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设置疑问的探究论文_李小云

高中数学课堂设置疑问的探究论文_李小云

山东省安丘市实验中学数学组 262100

摘 要:高中数学课的教授学习过程其实就是由很多个疑问组成起来的。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同学们所获知识的多少,都是同老师在教授学习过程中设置疑问的质量和数量有直接的关系。优秀高中数学老师的教授学习不只在于会讲授,更在于会提出相应的疑问。

关键词:高中 数学 课堂 设置疑问 探究

一、高中数学课堂设置疑问的价值

中学数学教授学习中,通过设置疑问可以引领同学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授学习中去。尽快投入到老师的课堂组织过程中,为高效地利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授学习时间作辅助功效。这也是高级中学阶段同学们身心的发展特点所决定的。老师通过设置疑问可以顺利地完成教授学习计划目的,做到反馈及时,也是注重课堂教授学习的一种路径。这同时也有助于让同学们及时发现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更有利于培育同学们的集中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我们通过设置疑问还能够起到了培育同学们优良的品质意志,培育自由、民主的风气,培育同学们加强协作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积极参与竞争,提高我们的团队意识,坚韧地克服困难,也是实施其他教授学习手段中的重要的方法。如果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上没有了及时的、合理的课堂提问,那么整节课的教学气氛会非常沉闷,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会非常艰难。应该知道,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能利用设置疑问达到组织教授学习,巩固已学知识,检测回顾旧内容的教学目标。

二、高中数学课堂设置疑问的标准

1.面向所有同学。面向所有同学就要充分展现以“同学们为主体”的教授学习思维,调动每一个同学考虑问题的积极性,让所有同学们参与到教授学习过程中,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机会回答问题,体会到参加和胜利带来的愉快心情。设置疑问对回答问题的同学人数应该有一定量的要求,任何问题要依据难度和重要度对1到3位同学设置疑问,营造一种讨论的气氛。每堂课要让尽量多一些的同学参与到回答问题当中,重点要顾及中等及中等偏低程度的同学,尽量选用对发展同学长处有利的机会让他们参加,争取每堂课班上大部分同学都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更好地激励全班同学积极思考的情绪。对于极少同学们的回馈,不管有没有深刻的理论基础,教师都应该思考这些回馈同班级中绝大多数同学们的理解有如何的关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假如某些同学的回馈答疑的很充分,那我们应考虑全班多数同学们是否明白他的思考方式?假如某些同学们的回答需要及时做出调整,那么我们要考虑,他体现出来的现象是否也存在于其他多数同学们身上呢?教师唯有将这些类似的问题分析透彻,才能百分之百做到课堂提问全体班级同学。

2.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老师上课前准备的具有思维性、体系性的设置疑问,在教授学习中经常不能顺利、快速地得以实施。这样就逼迫老师在高中的课堂上不要全部局限在备课中的准备内容里。教师要以设置疑问的关键知识点为中心,以同学们答问的反馈信息为参考依据,然后稍微变通一下。老师对待不容易回答的题目应该采用分离、逐步推进的方式,再把题目分解为多个具有一定思考阶梯的小题目;老师对待回答问题不明白、不系统、没有思维的同学时,应该继续对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对待学生跑了题的答案,应该立即更改设置疑问的方法或语言出发的角度,从而引导同学们沿着理想的方式去解答疑惑问题,最终使他们得到理想的答案。

3.留给同学们充分的思考时间。在课堂上,问题提出后老师要给同学们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再个别提问回答。问题思考的过程要尽量考虑到全班的学生,可以以成绩处在中上游的同学们为基准。如此的基准,对于基础稍微薄弱一点的同学,即使有些困难,但是通过同学的努力也应该能够适应;这样的基准对于基础稍微好一些的同学们,也不会由于上课讲的太慢进而拖累到他们的学习成绩。

4.重视同学们的思维过程。培育同学们理性的思维方式对于提高同学们理性思维的素质起着至关重学的作用。我们认为,解题的思路常常比解题的结论更为重要。因为同学们只能掌握好思维的方法,就能抓住获得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老师在课堂上多提几个问题,目的是了解到同学们的思维顺序。这不但方便老师掌握同学们思考疑问的方式,也可以实现同学们之间彼此交换思维的目标。

5.科学评价学生的回答。“目的、教授学习和衡量”是当代教授学习观的三个立足点。在课堂上设置疑问时,教师应该从头到尾、仔细留意同学们的情况,小心整理同学们的答案,要用多种方法衡量同学们的答案,立即纠正理解上的偏差。衡量的方法有:重复同学们的回答,表示予以认同;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法,着重说明同学们的想法和实例。从而让学生说明本意;总结同学们答案的共同点,对同学们所答的问题给予衡量,示范回答问题的语言和思考路线;通过同学们的答案,理论联系实际,将某一个问题推展开去,促使同学们深入了解和发现;对同学们的回答提出新的见解,展示其他题外信息;对学生答案中的偏颇倾向、不实的认知,指导其他同学们给予纠偏、指正、引导。

参考文献

[1]陈柏良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探究潜能[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

[2]李森 于泽元 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

[3]褚丽娟 等 探究学习基本理论评述.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D],2008,(2)。

论文作者:李小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课堂设置疑问的探究论文_李小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