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研究论文_冉夏梦,张周付

中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研究论文_冉夏梦,张周付

湖北省安陆市涢东学校 432600; 湖北省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432600

摘 要:课堂沉默现象是中学课堂中的常见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问题。这种情况在中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以湖北省安陆市某中学为例,以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对该校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进行研究,针对调查和了解到的情况总结归纳出学生沉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 课堂沉默现象 沉默的原因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沉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既不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培养。因此,了解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并改进,促进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研究的实施及调查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湖北省安陆市某中学学生进行了调研,调查涉及126名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通过和各班成绩优异、中等、偏下,性格内向、外向,课堂活跃、消极等数十例学生交谈,挖掘了深层次原因。

1.在调查问卷中,1-2题体现了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现状

1.你认为在课堂中存在沉默现象吗? 数据

A.存在 23.80%

B.有时存在 38.10%

C.偶尔存在 38.10%

D.不存在 0

2.你在课堂中发言的时间多吗?

A.很多0

B.比较多 9.53%

C.不太多57.14%

D.不多 33.33%

在第一题中,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并不陌生,也可以说课堂沉默现象在课堂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反映了学生对于课堂沉默的认识,可能是因为课堂氛围,也有可能是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的影响。

在第二题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发言不太多或不多,这也与访谈中所得的结果一致。很多学生表示在课堂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听老师讲、听其他同学讲,而自己不会主动发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在调查问卷中,3-4题体现了学生对课堂沉默现象的解释

3.你在课堂上存在知道答案但是不回答的现象吗? 数据

A.存在 14.28%

B.有时存在 76.20%

C.不存在   9.52%

D.不清楚  0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90.48%的学生上课时都会出现知道答案但不回答的情况。这种“知而不答”的现象必将导致课堂沉默。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学生不自信,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学生不习惯在人多的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了沉默的习惯;也可能是对教学内容或形式缺乏兴趣,懒得回答。

4.你认为性格对在课堂中的表现有影响吗?数据

A.有影响33.33%

B.有一些影响33.33%

C.没影响28.57%

D.不知道   4.77%

第四题调查的是性格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研究证明性格外向的学生更倾向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而性格内向的学生无论知不知道问题的答案,都更容易选择倾听。

3.问卷中第五题体现了学生对课堂中行为的态度情况

 5.你对老师提问后立即回答问题的同学的看法是 数据

 A.赞同66.67%

 B.不赞同 19.04%

 C.无所谓 14.29%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赞同在老师提问后立即回答问题、他们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马上对问题作出回应,可避免课堂上冷场;二是立即回答问题展现了自身能力。而持否定态度的同学,主要也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立即回答问题,会打扰其他同学的思路;二是觉得立即回答问题是一种爱出风头的表现。学生不同的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课堂沉默的看法。

二、策略和建议

1.构建学生自由表达的心理环境。通过调查发现,课堂沉默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学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由于害怕回答问题错误导致老师的惩罚、同学的嘲笑,便选择沉默。而教师要消除学生心中的不安全感,就要为学生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因此,教师应该有平等意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予以理解和尊重,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更好地融入课堂,降低沉默带来的消极影响。

2.采用使学生乐于表达的教学策略。在为学生构建自由表达的心理环境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在设计课程时多下功夫,注意采取一些让学生有激情参与并乐于表达的教学策略。在安排教学模式时,教师可以多采用一些集体活动、小组活动等。学生和自己最熟悉的同学之间,互相的思维想法会更好地碰撞,有利于良好的学习风气、课堂氛围的形成,也会有更多的交流欲望。

3.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课堂沉默现象。在面对课堂沉默现象时,教师不能盲目地发火,而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课堂沉默现象。一般来说,外向的同学表现欲强,回答问题较积极,但也可能比较冲动,对问题缺乏深入思考,给出的答案往往不够准确。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当在鼓励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会倾听、思考,适当地培养学生的沉默意识。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很难养成积极发言的习惯,他们更习惯于自己默默思考,而不愿意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渐渐习惯于表达。在学生表达出现障碍时,应当多一些耐心的引导、适时的等待,多鼓励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切不可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

总之,教师要意识到课堂沉默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在遇到该现象时教师应当多观察,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努力克服课堂沉默的消极影响,使学生敢说、能说、想说。

参考文献

[1]刘雨 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教育哲学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2,3,29-31。

[2]石立媛 中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

论文作者:冉夏梦,张周付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中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研究论文_冉夏梦,张周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