对策

(一)核心力量训练增强身体控制力

她把制作好的选择轮拿进她的卧室,在卧室的墙上有一些挂钩,平时用来挂她的宝贝。她决定把“电视选择轮”挂在离门最近的挂钩上。

跨栏跑相对于短跑来说是一种高重心运动,尤其在攻栏时重心经过提高,而过栏后重心又急速下降。过栏后摆动腿将迅速下压形成支撑,身体略前倾,起跨腿前拉从而转入平跑。很多运动员由于过栏后摆动腿不能积极下压支撑,导致重心下降幅度过大而无法迅速转入平跑。此外,运动员重心起伏过大以后,动作将变形,继而无法控制身体,极有可能崴脚或者造成其他的运动损伤。

要想有效把握跨栏的节奏,重点在于能够对各步步长进行科学的确定,如若无法科学分配步长,就会使栏间节奏受到影响,降低跨栏速度,进而容易有跳步等不规范动作出现。因为栏间距离相同,但三步步长却不等,所以每步的支撑和腾空时间也是不尽相同的,也正是这些不同的技术特点决定了栏间跑独特的节奏。在过栏影响下,两栏间的第一步水平速度会相对降低,为了快速着地并且保持下栏后的重心高度,要求运动员能够伸直其膝关节来进行蹬地跑步,所以实际步长会比后面两步要短。第二步基于第一步已有速度能够有效加大其步长,实际支撑时间和动作结构间的关系与短跑途中跑的动作相贴近。支撑和腾空时间的长短,反映了肌肉工作用力和放松的合理交替。第三步由于准备做有力迅速的起跨,是为使身体在栏前形成高支撑以便向栏进攻从而缩短的“栏前短步”,也是栏间三步之中速度最快的一步。这样的技术环节构成栏间三步时间的不同。适当的补偿和支撑时间的缩短,腾空时间的相对加长便成为获得良好栏间节奏的基本条件。

(二)加大栏间距离

增加栏间距离后,能够有利于提高栏间跑的速度以及其动作的流畅性。当前,“速度型”跨栏跑选手常常会运用该种方式,而“技术型”的选手同样能够采取该种方式来提升其栏间跑的速度。实际比赛时,优异的运动员跑过一个栏间往往会用1″—1.2″,也就是说其平均速度在7.7m/s—9.1m/s左右。试验发现,采取增加栏间跑距离的方式能够让栏间跑的速度超出此速度,但是却不会过多地改变动作结构,此种方式即跨栏跑与平跑的结合。因为节奏与动作结构不同,所以在实际训练时极易出现跨栏跑与平跑相脱节的情况,导致部分运动员提高了其百米成绩,不过跨栏跑成绩却没得到有效提高,或是部分运动员提高了跨栏跑的成绩,百米成绩却没有改变。采取增加栏间距离与栏间跑步速度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问题。如若栏间跑步数为5步的情况下,则应当要在标准栏距的基础上增加3.6—4.4m。

(三)采取专门练习来提高栏间跑速度

通常情况下,栏间跑的专门练习数量较多,且大部分教练与运动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其方式,不过,开展该类专门练习目标在于对某一跨栏步的动作进行练习,较少专门的练习用在提高栏间跑的速率上。通过专门的试验发现,部分运动员在时间内单单用开展与小步跑过栏、栏侧过栏等相似的练习来发挥其速率,实际步频通常能够超出栏间跑的步频。所以如若运动员在日常练习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速率练习,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栏间跑的速度。不仅如此,教练还可以采取顺风跨栏跑等方式来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合理缩短栏步来达到降低速度损失的目的。

(四)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

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运动水平,所以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实际训练时,具体可从如下两点入手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第一,采取“过电影”的方式。即让运动员在开始跨栏前,先将由起跑到第一、第二栏和到终点全过程的动作都回忆一遍,并将自身技术上的不足与特点表述出来。教练还需要鼓励运动员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自信,而且还能够对其技术上的问题进行解决。第二,引入竞争体制,让运动员能够切身体会到竞赛中的成功与失败,如若面临失败则需要帮助运动员分析根本原因,克服障碍,使其更好地进行改进,最终实现技术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每个运动员在栏间跑中出现的问题都不一样,但是不解决这些问题,栏间跑速度、跨栏跑整体速度无法得到较大的提升。教练要因人而异,针对每个运动员的问题,制定有效实用的解决办法。总体来说栏间跑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过栏后摆动腿积极下压可以缩短下栏落地的时间,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有利于发挥栏间跑的速度。(2)起跨腿在过栏着地后迅速前拉至正前方,带动身体重心前移,维持身体平衡。同时,起跨腿在过栏着地后的迅速前拉有利于平跑的展开和保持身体的水平速度。(3)栏上的摆臂特别是摆动腿异侧手臂的摆臂动作起着指挥全身联动的作用,并且控制身体重心,防止重心起伏过大。起跨攻栏时正确积极地摆臂可以带动摆动腿的下压,起跨腿的向前提拉,减少摆动腿着地后的支撑时间,有利于提高栏间平跑速度。

[参考文献]

[1]汪广茂.110米跨栏跑完整技术特点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65-68.

[2]汪静华,李宁.跨栏步与栏间跑的动作技术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1):92-94.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5-0021-02

(责任编辑 诺 依)

标签:;  ;  ;  ;  ;  

探究影响栏间跑速度的因素和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