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高晓飞论文_高晓飞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高晓飞论文_高晓飞

高晓飞 陕西省榆林市高新第一小学 719000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很强的学科, 在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要求。小学数学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大脑的开发和知识能力的灌输。数学不像其他学科, 数学的逻辑性很强, 对智力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提升帮助。生活中许多方面都运用到了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 因此, 教师需利用好课堂时间来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思维意识处于一种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新鲜想法的状态。在小学阶段,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 教师应从实际出发, 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发展,并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学习方法。其次,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生活当中, 创新意识的提高意味着能力的提升。因此, 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教师可以借助课本知识, 将知识转换成能力,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及时吸收。例如, 在一年级上册的相关学习中, 学生需认识1~10以内的数字和进行简单的运算。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相应的事物数量来进行学习。比如说,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举例, 通过计算教室内桌子的数量或者班上同学的数量来进行加减法的运算。

二、用浓缩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应用题的结构是由条件和问题两个部分构成的,教学中若教给学生用浓缩法即用文字题的方式来简述应用题数量关系,可使计算方法明朗化。例如:教学“男生有30人,女生比男生多5人,女生有多少人?”和“彩色粉笔有20盒,白色粉笔是彩色的8倍,白色粉笔有多少盒?”之类的应用题时,要求学生用一句浓缩的话来简述它的数量关系,可简述为“求比30多5的数是多少”和“求20的8倍是多少”。通过这种思维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同时对揭示求解方法作了定案。

三、用反叙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有一类应用题的条件结构按原题的叙述方式去理解,学生常常出现理解上的错误,对数量之间的关系混淆不清,致使列式出错。若教给学生用反叙法来叙述它的条件结构,则对理解题意、明确算法能收到良效。例如在教学“公鸡有50只,公鸡比母鸡少2只,母鸡有多少只”,之类的应用题时,首先让学生知晓“谁多谁少?”然后将“公鸡比母鸡少2只”反叙为“母鸡比公鸡多2只”。通过这种反述关联条件的方法,不仅使学生明知了谁多谁少数的数量关系,同时对关联条件的结构规律得到了新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用转化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解题方法的能力,同时还应教会学生自编应用题的能力。起初教学生自编应用题,首先应从解题着手,求出结果,然后要求学生从逆向思维方向编出两道减法应用题,即用转化法更换条件和问题。例如:“一次劳动,小冬搬了50块砖,小华搬了60块砖,小冬和小华一共搬了多少块砖?”首先让学生求出一共是“110块砖”,然后要求学生自编两道减法应用题为:“小冬和小华一共搬了110块砖,小冬搬了50块砖,小华搬了多少块砖?”“小冬和小华一共搬了110块砖,小华搬了60块,小冬搬了多少块砖?”在教学自编除法应用题时,仿照上述方法转化条件和问题就可编出符合要求的除法应用题。学生学会了模仿编题,对要求按算式编题也就迎难而解了。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编题,同时使学生对加减、乘除应用题的题型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五、用改题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一步应用题向两步复合应用题过渡的教学中,最省时易懂的方法是把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进行改题,变更其中一条件的叙述方式,或变更问题的叙述方式。如:“公鸡有50只,母鸡有150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可将基本题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更换为关联条件的叙述方式:“母鸡只数是公鸡的3倍”或“母鸡比公鸡多100只”。再如“彩色粉笔有20盒,白色粉笔是彩色粉笔的8倍”,这就要求更换问题的又一种形式,用这种改变问题的方式要求学生补充一步计算的问题和两步计算的问题。即:“白色粉笔有多少盒?”“两种粉笔一共有多少盒?”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提高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六、借助小组之间的合作力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这个竞争压力大的社会中, 许多优秀的人才仍然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 让学生早些接触竞争的压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上进精神。小组之间可以采取相互监督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组内和组外所带来的不同压力, 在这种短暂的压力下更有力量来发散自身的思维, 培养自身的能力。比如, 在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学习过程中, 老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预习, 并提出一些有利于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讨论和得出答案。然后在上课时, 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来进行解答。在解答过程中, 老师要细心听学生发言, 善于发现他们不同的能力和长处, 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同时要给出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激励学生善于思考, 发挥小组的力量。

七、用图解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复合应用题的教学中,要使学生明了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依赖关系,教会学生用图解法分析数量关系效果甚佳。

论文作者:高晓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高晓飞论文_高晓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