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本真”引领课堂论文_陶帮宏

——例谈探究方案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陶帮宏

摘要:现代教育危机产生的深层根源集中体现在主知主义的滥觞、功利主义的膨胀和科举意识的张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教育在危机中悄无声息地将教育的理想丧失殆尽,将教育的胜利演变为考试的胜利。

关键词:本真;引领;课堂

为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期望教育由外在的指向考试转而指向教育自身,指向教育中真实的人及其活动,让“本真”的教育理念引领课堂,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年来,笔者在“本真”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对教学思路进行了整体反思和重构,整合“以集体智慧为支撑的基础文案,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探究方案,以师生合作为主体的“本真”课堂,以专业成长为指引的教学反思,以行为养成为目标的习惯培养,以注重效用为导向的资源建设”,初步探索了一条符合实际的、追求“本真”的课堂之路。

一、让“本真”引领课堂

笔者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教师日常教学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是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每节课前必须做好课前准备,探究方案是教师根据基础文案和学生实际编制的、供学生课前预习使用的材料。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言:“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许多孩子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导致学习滞后,信心不足,发展不全。作为一名教授苏教版教材的小学数学教师,笔者发现在部分数学教师的课堂上,出现令人担忧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而有的学生却越来越失去了兴趣。课堂上一部分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另外一部分同学基本不愿意发言,不去思考教师提的问题,长期下去对他们的学习有诸多极坏的影响。尽管课程标准说: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但笔者却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让人欣赏的孩子,而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你永远都不能放心。印度有一段哲理性很强的民间谚语: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复体验,就有什么样的的习惯养成;养成了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性;形成了什么样的习性,也就决定了你什么样的人生。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了。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麻痹人是它的最好创举,并使之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万万不可忽视。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本真”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借助于探究方案这个载体,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有效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1.课前深耕,在“本真”理念下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去发现问题,让他们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有些课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活动,也可以让他们课前去做。

如苏教版《分数的意义》这一课,设计了这样的课前准备性学习:

(1)“探究方案”的知识准备

①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已学过的三道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题目,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②说说上面三个分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头脑中分数的意义概念更加清晰,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③上面的三幅图分别把一个圆、 、 平均分,你知道还可以将哪些物体平均分?(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体会分数表示对象的广泛性,并通过举例说明为教学单位“1”所表示的意义做充分准备。

(2)“我的疑问”

预设疑问:单位“1” 表示什么?分数单位是什么意思?跟以前所学习的有什么区别?

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寻找答案,弄清算理,掌握法则。学生预习后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上课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2.课中深耕,在“本真”理念下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积极交流的学习习惯

上课时积极听课的习惯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教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意识,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学生学会倾听,积极交流,形成习惯。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判断,要有自己的补充和独到见解。要使学生认识到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是一种品质,是对他人的尊重。一节数学课40分钟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要有相当克制力。上课时不要被周围的事物影响,注意力、思维要始终放在教师要求的方面。具体地说就是不东张西望,不讲与上课无关的话,不做与上课无关的动作。当然为了避免疲劳,动脑还要动手,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在课堂上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必须做到认真观察,即认真地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板书的解题格式,甚至是一举一动,因为有时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往往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点拨作用。稍不留神你就可能错过一个让自己受到启发的机会。但只认真观察而不认真思考也是无效的,人接受各种信息还必须处理,那就要开动脑筋。思考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用意何在;思考同学们的每一次回答是否严密无误;思考理解新知识的其它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这样才能做到细嚼慢咽真正的消化。

3.课后深耕,在“本真”理念下培养学生养成巩固的习惯

复习是学习之母,做好复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小学生来说,复习则以当天教的内容为主,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做到书面整洁,格式正确,保持正确率,改错要及时。还要勤学好问,一旦碰到不理解不清楚的问题,要及时提问出来,不能有什么顾忌,可以找老师或同学尽量把疑问解决,这样不仅为课后巩固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自己节省出学习时间。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

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完成作业是巩固知识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做作业时注意力要集中。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靠课内教学的指导和训练。家庭作业题要认真设计,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由于题量少,学生不感到负担,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这样安排作业,学生负担轻,积极性高,不仅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要求养成规范书写格式,独立完成作业,认真运算和验算、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三、“本真”课堂教学展望

“本真”的数学课堂;具有三个具体特征:1.“本真”课堂是学生担当主体的课堂;2.“本真”课堂是学与教都具有针对性品质的课堂;3.“本真”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本真”课堂呈现为一定的形式和流程,但不是僵化的形式主义,随时因内容、需求的变化而调整。“本真”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但它的意义却远远超越了合作学习,它首先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本真”课堂需要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但它的结果却远不止于知识的收获,交往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合作的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让“本真”的教育理念贯穿课堂始终在数学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要根据孩子的可塑性与模仿性较强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本”,才能追寻教学的“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210000)

论文作者:陶帮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  ;  ;  ;  ;  ;  ;  ;  

让“本真”引领课堂论文_陶帮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