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应注重差异化教学论文_樊红梅

中职语文应注重差异化教学论文_樊红梅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摘要:实行分层次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所必须的;中职语文实行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人才规格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大教育家孔子教学生涯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学生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一个人想办一件事,能否马上动手?”孔子回答子路说:“你父兄健在,怎能不先问问他们呢?”而对冉有则说:“应该马上去做!”学生公西华觉得奇怪,就问为何一个问题有两种回答。孔子说:“冉有遇事犹豫不决,就鼓励他果断;而子路好胜急躁,则要他多方考虑,避免草率。”这种教育方式体现了孔子著名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孔子能够培养出七十二贤人,正是因材施教的成果,也是今天所谈的分层次教学的源头。

所谓分层次教学,即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在最合适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对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教育要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使学生各有所得、各尽其才。

一、中职语文实行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实行分层次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所必须的。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与尊重学生的差异,改变语文教学只着眼于少数优秀生或"齐步走""一刀切'的状况,即传统的对所有学生采用同同样的教学和评价方法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符合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的人才的重任,因此,分层施教,是中职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方法。

第二、中职语文实行分层次教学,根本上是由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

近年来,大学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促进了普高的扩招,造成职业学校学生生源明显短缺,生源综合素质急剧下降。从目前来看,生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初中阶段成绩较差,觉得读高中升大学的希望不大,于是选择读职业学校,这部分比例最大;二是初中阶段成绩较好,但家庭经济困难,负担不了读高中和大学的费用,希望掌握一门技术,能早日就业以分担父母的经济负担,这部分比例不大;三是初中阶段成绩、表现皆不好,家长考虑到子女年龄较小,只能送到学校,或父母管不了,希望老师和学校帮着管教,这部分学生占较大比例。

同时各专业之间及各班级内部的学生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相差达100分,班级内部学生入学成绩最大落差更达到300分。

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及专业落差大就给职业教育教学带来诸多困难,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难以确定教学的起点,兼顾不及,使好学生没有学好,“差”学生没有学会。不但影响了其素质的全面提高,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继续升学深造和毕业后就业的竞争能力。

职业教育的现状迫使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即改革过去那种统一的教学模式,实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分层次教学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在坚持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和兴趣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受到优质教育,这就是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中职语文实行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人才规格的不同需求.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它所生产的"产品"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同、符合社会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专业技能,为谋职就业创造条件,。于是在职业学校,语文就从普通高中的“老大哥”的地位降为一门基础文化课,教学更多是为了配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按同一标准、同一个模式组织语文教学,如教师常常要求所有学生掌握课文同样的生字词、完成一样的读写训练,往往使得相当一部分职高学生无法跟上,产生"学不会,不想学"的念头;也达不到为专业服务的目的,难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的"产品"进入人才市场,更不会受到欢迎。

因此在教学中制定切合实际的不同的教学要求,根据社会需求的不同层次开展语文科因材施教活动,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勃勃生机.

应该明确,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在职业学校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分层次教学不是简单地分班,更不是流于形式的“换汤不换药”,而是作为一种教学组织模式和保障学生受到最好教育的方法。因此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不具备潜在的实践能力,关键是要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二、实施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第一、要注意发现学生不同的心理效应,用爱心消除不良后果

作为一种科学而艺术的教育方法,分层次教学是教育的良好形式,符合培养人才的根本要求;但面对活生生的人,还需要注意其心理感受,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我在实施语文分层次教学中发现,明显的有意分层次也容易使尖子生固步自封,后进生自暴自弃,两者都失去了进取心。因而,分层次要充分考虑心理暗示效应,如何进行要看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采用“隐形分层”,层次不同,辅导不同。对尖子学生深化、扩展知识面,对后进生则采用深入浅出,通俗化、兴趣化的教法。这样,就可以解决有意分层次可能带来的不良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主动性,会更受欢迎。

第二、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次教学绝不是划分“等级”,与分快慢班的做法不同。

正如南京师大附中校长陆一鹏所说,分层次教学是“分层不分班”。所谓“分层”分层次教学是“分层不分班”,“分层”是学科教学分层,“不分班”是学生隶属的班级不变,这种教学方法面向全体,从尊重学生不同学科的学习差异、保护自尊、建立自信出发,使其学习潜能得到最好的开发。而快慢班则是按学生的各科总分排队。而且,快慢班面向少数好学生,丢掉了大多数;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观念,在于如何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矛盾。

第三、学生的“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

当学生进步后,老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并调整学生所处的层次;另外,虽然每个层次的标准不同,但教学过程中要固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意识。所以,无论对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多关心,多鼓励,多肯定,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锲而不舍的进取热情和稳定的学习情绪,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樊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中职语文应注重差异化教学论文_樊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