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议论文调出“味”来论文_吕丽丽

将议论文调出“味”来论文_吕丽丽

摘要:针对广西近年作文阅卷所出现的问题,广西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秋在区内各种场合多次强调:“高考作文要达到‘四美’标准才会有高分,即思想品质美、思维方式美、结构形式美、文采情感美。”“四美”标准的出现给一线教师明确了作文指导的方向,也让教师看到了提升广西高考作文水平的曙光。顺着这个方向,笔者尝试思考如何将议论文写出“味”来,并以今年广西高考作文即2015年新课标II卷作文为例进行演绎。

关键词:高考作文;“四美”;提升

笔者在一所区级示范性高中任教九年,并在2014年、2015年连续两次参与高考作文阅卷。这些经历告诉笔者当下学生作文以议论文为主,学生大多掌握了议论文的文体要求,不会把议论文写成四不像,但是写出的议论文却千人一面,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情感,干巴巴的,这就是所谓的没有什么“味”了。嚼之无味的文章当然也就不能获得阅卷者的青睐,也难以获得高分。那么如何改变此现状呢?

一、调以情感味,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调以情感味,也就是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要自然地融入自己对人物和事件的爱憎,嬉笑怒骂,发乎情,止乎理。而不是将自己和所选素材隔离,麻木地概述人物命运,机械地评议。

在具体的议论文写作训练中,一方面可以鼓励多运用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排比句、整散句、长短句结合等对情感表达有强调作用的句式,另一方面还可以运用第二人称,或多种人称自由转换来方便抒情。在具体运用中,可只突出其一,或综合使用。

例:然而当下的社会,却充斥了各种各样的山寨货和抄袭事件。当在中国某地旅游,你却意外地"遇见"了埃及的金字塔,你也许会满怀意外之情欣然合影,但此后你不会有淡淡的失落么?明明是本土的电影你却看到了好莱坞电影镜头的影子,你不会嗤之以鼻么?当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北大都爆出论文抄袭丑闻的时候,你还能安之若素么?至此,你应该会拍案而起,怒斥一声:如此山寨和抄袭,置我华夏儿女颜面何在!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少年郎应矢志以创新耀我华夏风采!

分析:本文段通过以第二人称来进行对话,以便引起情感共鸣。几重问句和感叹句下来,抒发对当下社会山寨货和抄袭事件频现的愤慨,并强烈地呼吁中国少年要矢志创新。

调以情感味,文字才会有血有肉,引起读者的共鸣。当然,情感本身要真实,关键是自己本身要有强烈的代入感,叙述时宛如亲见人物经历,议论时宛如亲对人物面谈。当然,起初练习,可以不必拘泥技巧,多用自己习得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自然融入自己对事件和人物的欣喜、愠怒、愤慨、同情等。在练习比较中,慢慢感受技巧的作用,才会对技巧信手拈来,让语言与精神同构,而不是无病呻吟,苍白地指责。同时还要注意情感的理智表达,不偏激,不粗俗地宣泄。

二、调以文学味,让文字熠熠生辉

“文学味的基本特征是形象鲜明、生动机巧、意境逼真、富有审美意蕴和生活理趣。”调以文学味,就是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要写出文采。在考场议论文中,大多作文是朴实地说理论证的,而偶有妙笔生花的文章便能让阅卷老师顿感清风拂面,不禁“驻足”围观,赞不绝口。调以文学味,多可以通过巧用文学意象,化抽象为具体;将人物活动审美情境化呈现;引用或化用古诗词名句、巧用典故;运用丰富的有意蕴的词汇等方法来实现。

例: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直抵领域之巅,开成一朵超凡脱俗的雪莲,这当然是很多人的远大梦想。然而,才分高低,力有强弱,大多数人终究止步于平凡。跋山涉水,品味世间美景,做一朵开在风里的蒲公英,倒也逍遥自在。然而,我们终究还是要扎根于大地,人间才能美景长存。 遥望巅峰的雪莲,目送蒲公英的远行,静静地停留在自身能力所及的半山腰,默默地坚守,其实也能从平凡的尘埃里开出花来。对于大多数来说,不仰望,不眺望,只坚守,这就是真正的自我的风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分析:以雪莲、蒲公英、平凡的尘埃里开出的花三种意象代表三种不同风采的人物,比平铺直叙直接比较三人而言更要有诗意的美感。

在酝酿文学味的过程中,要避免文艺腔,要注意词和手法运用的妥帖自然,并且在量上要有所把握,不要过于泛滥。

三、调以人文味,拓深文章的思想意蕴

调以人文味,也就是在议论文写作中渗透人文精神。“其要旨在于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用修改比较的方法,让同学们意识到人文味对提升作文思想发展层级的作用。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可以尝试从两方面来实现人文精神的渗透。即学生在作文中表达思想和认识时自觉地反映自身的人文感知力和判断力。

例:为国争光,在自己平凡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肩起对社会、对别人的责任而活着的人,他的光彩譬如太阳和月亮,世人皆敬之,仰之,爱之。但如果你的愿望只是成为一颗小行星,只想循着内心的轨道,自由地遨游在天河,享受造物者所绘就的美景,有利于己,无害于人,这又何尝不可?依照自己的内心享受美,留住美,才不会辜负美。这样的风采是最独特的。

分析:本段的人文味主要体现在以自身的人文感知力和判断力去分析材料人物的行为价值,既肯定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人,也肯定有个性追求的人,肯定个性自由、个性解放。

不断地在观点表达和选材上自觉追求人文精神的渗透,就有可能把文章烹出浓郁的人文味来。当然,在运用此类方法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量力而为。在适用的主题上加以发挥,针对思想认识达到一定层次的学生作适当的引导,但并不强求,以免学生觉得无所适从,并且避免学生作文走向“假、大、空”、乱拔高主题的现象。

四、调以现实味,使素材鲜活,提升文章时代价值

调以现实味,也就是多以身边的生活或当下的热点现象为素材,关注平凡人、平凡事中蕴含的人生价值。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调以现实味,其实是要求体现出写作的时代价值。这往往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眼观当下,在衣食住行中思考生活,感悟生命,洞察人生冷暖。在议论文中,可以多联系当下社会现象来分析议论,来思考论点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或可以联系中学生自身来谈应该怎么做。如此,我们的素材库也不愁没有鲜活的源泉了。

例:卖包子的王宝英样貌朴实,一扎进人群里就很难把她再辨认出来。然而,她却是个不安分的人。人们视为垃圾的蔬菜、塑料袋、胶带、碎布、纸张等废品,她却别出心裁,把它们设计剪裁装饰成与众不同的服装。她的充满创意和个性的服装设计作品在《出彩中国人》的舞台上震撼了评委们,赢得了他们的满堂喝彩。也许我们已经习惯按部就班,习惯庸常,但如果有一天当你有了创意的灵光,请你不要伸一个懒腰随即把它抛在脑后。特别是我们中学生,我们的未来一切皆有可能,我们的思维年轻而有活力。只有时刻勉励自己不甘于平庸,勇于开拓创新,我们才能许自己一个出彩的人生!

分析:本段选取了平民出身的时尚网红王宝英这一现实热点素材来议论分析,再从中学生自身实际来谈创新的可能性,两相结合论证了创新能使人出彩。选材和议论分析较接地气,有说服力。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中学生没有理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平常即要多读书阅报看新闻,并且多练习对人和事进行评议,并且在练笔过程中,将阅读积累内化为一种分析理解能力,就非常有利于把文章写得深刻有意味了。

议论文的“调味”训练主要是针对当下中学生议论文思想苍白、情感枯竭、文字机械的问题。这样的训练还应该遵循议论文的写作规律,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可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中一两点来训练出自己的写作特色,从而让议论文训练成为循序渐进的、满足不同学生写作发展需要的训练。

(作者单位:广西北流高中 537400)

论文作者:吕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  ;  ;  ;  ;  ;  ;  ;  

将议论文调出“味”来论文_吕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