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的叙述学分析论文_孙萍

《国家宝藏》的叙述学分析论文_孙萍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 610000 四川,成都

摘要:12月3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国家宝藏》刚播出第一期,便在业界和坊间形成了热议话题,且收获了几乎“零差评”的良好口碑。在各种优秀文化类节目珠玉在前的情况下,这档节目的出现再一次成功地提振了观众的兴趣和热情,耳目一新的创意、精致考究的制作、熠熠生辉的内核,令这档节目彰显出高端而又诚意的上佳品质。《国家宝藏》这部综艺巧妙地采用了类型融合的叙述策略,主要体现在叙述语言、叙述视角和叙述结构上。本文结合叙述学的文本分析相关理论,从分析的总体来看,该综艺的热播主要归功于生动睿智的语言,“限知、平视”的视角,“前世传奇、今生故事”交织的主题,详略得当的时空幅度,曲折离奇的情节以及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等,这些都被观众所津津乐道。

关键词:国家宝藏 叙述 语言

一、叙述语言

影视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远比普通语言复杂得多,既包括声音形式的对白语言,也就是“台词”和画外音,也包括文字形式的字幕,还包括影视作品特有的镜头语言。《国家宝藏》中的无论是001讲解员张国立的温情叙述,还是旁白语生动而深刻的背景描述,还有国宝守护明星关于国宝身世的倾情演绎,其中生动入情的语言不仅恰当地概括出国宝前世的情景,而且进一步丰富了相关人物的性格,使观众感受到一种历史现场的氛围。例如:越王勾践剑的前世传奇该剧的叙述语言尽量避免使用直白的叙述方式。从深层角度来讲,每部剧集都会蕴含叙述者想要表现出国宝身世历史的思想和灵魂,尤其是反映特殊时期故事的作品更要有一定的内涵在其中。在《国家宝藏》这部作品中,编剧也不例外地对历史和信仰进行了诠释,表面上它是说文物、讲历史,实质上是通过与国宝相关的古今故事来赓续民族文脉,力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该综艺自始至终以一种十分自然的方式表现出国宝的主人公对信仰和理想的执著追求。例如国宝妇好鸮尊的主人——妇好是一位母亲,是商朝的王后,更是一位女战神。武丁,商朝一代名君,在位五十九年,开创了武丁盛世。妇好,正是武丁的王后,名好,妇为尊称。因其战绩显赫,深得王心,她不仅在战场上骁勇善战,还参与主持重大的祭礼,问卜通灵。在1976年,考古学家从她的墓葬里发掘近两千件珍贵的文物,而妇好鸮尊被称为是宝藏中的宝藏。在描述妇好鴞尊的时候,刘涛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主人公妇好女战神的传奇一生,王后的温良娴淑,大祭司的正气凛然,女战神的飒爽英姿,瞬间让这既肃穆凝重又添几许活泼可爱的鸮尊“活”了过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影视作品在直接表现人物内心时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独白的形式让人物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另一种是用画外音的形式将人物内心的声音传达出来。《国家宝藏》的画外音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方面,画外音揭示宝藏主人公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呈现出历史中主要人物发掘宝藏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画外音以宝藏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为主,以其他人的心理变化为辅,不仅适时地变换角色,而且转换人称,如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转换。这种角色和人称的切换使得作品的叙述形式更为灵活自由,带给观众更强烈的现场感和视觉冲击,从而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

二、叙述视角

叙述学中的视角理论常用于分析叙述类文本,电影学中的视角理论则多用来分析影视镜头的拍摄。《国家宝藏》融合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 ,兼有叙述类

作品和影视类作品两者的特性。本文基于这一特点,将叙述学和电影学中的视角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叙述视角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分析方式,第一种是“所知视角”分析。根据作品中人物和叙述者的关系,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叙述视角”、“限知叙述视角”和“纯客观叙述视角”三种。第二种是主观视角分析。影视作品在叙述人物和故事的时候,总是带着一定的主观感情色彩,从特定的角度出发,以特定的眼光来引导观众去欣赏和理解剧中人物的行为和发生在人物身边的故事。这个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特定角度和眼光就是主观视角,它可以分为“仰视视角”、“平视视角”和“俯视视角”三种。“仰视视角”用来刻画伟人和传奇英雄,“平视视角”用来表现普通人,而“俯视视角”则用来勾勒一些反面人物。

《国家宝藏》主要将“全知视角”和“仰视视角”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叙述故事情节。“叙述角度除了旁白和宝藏与主人公的关系以外,还以局限视角限制剧情条件给定的程度,即利用视角可以制造悬念。”《国家宝藏》中介绍宝藏妇好鴞尊的时候关主人公妇好的线索同时展开,但是视角并非全知的,而是有限的,采用这一视角不仅表现出妇好的机智沉稳,而且在结构上引人入胜。

三、叙述结构

(一)叙述线索和主题

在描绘众多人物、叙述多个事件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是叙事线索的安排。无论人物和事件如何错综复杂,只要叙述线索安排得当,他们都能依附线索有条不紊地被展现出来。《国家宝藏》包含两条叙述线索,即国家宝藏的成长线和宝藏主人公的情感线。其中,作为主要叙述线索的成长线,实际上暗含一条时间线,即按照不同的时间轨迹,宝藏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故事,即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例如从妇好鴞尊关于女主妇好和其丈夫武丁的前世传奇到新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家发现了古代第一女将军的墓的今生故事。这两条叙述线索始终围绕信仰与情感的叙述主题展开。信仰和情感的主题交相呼应。这些情感经历成为故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伴随着主人公的人生历程,令观众随之欢笑悲伤,沉浸于故事的深情之中。

(二)叙述时空幅度

“叙述是在怎样的时间、空间中展开,就成为叙述的幅度。在《国家宝藏》中,描述多个事件时,还会遇到叙述顺序问题。叙述顺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多种叙述顺序的使用可以多侧而、多角度地叙述,使作品不至于显得枯燥呆板。《国家宝藏》就是运用插叙,即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优秀的影视作品,对各部分内容的叙述都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详有略,这就要涉及叙述时间的分配问题。影视作品中的时间与现实生活中的时间相差甚远,现实中几秒钟内发生的事情,在影视作品中可能要花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叙述,而现实中上千年的时间在影视作品中也有可能仅被表现为弹指一挥间。“作者技巧就在于如何选择叙述点……叙述时点往往选择关键时刻,在《国家宝藏》中的每一个情节都构成一个叙述时点,“以时点折射时段的内容,时间的容量就大”,从叙述的空间幅度来看,《国家宝藏》主要分为三个时间点,第一个是001讲解员张国立关于宝藏背景的描述,第二个是守护明星关于宝藏前世传奇的演绎,第三个就是国宝守护人今生故事的描述。每一个叙述点,在剧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58一159.

[2](美)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新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27。

作者简介:孙萍(1992-),女,汉族,成都体育学院,学生,传播学硕士,研究方向:体育宣传与公共关系。

论文作者:孙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国家宝藏》的叙述学分析论文_孙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