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论文_刘娜

浅谈作文教学论文_刘娜

刘 娜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口头表

达是写好作文的极好准备和铺垫,评语是作文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师;学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语文教师,多年来,笔者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浅谈如下:

一、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对于作文,学生普遍都感到困难,其原因是:生活范围小,接触面窄,缺乏细致的观察及联想,提起笔无内容可写,即便是写出来,也是就事论事,记流水账,编造情节,空话连篇,不成文章。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好作文的前提,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引导学生熟悉生活、观察生活。

教师应授之以渔,教育学生观察要有目的性、计划性、协同性、主动性,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同,其方法也有异,有的要重点观察,有的要反复观察,有的要比较观察。观察步骤要有条理,或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或根据空间远近、高低的不同位置,或根据结构整体局部、内外左右之分观察,观察前要对观察对象需有相应的知识准备,知识愈丰富,愈能捕捉事物的特点,观察便透彻入微,将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观察事物的思考分析能力,对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原因、变化条件、变化规律作出说明。在观察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对一些现象要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作文《我的父亲》时,学生观察到父亲布满皱纹的脸和弯了的背,教师启发学生,联想到: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这是饱受沧桑、含辛茹苦的象征,父亲为自己、为家付出多少苦和爱,用他至高无上的爱撑起了一把温馨的伞,为自己遮风挡雨……通过观察及联想,学生有话可说,有真实事例可写,文章生动感人,并且使学生更加爱自己的父亲了,进一步增强了亲情感。

二、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读和写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多读”“熟读”对提高写作水平有极大的帮助。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虽然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但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只靠课文的篇目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知识,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师要给与有效的指导:1.指导学生随时摘录。这就要求阅读书籍必须认真钻研,深刻理解,要记要点,不能囫囵吞枣。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把好的片断、精美的语句摘录下来,分类整理,妥善保存。阅读时要专心致志,勤于思考,做到:心到、眼到、手到。2.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阅读一篇文章,不要敷衍了事,走马观花,要把读文章的感受写出来,还可以专记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特点,也可以搜集名言名句、古言古诗,内容不拘一格,为写作积累材料。3.指导学生读文章时,要理解它的内容和中心,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还要明白文章是如何用书面语言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的。使学生在一篇篇文章的阅读中,掌握语言文字的有关知识,领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和方法,学习和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4.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相结合。读和写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读是基础,以读学写,以读促写。“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在从读书转化为写作能力的环节中,狠抓一个“仿”字,“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和策略,从仿到创,运用书上的写法,独立创作。在阅读中,通过思考的“仿”转化为表达,再到升华,是一种能力的迁移和深化,是思维的一次飞跃。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章,练习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练习写人的方法,练习写景的方法和顺序等,根据阅读,训练作文的审题和拟题,训练作文拟提纲,训练作文合理的结构,训练作文突出中心等等,使学生在阅读中,吸取精华,有效的提高写作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口头表达是写好作文的极好的准备和铺垫

“说”和“写”是表达的两种方式。“说”是口头语言,“写”是书面语言,书面“写”是以口头“说”作为基础的,“说”可以起到组织语言的作用,有利于书面语言的提高。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讲课中,教师可让学生概括课文段落大意和内容,学完课文,可让学生概括全文内容、结构及中心思想,并且复述课文,此外,要经常采用多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1.开展演讲会。先分组进行,选出优秀的在全班演讲,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爱说的话题:回忆自己的往事、畅想自己的未来,或是看到的、听到的新奇事,或是家庭、亲人、好友、最崇拜的偶像等等,要求学生语句通顺、叙事完整、中心突出、用词恰当。2.开展朗读会和朗诵会。在会上,要求学生读音准确、声音洪亮、音节清楚、语句流利,要有语气停顿,要有感情。3.作文交流会。要求每周作文讲评时,学生都把自己的作文在组里或班里读出来,表达自己的习作感情。4.故事会。在进行第二课堂活动时,要求学生从自己阅读的书籍中,选讲一个自己喜欢的、生动有趣的故事,要求绘声绘色,富有表情。

四、评语是作文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评语”作为作文教学的一部分,是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的评价。书面文字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作文评语也不例外,“评”的方法不同,收到的实效也截然不同,有时你评多了却很可能劳而无功,有时你寥寥几笔,却可以震撼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对于教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更是受益匪浅、积极效应。它是作文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时,会主动探索作文成功之路,这种来自学生自身的强大动力所产生的神奇效果往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达不到的。兴趣是强大的内部动力,作文评语应潜移默化、别具一格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具有渴望自己学业有成,渴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在批改作文下评语时,努力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亮点”,对大至节、段、篇,小至句、词、字,写下眉批和评语,指出其妙在何处,尽可能多的去肯定、鼓励、赞扬,对于不妥当之处,评语中婉言指正,而不能大刀阔斧的去“砍”掉,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浇灭写作兴趣和欲望。在以《为烈士扫墓》为题目作文时,有的学生作文中某段有离题现象,教师并没有毫不留情、硬邦邦地下评语:“离题万里,不如不写”等等,而是这样进行眉批:“如果是《高兴得一天》,那么你这段高兴的情绪描写就没有离题,而这次作文题目是《为烈士扫墓》,应该表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你认为对吗?”这种批语在否定中有赞扬,又指明了如何写,整个批语实际上否定了这段离题的文字在此文的必要性,又保护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没有抹煞学生的功劳,措辞委婉、谨慎是评语的艺术所在。又如一位学生在写《最愉快的一天》作文时,写同自己的父母一起游览了泰山的情景,教师评语写道:“读着你的作文,我仿佛也同你一起游览了泰山,观赏了伟大祖国的美丽山川,你把你的愉快和幸福分享给了我,我非常高兴。”这则评语别具一格地肯定了文章的“描写生动,感情真挚,引人入胜,如临其景”这些优点,使学生对教师感到更加亲切,对作文更加有了信心、兴趣和动力。对那些作文较差的学生,更是要密切关注,只要他们的文章有一些优长,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温暖,感到教师时刻在关注他们的进步,增强他们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

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态度和看法。造就高素质、优秀人才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师肩负重担,对于作文教学要做更进一步的探讨和深化。

论文作者:刘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9月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  ;  ;  ;  ;  ;  ;  ;  

浅谈作文教学论文_刘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