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论文_张天宝

初中数学课堂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论文_张天宝

张天宝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屯村中学 215216

摘 要:作者以自己多年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探索出了“课堂分组教学”新模式,以学生小组内的“自主合作探究”和小组间的“竞争互动评价”等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践行了“建构主义”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真正实现了“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快乐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分组 应用探索

在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实施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力地推进了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本人在长期的从教过程中,一直潜心探索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我最终发现课堂分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并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应用,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真正体现了“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快乐地学”;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下面我就初中数学课堂分组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做详细的阐述:

一、实施准备

1.分组前的调查。在接手一个初中新班级,确定数学课上推行课堂分组教学模式前,要用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细致观察。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后谈心、阶段测验等手段来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既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基础,又要了解其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领导才能,还要了解与他人的合作态度等,并做好详细记录,为后续学生的科学分组做好充分准备。

2.科学周密分组。根据前面的调查资料记录,将学生按数学基础、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领导才能、与人合作态度、男女性别比例等综合因素均衡地分成6-7组,每组6人左右。每组设小组长1名,要求数学功底扎实,乐于助人,负责小组内任务安排、学习指导、合作协调等。数学教师召开小组长会议,进行专门培训,帮助他们明确职责,并在全班当面发放由数学教师签名的聘书。每组一般安排两名数学优秀生、两名中等生、两名学困生,分组名单确定后,登记成册。每个小组的位置进行固定,每次上课前把座位拼好,每个组员的位置在组内固定,六张课桌拼成长方形,除黑板一方不坐人外,其余三方每方2人。两个后进生面向黑板方坐,两个中等生在靠前方面朝面坐,每个优秀生的身边都有一中等生一后进生,辅导起来很方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操作流程

1.出示教学目标任务。教师刚开始上课时,以PPT或实物投影形式及时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让每个学生务必明确自己要学习的范围、内容、程度,知道要学会什么、思考哪些问题、完成哪些训练,以这些引导全体学生进行学前准备。

2.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我们不主张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课前自主预习准备,因为:(1)这样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2)有部分同学不能做到事先预习,教师却以为预习完成了,这是一种严重误导,从而使教师后面的教学行为方向发生偏离,影响到教学效益;(3)学生在没有教学目标任务的指引下自主预习,效率低下。

学生对照出示的教学目标任务,开展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时间大多控制在15分钟左右。在这期间,教师负责巡视全体学生,了解他们自主学习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一些好的数学思想、做法,并做好记录。

3.进行组内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结束后,组内成员间就个人的一些困惑、困难进行合作交流、探究释疑,时间大多控制在10分钟左右。在这期间,组长和数学优秀生起到小老师的作用,他们往往担负着解答组员问题的角色。如果他们也解决不了,可以举手向教师示意,向教师或他组请求帮助。这一环节,组长和数学优秀生必须研究透所有的问题,哪怕是向教师或他组请教而来,而且还要能思路清晰地向组员解释,让他们听懂,这大大提高了组长和数学优秀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的意识。而组员因向组内请教没有向教师请教那样有太多顾虑,所以问问题的积极性也很高,全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气氛相当热烈。

4.扎实训练展示成果。组内合作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开展扎实有效的训练,出示大量相关例题或练习题及思考题,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有针对性地请学生评讲或回答、板演展示解题过程。在提问学生时,要注意各组人员数量的均衡,便于组间进行评价。在被叫学生展示成果的同时,教师要求其余学生首先对本组成员的成果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正确;其次对他组成员的成果百般挑剔,尽力找茬;最后对所有找出的不完善或错误之处积极思考、想好对策,为即将到来的评价早做准备。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查找展示成果的不足和错误,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此环节时间安排大约12分钟左右。

5.组内互助组间纠错。展示成果活动结束后,安排5分钟左右时间,针对展示成果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本组成员优先主动进行修改,如果本组无力修改或放弃修改,则可以由他组代为修改,但两种修改方式所获得的评分不同。最后教师要对展示成果进行终极讲评。

6.注重评价激发竞争。在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时,如果是组内成员主动请缨,则答对得1分,答错扣1分;如果是被教师点到展示的,则答对得1分,答错扣2分;本组展示成果本组优先修改(只给一次机会),正确不得分,错按原标准扣分;外组主动帮助修改正确的,外组得2分,错误不扣分。这些赋分由教师即时记录在每个小组的汇总表上,并当堂公布本节课总得分。一个月汇总一次,按得分进行排名,第一名将受到表彰,对组内每个成员都发放奖品,奖品上有数学教师的签名和奖励事由。

7.共性问题探讨释疑。教师将一节课上巡视全体学生后了解到的、记录在案的,也就是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一些好的数学思想、做法和盘托出,展示给全班进行交流,让全体学生通过探讨对一些难点问题认识得更加深入和透彻。此时的教师要做好讲评、分析、释疑、归纳等工作。这一环节大约安排3分钟左右。

三、实施效果

本人以为,分组教学模式很适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实施多年来,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

1.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再也不怕数学了,因为每节课的知识不是教师生硬灌输给学生的,而是由学生自己通过知识建构后获得的,而且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向别人求助。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通过自主学习,使自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

3.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商。他们通过组内合作探究,使自已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互助,学会了深入思考;他们通过组间互动,培养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4.体验了学习成败的过程。他们通过教师的科学评价,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自我的价值、学习的意义,培养了失败后进行及时反思的习惯。

5.强化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学困生为了不使本组被扣分,学得非常认真主动;优秀生为了让本组多得分,不但自己学得扎实,还主动为组员答疑解惑,随时两眼放光地希望找到他人成果中的错误而获得订正加分机会;本组总分落后时,全组成员自主学习时更加投入,合作时更加高效,探究时更加深入,变压力为动力。

6.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长期的坚持,这一模式促使全体学生学习能力大幅提高,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而且学生整体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论文作者:张天宝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3月总第16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0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堂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论文_张天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