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论文_徐洋洋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论文_徐洋洋

吉林省前郭县达里巴乡中心小学 131116

许多小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常常会感到数学“难学”。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强了,数学教学与实际联系更紧密了。而农村学生的见识相对较少,理解也就比较困难。另外,教师随意的布置作业,照顾不到所有学生的需要,也会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信心不足,兴趣降低,无形中也强化了学生“我怎么也学不好数学”的负面心理,不利于学习。

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学优生和学困生留相同的作业,这不利于学生通过作业练习来提高和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根本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作业的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分层设计学生作业是势在必行,这样能使学优生和学困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一、作业量分层

数学作业量的设计,教师要因个体差异而对待,切忌一视同仁。由于学生的智商高低之分,他们的学习水平也存在高低之分,所以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要因人而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去选做不同的作业,变以往教学中的统一作业为自主性作业,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自由选择作业内容和数量。作业设计要尽量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去完成的吸引力,例如一些背诵性的乘法口诀,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容许他们放在课后去进行,给他们以充足的时间去识记,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巩固基础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除了要求当堂背出乘法口诀外,还应布置让他们课后去搜集同类型的内容,去对比、去背诵,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另外,对口算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要求每天练习一页口算,对问题解决能力较差的同学,要求每周多练习一些基础问题,做好记录。

二、作业难度分层

针对学生数学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我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

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我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题: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

☆☆题: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题: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完成作业时间分层

由于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他们完成作业的速度上、时间上也有很大差别。学困生完成数学作业的速度明显要逊于学优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远远大于学优生,为了有效保障学困生能“吃得了”的问题,数学作业的设计在完成时间上要分层要求。

如“动手做”“你知道吗”思考题等作业的布置,学优可用一到两个课时,而学困生应放宽到一到两天的时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准备材料,实践操作,以保证他们的作业质量。

总之,“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作业的分层设计更是体现因材施教,体现教师教学智慧的平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学而异,精心设计、优化数学作业,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多一点空间去探索,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多一点机会去体验,多一点困难去解决,多一点自由去呼吸。

论文作者:徐洋洋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论文_徐洋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